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门德尔松: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门德尔松: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结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年前,德国汉堡的一位犹太银行家门德尔松一巴尔托第家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就是未来的伟大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门德尔松・菲尔克斯。这孩子童年时就以出色的钢琴演艺而赢得当时“最优秀的钢琴手”的美名,9岁时就成了小有名气的钢琴家,11岁时就以作曲家的身份崭露头角。此后28年的音乐生涯,使这位英年早逝(仅38岁)的音乐家就跻身于德国音乐史上经典作曲家行列。

门德尔松的成长有赖于他童年时良好的教育和优越的家庭环境。他4岁时就随母亲学钢琴,9岁时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合唱指挥家策尔特(1758―1832)学习作曲。早在1811年,门德尔松举家迁居柏林,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如著名博物学家,地理学家、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亚历山大・洪堡、古曲哲学大师黑格尔、浪漫主义作家、作曲家、画家欧内斯特・霍夫曼,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奠基人、《自由射手》作者韦伯经常是门德尔松家的座上客。这些科学艺术界的精英对少年门德尔松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门德尔松的创作道路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门德尔松12岁时在老师弟尔特的引荐下结识了已年逾古稀的德国大文豪歌德,这对少年门德尔松的成长起了更为重大的影响。在这些客观因素加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下,门德尔松很早就对人类思想的伟大成就以及艺术中的古曲主义传统备加景仰。古曲主义作曲大师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都是门德尔松崇拜的典范。另一方面,门德尔松天生聪颖敏感,因而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不可能无动于衷,浪漫主义中抒情的心绪、对大自然诗情画意的感受以及民间作品中充满神奇幻想的人物都使门德尔松为之倾心。因此他最优秀的作品都散发着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又保持着明显的古典主义传统形式。此外,这些优秀作品又与民间的世俗体裁,特别是歌曲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受到当代人的喜爱与欢迎。门德尔松的作品中还反映了他游历欧洲各国所了解到的各民族文化的成就,这不仅使其作品广受欧洲其他国家民众的欢迎,而且促使门德尔松大力进行音乐启蒙活动,因为他认为发展先进的德国音乐文化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在这方面门德尔松做了一件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于1829年在柏林指挥了他敬爱的古典主义音乐大师巴赫的名曲《马太受难曲》,从而使这部作品于1729年首演后沉寂了100年得以重新活跃于世界各国舞台,成为世界乐坛的瑰宝。巴赫的其他作品也从此广为流传,长盛不衰(巴赫在世时默默无闻的原因据说是他生性刻板、固执、不善与人相处,生前很少巡回演出,从不出国演奏。而且他的作品都是在他死后才发表)。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门德尔松积极开展他的音乐活动,除本国的城市外,英、意、法等国都是他巡回演出的地点,从而使这些国家观众都知道德国有一位优秀的指挥家、钢琴家和管风琴家。另一个收获是他著名的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芬格尔山洞》以及钢琴曲《春之歌》都是门德尔松旅行国外所获灵感的结果。

门德尔松音乐生涯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他在1836年起担任著名的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指挥,长达10年之久。在他的指挥下,先后演奏了他自己的交响序曲《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贝多芬的《第四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英国作曲家亨德尔(1686―1759)的一些清唱剧和巴赫的一系列作品。最值得一提的是还演出了舒伯特最后的一部作品《C大调第九交响曲》(又名《大交响曲》),这部作品因是舒伯特在1828年完稿后即不幸死于伤寒病,11年后被舒曼发现,才于1839年3月由门德尔松指挥,首演于格万特豪斯音乐会。1841年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门德尔松任艺术院音乐部主任。1843年,在门德尔松的倡议下,创立了德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莱比锡音乐学院。以学院为基地,他团结了当时最优秀的音乐教育家,推进了德国音乐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影响下并以它为基地,出现了当时德国著名的以门德尔松为首的音乐艺术流派――莱比锡乐派。莱比锡因之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音乐中心之一。

门德尔松浩瀚的音乐遗产几乎涉及音乐艺术的各种体裁,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器乐,门德尔松作品中民主主义倾向与他对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古典主义传统的偏爱结合得天衣无缝。他的乐曲富有民间音乐悦耳动听的曲调且通俗易懂,刻画得形象真挚,情感细腻,充满诗情画意和完美的情趣,不追求只顾表面效果的奢华,力求明朗、稳重而又和谐动听,更重视形式的完美。因此,门德尔松最优秀的作品无不生气勃勃,充满火热的激情以及令人激动的诗情画意。有时候在他的作品中往往显露出忧郁和伤感的情绪,但悲剧式的形象、躁动与反叛的形象,在门德尔松的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也如同在他的作品中难以见到尖锐冲突的内容。门德尔松音乐形象的另一个独特的表现是带有幻想色彩的谐谑,而且优雅、幽默。这种创作特点对其他作曲家起了很大影响。门德尔松纯熟地掌握复调音乐技巧,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见到相互冲突的复调的自由结合。在他的旋律中最典型的是悦耳动听、浪漫抒情、行云流水的旋律。由于门德尔松用悦耳动听的曲调革新了复调音乐这一体裁取得巨大成功,使复调音乐得以重放异彩。

