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服务”赶超“中国制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服务”赶超“中国制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转型是当前中国的战略选择。那么,经济转型对服务业的影响会如何,是加速发展还是抑制发展?转型又会带来哪些行业投资机会?

当前,受制于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以及体制性因素的影响,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金融危机后,转型成为社会各界最热门的话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外需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向内需主导型增长模式,由制造业为主导的资本密集型增长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增长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选择。那么,经济转型对服务业的影响会如何,是加速发展还是抑制发展?转型又会带来哪些行业投资机会?

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2.6%,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未来十年,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基于如下四点:

第一,中国人均GDP达到了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分水岭。

美日韩发展经验表明,收入水平是决定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人均GDP超过一定水平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将取代“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而成为主导产业。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对服务的消费需求有限。2009年,我国人均GDP将近4000美元,服务业步入向快速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也将逐步由以“衣食”为主的基本需求升级到以“住行乐”为主的享受性需求。居民用于享受性需求支出的上升将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制度变革和消费政策将促进服务业发展。

OECD国家发展经验表明,除经济发展水平外,政府规模、城市化、劳动力市场体制、产品市场管制等制度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国别分析显示,政府规模越大,即控制的经济资源相对越多,对经济运行的控制能力越强,则服务业比重越低;城市化水平越高,服务业比重越高。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服务领域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处于政府管制下,这种体制严重抑制了服务的有效供应。服务业税收制度和价格机制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服务业的供给不足。为扭转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近期中国政府从供需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供给方面,放松对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物流、电信等垄断行业管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需求方面,加强社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制定各种促进消费升级换代的政策,鼓励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消费型和享受型消费结构的转型。预期未来在政府放松管制、城市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下,服务类行业将会有较快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将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制造业的高级要素投入,生产发展有助于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终提高制造业生产率。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制造业投入中对服务业的需求是显著提高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投入中服务业投入份额分别由20世纪70年代12%左右上升到2000年20%左右。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世界工厂”的定位使得中国制造业发展主要以代工生产和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阻碍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出现了“逆服务化”趋势。同时,相对滞后的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难以满足工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也制约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未来十年,在调结构政策背景下,需求模式的转变将使中国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这将带动中国服务业投资和需求的快速增长。

第四,国际转移加速中国服务业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第5次并购浪潮以来,世界并购和投资的重点已经由制造业转到了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根据国际贸易组织统计,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由20世纪70年代初1/4,提高到2/3;服务业跨境并购案例数占并购案例总数的比例由1987年的38.8%上升至2006年64%;国际服务业转移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主要以软件、电讯、金融服务业、管理咨询、电子芯片设计等知识业为主,其中,银行、保险及其他金融服务业、电信服务、公用事业等服务行业的跨境并购案例占比逐年上升。

从中国FDI流向看,2010年流向服务业的FDI迅速增长,服务业FDI占全部FDI的比重超过了制造业。

生产业最具成长性

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方向。生产业发展之后不仅影响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而且制约了我国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改造。正因为此,推动中国生产业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这一点在政府政策导向上得到了突出体现。“十一五”规划中将发展生产业放在服务业的首要位置,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措施。2009年以来,政府在多次工作会议中提到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这充分显示了政府对服务业的重视。预计“十二五”时期随着新三十六条的实施,相关扶持政策会进一步加强。这将推动中国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中节能环保服务业、金融保险和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领域尤其值得关注。

节能服务业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实践的广泛推进,节能因其市场化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并催生出专业的节能服务业。目前,节能服务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兴起,其中,美日节能服务业产值居全球前列。2008年,美国节能服务业产值达50多亿美元,合同能源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达24%。

相比较,我国节能服务业发展呈现成长快,但整体规模偏小的特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景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04-2006年,我国节能服务业总产值增长率保持在40%左右;2006-2009年,节能服务业总产值由82.55亿元增长到580亿元左右,增长率加快到92%左右;2008-2009年从业人员翻番,由6.5万人增加到11.3万人;2005-2009年,节能服务业公司由112家增加到502家。但是,总体上看,在我国节能服务业仍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兴产业,产业发展规模偏小、水平偏低。2010年6月国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关扶持政策,为节能服务业发展清除了制度瓶颈,预计未来节能服务业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增速有望超过50%。

环保服务业

环境服务业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环境管理相关的服务业,它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环保服务业是环保产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环保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比重在40%-50%之间,资源管理和环保设备产业则分别占25%-30%、20%左右。

全球环境服务业发展迅速,年平均增长8%-12%,超过其环保产业市场年均5%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2%-3%的增长率以及国际贸易年均6%的增长率。从环境服务业项目看,固废管理和水处理服务占环境服务市场的主要份额,约80%。其中,德国、法国及意大利企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废水处理,美国企业是固体废弃物管理,日本则是空气污染防治方面,美国、西欧和日本共占环境服务业世界市场的87%。

相比较,受制于技术等因素影响我国环保服务业发展滞后,环境信息、环境咨询、环境贸易融资服务等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04年,我国环境服务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口的0.08%;环境服务业年收入仅占世界环境服务业市场份额的1.5%;环境服务业占环境保护产业的比重仅为1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但近年,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居民环境意识加强,我国环境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0-2008年间环境服务业年均增长率约达30%,是同期环保产品制造业市场增长率的2倍。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行业

美日等国发展经验表明,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作为高端服务业对带动工业发展和效率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投入产出分析,1980-1985年日本制造业中金融保险地产等服务业中间投入的比重迅速由2.8%提高至3.7%,20世纪90年代后有所回落,并一直维持在2.6%左右。相比较,1997-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中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比重虽由1.6%上升到2.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