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转变观念,放开课堂,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希望通过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把学生的主体落实到位,许多时候,我们教师霸权课堂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我们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不到位有关,还与教师教学理念滞后、以及素质不高有很大的关系。何以这样说呢?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推到了前台,而教师却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如何做。学生学习或者合作交流讨论的时候,教师常常感到无所事事,无从下手,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对所教学的东西心中无底,他们没有全局观念,所以无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不敢放开课堂,驾驭不了课堂。
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不相信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心存疑虑,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也是我们课改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但当学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词之后,他们就可以独立进行阅读活动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经验来理解和体会文本,甚至对文本中的许多东西会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但是,基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惯性,我们的语文教师并不敢也不愿意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我们总喜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深怕不这样就没有课堂教学气氛,不这样就没有尽到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总是看课堂教学的气氛,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跃程度,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演程度。课堂气氛越活跃,教师表演地越精彩,课堂教学的设计越巧妙,那么,我们对这个教师的评价就越高。没有一个人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课堂究竟对学生有多大的用处。实际上,我们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思考时间,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阅读文本、思考文本的时间,课堂教学就像走马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年复一年,如复一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这样浮在表面,学生根本没有探究到文本深层次的东西,没有触摸到作家的写作思路,没有在灵魂深处真正得到文化的洗礼。如此这般,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如何提升,他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又如何增强?因此,放开学生的手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其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其次,放开课堂,必须要摒弃教案思维。
如何才能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我想,首先我们要打破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过度依懒,对教案的过度依赖。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教案视为教学的第一步,没有教案就不能上课,并且把无案上课视为教学事故。但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教案对他们的作用并不大。许多教师上课根本不使用教案,而且也不是按照教案上的设计来上课,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另一个方面,教案作为一种教学预设,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许多东西是我们根本无法预设到教学中来的。特别是教案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师生的手脚,正是因为我们设计了那么多的教学活动,设计了那样多的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使似乎看起来很紧凑、合理的教案,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绊脚石。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有没有走完,设计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讨论,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收获了多少,通过课堂教学理解了多少、认识了多少,思维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培养。课堂教学是一潭活水,需要的不是将学生限制在我们教师设定的范围内,而是放开学生,让他们自由的去获取。郭思乐教授所说的放牧生命,就是这样的教学境界。所以,放开课堂,首先就是要扔掉无用的教案,给教师自由,给学生自由。
再次,放开课堂,教师必须要吃透文本。
其实,不写教案,不做教学设计不等于教师无所事事,随心所欲。相反,教师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材,吃透文本。我们发现教师不会上课,放不开手脚,教学视野狭窄的根本原因不是教师没有进行教学设计,相反,是他们更重视教学设计,反而将文本放在一边,对文本的研究不深不透。教师对教材文本昏昏,又怎么能使学生昭昭。因为教师对文本的认识还停留在教学参考的范围内,对文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和认识、感悟和领会,因此,课堂教学中也就不敢放开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除了竭力将学生引导到自己有限的认识范围内,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对此,课堂教学前,教师对文本应该了然于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阅读、体验、感悟,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展开合作探究活动,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要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文本只有通过学生的阅读活动,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生命体验融入到文本之中,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同频共振效应,才能将文本语言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形成学生的内在语言。我们说语文课程就是学习语言的使用,那种仅从形式上学习语言的语文课程,是无法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的,因为语言和人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是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的,因此,学习语言,首先不是停留在语言的形式上,主要还是在对语言所反映的外在世界的感悟上。我们说的语感,就是人的内在心理与外在世界的一种高度契合,是对语言的感悟,是通过语言对外在世界的感悟。
总而言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语文教师,要真正放开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和动力,就必须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肖生昆 甘肃省山丹县李桥中心校 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