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交响乐的创始人之一。当时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奠定的曲式,被他视之为典范,但他并不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例如门德尔松将奏鸣曲式作了戏剧性的处理:在总的抒情的前提下,使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相互接近,连接部则由主题快速发展构成。他的五部交响曲中最优秀的是《意大利交响曲》(即《第四交响曲》)和《苏格兰交响曲》(即《第三交响曲》)。前者是门德尔松1831年旅居意大利时构思、1833年写成,后者是他1829年在英国构思后搁置多年,1842年才定成。这两部作品诗情画意地刻画了当地大自然与民间习俗给作曲家留下的深刻印象。

门德尔松开创了交响乐的新体裁――标题协奏序曲,这种序曲的第一部杰作是为莎氏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谱写的配乐,其序曲是他在17岁时的创作。乐曲旋律轻快优美,刻画细腻,富有童话幻想的浪漫气息。他的几部著名的交响序曲,如1832年的《赫布里底群岛》(又名《格尔山洞》)、《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1833年的《美丽的梅露西娜》都有优美如画的描写。作为浪漫主义标题交响乐的首创者之一,门德尔松在这种交响乐中加入了史诗性、风俗性、抒情性的描述。此外,他的作品中协奏曲也占有重要位置,如1844年所写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优美抒情,是浪漫主义协奏曲早期优秀的典范之一。1831年、1837年所写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也获得好评。说到钢琴曲,最值得一提的是门德尔松于1830―1845年间所创作的由48首钢琴曲组成的曲集《无词歌》(或称《无言歌》)。这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他是这种体裁的首创者。《无词歌》48首乐曲均为钢琴小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猎歌》、《威尼斯船歌》、《民谣》、《春之歌》、《纺纱曲》等。《无词歌》历经一百七十余年,至今仍是他最受欢迎的曲目。《无词歌》的特点是与世俗的声乐很接近,塑造的形象很明朗,诠释简洁、形式清新。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概括了门德尔松其他作品,包括其大型作品中的特征。

在室内重奏曲方面,优秀的作品有7部弦乐的重奏、两部钢琴三重奏,一部少年时的弦乐八重奏。此外还写了一些钢琴四重奏、五重奏、钢琴伴奏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等。

门德尔松的声乐作品也丰富多采,从小乐曲到大型清唱剧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特别是1836年写的清唱剧《圣保罗》和1846年创作的清唱剧《伊利亚》都独具一格,也反映了1848―1849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夕德国的社会觉醒,在风格上有明显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1685―1759)的影响,但其抒情的形象具有独特意义。因此清唱剧不仅在德国而且在英国为门德尔松赢得了巨大的荣誉。门德尔松还谱写了不少祭祀性的小型合唱曲,如圣诗曲、经文歌等,其中也有无伴奏合唱曲。与宗教音乐作品相对应的世俗题材歌曲,门德尔松也有所贡献,有一首名为《瓦丽普尔吉娅之夜》(又名《女妖五朔节》)(女妖五朔节是古日耳曼人于5月1日欢度的迎春节日)的赞歌最负盛名。此作品以其戏剧性与激情令人瞩目。门德尔松许多声乐重唱曲和歌曲都有浪漫的抒情性和民主倾向,都与世俗乐曲紧密联系。

最后谈一下门德尔松的歌剧创作。门德尔松虽然从少年时代起对歌剧就很有兴趣,10岁时就开始写歌剧,但除了1827年写成的喜歌剧《卡马乔的婚事》于1929年演出外,其他的一些歌剧作品都未能正式公演。他曾多次探索合适的歌剧题材,也改编过法国剧作家斯克里布(1791―1861)的作品,但都有始无终。这可能是门德尔松对歌剧剧本要求过分苛刻而束缚了自己创作灵感的缘故。门德尔松虽然在歌剧创作上没有每下传世之作,但他为古希腊诗人、剧作大师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法国剧作家拉辛(1639―1699)、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等人的戏剧所作的配乐具有极其重大意义。最著名的是他为莎翁喜剧《仲夏夜之梦》所谱写的配乐。因此,可以说,门德尔松真正的歌剧作品,除他早年的《卡马乔的婚事》以外就别无其他作品了。但他与戏剧有紧密关系的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的序曲,却成了他的品牌之作。人们只要提到门德尔松就会想到《仲夏夜之梦》序曲或提到《仲夏夜之梦》序曲就会想起门德尔松。一百多年来,此曲仍为世界各国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之一。

由于笔者音乐知识肤浅,介绍这位世界乐坛杰出的作曲家时难免挂一漏万。因此,在本文即将结束时需要补充一些情况:门德尔松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他与那些更激进、更热情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如德国的瓦格纳、匈牙利的李斯特相比,似乎有些逊色,因为他的创作显得冷静理性,有人称他是“生活在汹涌澎湃的浪漫潮流中的一个冷静的古典主义者。”(语出崔光宙著《名曲的诞生》)他于1844年完成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它那古典主义的艺术构思,诗意的抒情风格体现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完美结合,门德尔松之能跻身于音乐大师之列,这首杰出的协奏曲也是功不可没的。

以门德尔松为首的莱比锡乐派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滋长学院派倾向,但他最优秀的作品终于成为世界经典音乐的瑰宝,门德尔松也成为德国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