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文明愿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文明愿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2年前,国家水利部已经迈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政府牵头、汇聚多元化市场力量参与的良性发展模式,正在水利风景区逐步形成。

“让‘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改变国内目前重功能轻基础的城市开发思想,纠正城市规划建设回归基础设施建造,城市布局契合城市现有自然资源优势和谐发展,是我现在最想要做的事情。”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长王文珂说,他正是中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政府力量的重要策划者和积极实践者。

水利部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推动力价值巨大,未来城市建设将更富生命力。

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借助十东风的激励,水利部在酝酿大动作。如何布局和把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他们已经有了创新发展的蓝图。

在发育不良的树上建巢是不牢靠的

《中国生态旅游》:水生态文明城市概念的提出,是积极响应了十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号召。请问王局长,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初衷在哪里?

王文珂:准确表述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直观来说就是“水生态城市”。从现在来看,最重要的还是从环境入手,满足宜居等精神层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来说,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为了弥补现在城市发展的不足,现在的城市功能还停留在满足人类生存初级需求阶段。

从基础设施来讲,城市规划的着眼点在商务区、产业园、总部基地等的功能区分,很少注重环境建设。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在注重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是具有优良传统的。只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的时候,大家渐渐淡忘了人类的进步都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而获取的,忘记了本源。

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存在这些问题,重视功能建设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普遍存在。我是做工程出身的,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从基础的地方入手。看到现在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在一棵发育不良的树上建巢穴,巢穴的豪华程度越高,人们的心理欲望越大,越容易超过树枝本身的承载能力。

《中国生态旅游》:那么您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王文珂:现在的城市功能建设问题严重,大多是源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比如,北京市的污水处理、交通安全、空气质量、垃圾处理在基础设施安全方面都存在问题。

从水安全角度讲,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污水处理,处理好污水首先要想到的是把污水先排出去,需要有可靠的工程措施。比如一个小型城市在建设初期,中心地区下潜30米左右建成集污廊道,整体贯通可以一次性把污水排放到10公里~15公里之外去,在那里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但目前很多城市不具备污水处理的基本设施。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空气质量、垃圾处理也存在一定问题。垃圾填埋场已经发展成了城区,早晚还是存在隐患。北京空气污染除了汽车尾气的排放,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燃煤污染。如果规定城区50公里半径之内不能烧煤,是不是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更大的贡献呢?

还有要谈到交通,拥堵问题也很严重。比如,从北京广安门出城,虽然有很多道路可选择,但只有一条路称得上是畅通的,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到郊县去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时候,很多基础性的设施建设需要及时、不断改进,也需要与时俱进。

再说住房问题,每个办公楼的内部硬件设施齐备,办公环境舒适,但是楼下很少设置停车场,职工出行不方便,生活的舒适度大打折扣。从满足小环境的公共需求,到中等环境需求都达不到,再到高级一点的精神方面的需求那就差距更大了。

环境好了,人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生态旅游》:请您介绍一下水利部在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这项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做法?

王文珂:我们提到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个概念是值得推广的。抓住它,就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纲。而且,水利部能够率先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具有历史渊源,历来我们都很重视水利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维护,十召开之后,“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刚好印证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水利部要打造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最大亮点是环境优美,舒适度高。首先,水生态城市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城市水体营造良好生存环境。借助于自然环境,因势利导布局城市结构,尤其是根据水体特征依托水资源的服务能力,进行行政区域规划。

其次,城市容量及基本定位更加明确。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来确定城市规模,以及未来人口容量,我们称之为“因水制宜,以水定城”。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植被绿化、空气质量等环境的改善都会有进一步提升。

另外,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将会作为水利部一个专项工作,联合城市管理者共同开展。水利部综合事业局近十年来先后与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江苏、新疆等省、自治区建立了城市发展战略合作,通过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开展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打造“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下一步将重点选取一个或几个城市区域全方位试点建设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重点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把城市基础设施都做到最扎实的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努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样板工程,以供各地参考借鉴。

《中国生态旅游》: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的形成借鉴了哪些成功经验?水生态文明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王文珂:纵观历史,我国古代在城市建设中,很重视将水利设施融合于内。早期北京城建设时就非常注重水系的建设,护城河绕城而建,不但美化城市景观而且综合考虑防洪排涝。但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水系工程设施明显滞后,水系工程设施布局不太合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水泵等器具的出现,一度令人们认为依靠技术的力量就可以解决排水问题,轻视、忽略了排水沟渠的重要作用,人为灾难就会发生。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事件就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教训。

