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接地气方有底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接地气方有底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从“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各家新闻媒体纷纷响应,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参与,迅速形成了较大声势和规模。吉林日报社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采编人员深入基层转作风、接地气。同时,在重要版面开辟了《党报记者走基层》、《新春走基层》等专栏,把“走转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几年来的走基层实践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走基层,挖掘新闻富矿

基层天地广阔,蕴藏着大量的新闻线索,是新闻的富矿,越深入采访,富矿越多。只有转变作风,摒弃惰性,联系实际,沉到基层去调查采访,亲历所见所闻,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写出有血有肉、生动真实的报道来。走基层,就是要捕捉到基层的新人、新事,关注民生,倾情百姓,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桥梁,既当好,又传达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是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2013年播种时节,笔者到梨树县看望亲戚,遇见这样一幕:西河村村民张大军因为没有等来播种机,正在田间地头闹情绪。而合作社理事长郝双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立马跨上摩托车,直奔大田。他安抚老张说:“你别急,我们正联系农机手和播种机,为你家的地播种呢。”郝双对记者说:“尽管老张发点小脾气,但对于加入合作社这事儿,还是非常乐意。”正在地头忙着的村民张继清是合作社的老社员,加入这个合作社已有三年了,年年都有个好收成,一年纯收入1万多块钱。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郝双既是合作社理事长,也是村子里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每年要求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成倍增加,这让年过花甲的他感到压力倍增。在北京成家立业的儿子三番五次要接他过去安享晚年,都被他拒绝了。他拉着笔者的手说:“乡亲们相信我,我就张罗张罗,带领大伙多赚点钱,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笔者被眼前老农民朴实的话语打动,于是写下《老庄稼把式的别样春耕》,发表在2013年5月23日的《吉林日报》。

2014年春节期间,笔者到伊通满族自治县会朋友,遇见靠山村的小剧团走村屯入农户,为老百姓送来了欢乐。河沿村古稀之年的张大娘听见小剧团唱戏,乐得合不拢嘴。她对我们说:“大伙儿都乐意看,你看他们演得这么好,咱们还能不愿意看?”在采访中,剧团团长高启对记者说:“这几年,靠山村富裕了,参与文化活动的人也多了,咱们老百姓高兴,日子也过得舒心。”笔者抓住团长的这句话,报道农民参与农村的文艺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富起来,才有“闲心”。于是笔者写下了《靠山村的小剧团》,刊登在2月12日的《吉林日报》。

这两次采访都可以称得上是“没有准备”的采访,是走亲会友时捕捉到的新闻线索。可见,基层新闻线索多,越“沉下去”,新闻富矿越多。

走基层,抓住鲜活的“鱼”

深入基层,是转变作风的务实行动与体现;从事新闻工作,就是要真实客观地去再现事实并报道实际情况。有些编辑、记者足不出户,躲在“深闺”听新闻,不愿意投身到生活中去,到基层去,其中的原因就是怕苦怕累。正是这样,他们慢慢就远离了生活,疏远了基层,脱离了群众,写出来的新闻不仅没有新意、没有生气,更没有感染力。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群众路线的传播者也是践行者。只有坚持和发扬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才能受到群众欢迎,才能贴近群众,才能听到人民群众内心那感人肺腑的心声。通过走基层,记者体会到走基层身要下,心更要下,只有接地气,才会有灵感。

2013年5月初,笔者采写了一篇关于城镇化的报道《农民进城 资本下乡》,叙述了东辽县金州乡城镇化进程。他们提出“农民进城 资本下乡”,开创了吉林省以企业为主力军的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当记者采访农民岳贵芝问她是否愿意进城住楼房时,她的回答是肯定的。“那还担心什么?”乡党委副书记李志的一句话问到了农民的心坎上,笔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细节,让报道更加鲜活。

2013年3月初,笔者采写了一篇关于农民外出务工的报道《我们是创业者》。描写了正月十五后,长岭农民赴外地务工陆续出发的场景。笔者采访农民工韩保全,他和笔者开了一句玩笑,他说:“我们是创业者。”记者以他的这句话为题,并在第一段结尾扣题,成为这篇报道的画龙点睛之笔。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现在农民进城务工,再也不用带铺盖卷儿了。笔者抓住农民工收拾行李的不同方式这一细节,使报道更加引人入胜。在结尾处,村干部一句善意的叮嘱“一定要把劳动合同签好”,提醒进城务工的农民减少后顾之忧。

记者从这两篇报道中得出一个结论,“鲜活”的新闻永远是在基层“走”出来的。

走基层,文风“活了”

走基层,既是转作风的重要一环,也为改文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风,是一则新闻、一篇报道中所显现的一种笔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风格。新闻报道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因其本原是客观真实的,不能捏造。因此,如果没有深入基层,只凭文件、材料,或者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做调查研究,写出来的报道或者与事实不符合,反映的视角有偏差;或者浮夸、呆板,缺乏生机;或者对有的情节想当然,凭想象,有悖客观事实,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反而在读者中产生不实、虚假之感。

通过深入车间、深入田间、深入社区,记者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与工人、农民、社区百姓面对面交流,用生动朴实的话语,用百姓的话,讲述百姓的事,才能打动受众。

2013年11月初,笔者采写了一篇关于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新条子河村民饲养奶牛的报道《奶牛“入托”》。几年前,笔者曾经采访过新条子河的奶牛饲养大户宋宏伟,得知他饲养50多头奶牛。可这次去采访,连一头奶牛都没有看到。笔者禁不住问:“您家不是饲养奶牛吗?”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养的奶牛都能已经‘入托’了。”笔者正是在抓住了这位农民诙谐幽默的话语――“入托”一词,并以此做标题,使报道更富有生命力。

2013年11月初,笔者采写了一篇关于一个小镇致富奔小康的报道《“黑货”之路》,叙述了一个年轻人凭借黑色农产品带着自己和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的故事。这篇报道在开头给受众留了一个悬念,让其迫不及待地把文章读完:这个年轻人是谁?他是如何带领公主岭市八屋镇的乡亲们致富的?年轻人王胜富了,乡亲们说,他是靠“黑货”赚的钱,他自己也这样说。进一步采访记者才知晓,“黑货”指的是黑土豆、黑地瓜、黑小麦、黑玉米等黑色农作物。笔者正是利用这一伏笔,使报道更加生动。

农民的话“入托”、“黑货”等词语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使报道不再老套、不再“八股”,使语言不再乏味,不再呆板,使文风更生动,表现力更强。同时,也增添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只有勤走基层,采访才能比较扎实。采访到的鲜活的东西越多,素材越丰富,写起新闻就越顺手,越有底气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