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缺乏外冷内热的新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缺乏外冷内热的新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表演杂谈

中国的青年演奏家加强音乐全面知识的积累,培养“内冷外热”的演奏心理,应该是他们今后攀登小提琴演奏艺术新境界的真正所需。

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11月8日在青岛闭幕。本次比赛涌现出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小提琴演奏人才。比赛的全程竞争激烈,最终,来自中国的24岁女选手陈怡获第一名,俄罗斯选手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巴拉诺夫获第二名,德国选手弗瑞德莱克・斯达克勒夫获第三名(同时获优秀年轻选手奖)。余下的另外三名中国选手谢昊明、曹香子、杨晓宇分获第四、五、六名(杨晓宇同时获中国作品演奏奖)。

我于11月5日到青岛,观摩了决赛阶段的比赛,现就决赛阶段选手的表现发表一些看法,目的是希望透过他们演奏中的优缺点,反映出年轻演奏家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首先谈比赛的亮点:

一、中国的4位选手进入决赛,占决赛总额的67%,林耀基教授的三位学生跻身其中,说明了林氏教学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陈怡有着很好的演奏气质,她拉琴音量大,放得开,有男子般的风格;谢昊明技术扎实,声音好,综合能力强;杨晓宇才华突出,技术华丽,风格奔放;唯一一位非林氏学生曹香子演奏细腻,技术全面,发挥稳定。中国的四位选手各具所长,在比赛中发挥出了很好的集团优势。

二、国外选手“少而精”。俄罗斯选手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巴拉诺夫是我最看好的青年选手,他的演奏很老到,技术和音乐的表现融为一体,体现出了高修养的素质。巴拉诺夫很好地继承了前苏联小提琴演奏学派的传统,演奏姿态、技术规格、声音特色和音乐表现,都与流派的创始人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相近。这个年轻人拉琴很稳重,音色圆润,技术精湛。他拉的勃拉姆斯协奏曲和“莫二”协奏曲规格很高,音乐上亦能很好地把握风格,闭眼一听,与成熟的优秀名家难分高下。德国18岁的女选手弗瑞德莱克・斯达克勒夫年纪虽小,但却有着出色的音乐感和全面素质,她拉的“莫一”协奏曲是几个人中最好的,这主要体现在对音乐风格的正确把握上。决赛自选曲目她拉了巴托克第二协奏曲,从头至尾十分精彩,可惜在第一乐章中段出现了失误,直接影响到了她的成绩分数,这是年轻选手缺乏经验所致。

现在谈比赛中反映的问题:

首先,年轻选手重技术淡音乐。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幸的是它依然存在。从本次比赛的决赛阶段来看,选手们普遍在音乐上显出不够成熟(国外选手稍好)。莫扎特第一、第二协奏曲是本次比赛的规定曲目,但几位决赛选手的演奏都有着不够严谨之处,主要是难以体现出真正的莫扎特式古典风格。例如节奏与速度,四拍感觉和二拍感觉、六拍感觉和二拍感觉都是完全不同的,它反映出音乐上不同的节奏韵律,而正确的节奏韵律往往决定正确的速度,否则便会破坏音乐的内在风格。我国的几位选手在这方面动脑筋较少,演奏华丽,速度很快,但在节奏韵律与风格上则略失严谨。比较起来只有曹香子的演奏略好。除莫扎特作品外,决赛自选曲目也同样存在音乐上的问题。谢昊明拉的“老柴”协奏曲速度太快,很多地方音乐还没交待完就过去了,杨晓宇拉的“西贝”协奏曲也有同样问题,曹香子拉的“肖一”协奏曲虽很稳,但存在音乐幅度过小的问题,唯有陈怡表现得比较平均,这也应是她最终夺冠的原因之一。

其次,年轻选手头脑欠冷静。在决赛自选曲目比赛中,几位年轻选手都表现出了这方面的问题,杨晓宇在拉“西贝”第三乐章时完全沉浸在炫耀的状态中,头脑发热得难以控制,谢昊明拉“老柴”时也因快而热,失去了音乐上应有的逻辑性。唯有俄罗斯选手巴拉诺夫在这方面略胜一筹。

如今的年轻选手,特别是中国的青年演奏家,技术上已达到了与世界接轨的水平,但在音乐上却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为此,加强音乐全面知识的积累,培养“内冷外热”的演奏心理,应该是他们今后攀登小提琴演奏艺术新境界的真正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