将水利设施当成景观来修建的,南方城市显得更多些。苏州等江南地区的古镇,古代大户人家的园林,对于水利设施的营造思想很值得借鉴。水景水系的设计内涵丰富,注重精神层面的价值传承。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打造,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现在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也会注重自然环境与社区景观的连接和过渡,甚至将自然水系直接引入到社区景观之中。

环境建设好了,人们的敬畏之情会油然而生。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文明向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影响力。就像进入歌剧院看表演,正装出席即为仪态优雅,水生态文明城市也能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更文明,环境更美好,城市更宜居,生活更幸福。

可以容忍没有水,不能容忍有污染的水

《中国生态旅游》: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您认为贯彻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文珂: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一定要放在世界视角、系统观点下来做。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事实上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拓展和延伸,相当于把原来创建水利风景区的思想、思路方法借鉴到城市核心区域的建设上来。总体目标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既然利用水,首先就要保证水安全,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

水利部一位老领导曾经说过:“可以容忍没有水,但是绝不能容忍有水是被污染的。”水利部在管理水安全方面有很多成熟的方法,但是水环境的保护一刻都不能放松,而且不能仅仅当成一时的政治任务来做,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实事。

在欧洲,自来水就是饮用水,但在中国还不能直接饮用。我们不能忘记我国的水安全还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更不能安于现状在恶劣的环境中习惯成自然。

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一定要严格管理,甚至全面禁止。在这方面,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帮助许多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中国水务投资公司重支持一些地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处理厂,为促进地方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理念要从城市一开始建设时就要形成,不必到了环境恶化的时候再予以强调,形成被动改造。对城市、对风景区都要把设计、规划和保护放在第一位,以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和卫生状况的提高。

市场和政府的力量是最高标准的治理

《中国生态旅游》:您刚才谈到一个河道水系与社区景观连通的问题,这个工作光靠地产开发企业来做似乎是不太容易实现的,那么如何在机制保障上解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呢?

王文珂:你提到的其实就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原来这些工作确实不太容易实现,但是现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牵头来做这个事,从技术上牵头指导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自上而下地贯彻实施,那么整个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还要解决如何去推动发展的问题。首先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让政府主管领导认识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洛阳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就是典型的政府引导型,原来洛河两岸都是破破烂烂的,现在市周围的建设已经达到了环境美化、景观建设的标准,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沿岸住宅楼的建筑风格各异,住宅小区里,水系贯穿其中,小桥流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社区的品质明显提升。

第二个层面就是发挥社会经济能力,调动市场因素的推动,让投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的多元社会力量,统一按照生态和谐的理念去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对于房地产开发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蕴含着更多的发展机会。按照这种概念,依靠政府和多元市场力量建设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就是最高标准的治理结构了。

山东济南、河南洛阳、湖南长沙,未来都是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地区。济南华山湖地区,洛阳的洛河和伊河联通工程,都是在固定的水资源自然循环消耗基础上,充分利用水体,规划建设生态美景,营造休闲宜居氛围的典范之作。

《中国生态旅游》:如果让您展望一下未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愿景,您会用什么样的的词语来描绘?

王文珂:水生态文明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理念、一个目标、一个方向,用水生态文明这个理念去建设发展城市,把水引入城市里参与到整体城市建设规划之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做到让城市景观更加美丽,让水质更加干净,让环境更加美好,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链 接

最长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京杭大运河沿线整体纳入我国申遗预备名录,充分说明,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我国千百年来的南北漕运通道、更是沿线经济发展、地域文化交流和漕运文化展示以及历史沧桑演变的大走廊。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今扬州南北,连接成串的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魏晋南北朝时,为战争需要又开凿了白沟等运河,把黄河和海河水系直至滦河水系连接起来。这样,早期联系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的南北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初期的京杭运河。

在之后的年代里,各段水道兴废不一,但水道网络却始终存在,并根据需要有不同的延伸。尤其在隋朝和元朝,有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淮河以北的线路有大的改动,但重点基本没变。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京杭运河流经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区。因地形平坦,水量充沛,流经地区自古便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其更具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的特点。及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市密集化发展,亦是中国精华荟萃之地。

一次耗时数百年的初创、两次巨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和无法胜数的小规模改建、扩建,构成了京杭运河的全部历史。它是数十代人的集体创造,它关连着一个伟大国家的历史进程。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