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孩子在体验探索中自然成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基立幼儿园教师 510000)
摘要:现在在我们幼儿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城市里长大、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条件优越的他们却对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欠缺认识,欠缺体验,欠缺探索,但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中经常提到“体验”、“感受”、“探索”、“成长”等词儿,这当中含盖着一种教育的价值方向――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探索中成长。
关键词:孩子;体验;探索;成长
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孩子的特点,孩子对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充满兴趣,教育改革以来,各种活动模式百花争鸣,层出不穷,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才能促进孩子全面的发展?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孩子快乐、健康、自然地成长?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我们教育教研思考努力的方向,基于这些问题,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以孩子为主体的真实体验、积极探索、让孩子在“体验、探索”中获得情感、知识、技能的一系列活动继而萌发、迎刃而生。
一、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是体验探索的前提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有独立的实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需要,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弱小、需要保护,就让他们被动发展,更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与空间,我们要了解孩子生长发展的规律,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超越自身发展的内容,孩子的心理是复杂的,准确地了解孩子、J识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是让孩子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获得技能的前提条件。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大自然以及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都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面对崭新的事物孩子们会不断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产生疑问总想着“我要知道,我要明白。”柏拉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之母。”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是找到问题答案的必由之路,好奇是动力,好奇是前提,掌握了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掌握了幼儿教育的门径。
(二)保护孩子的激情
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对事物的求知与抑制不了的冲动,总会摸摸这,动动那,一刻不停,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听,什么都想尝试,他们一切的行为全由感觉与冲动支配,孩子因好动而好玩,因好玩而喜欢,好动、喜欢是他们的天性,正是这份天性使他们喜欢与外界事物接触,也正因为这一份接触让孩子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三)保护孩子的本能
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模仿是孩子通过观察而学习的“行为模式”,可以是行动类的,也可以是态度类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电视、图书、故事中虚构的形象,孩子从初生以来,第一个学会的本能大都是模仿而来的,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正因为这一次一次的模仿,让他们更具可塑性,容易接受教育,模仿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基本方式之一,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保护孩子的天性本能,才是实施成功教育的起点。
二、体验探索是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现在物质丰富的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几乎失去对四季和冷暖的感知,失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孩子们的自然本性慢慢消失,静下心来思考,当某一时期的教育不重视生活实践,孩子被过多限制于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时,人们就会呼吁让孩子多走出课堂看看,多体验生活、多体验社会,以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自主体验活动正与科学的儿童观相吻合,体验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认识和态度形成的基础,体验包含情感、态度、技能和知识,有效的体验能促进孩子们完整地发展,体验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动静结合,静态的体验让孩子情感、态度得到发展,动态的体验,让孩子技术技能、动手操作方面得到提高,“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做到,真实体验才是最深刻、最鲜活、最动感的。”因此,体验活动不仅有助于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对知识的运用,获得知识后的成就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生活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放手让孩子走进现实生活,探索现实生活的奥秘,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在体验探索中自然地成长,才是科学儿童观的细致展现,才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体验探索在孩子成长中的价值
体验探索的最终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体验中、动手操作中得到自然、自主的发展,逐步形成主体性、个性与社会性,体验探索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主体性的提升
在体验探索中,孩子自由自主地探索知识,积累经验,从事物认识开始,产生感悟,逐步萌感,成为真正的主体,我们常说,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对于教材知识、成人观点,他们都有权选择、判断、否决,而不盲目被动接受,违背了这些,孩子就成为了参与者,甚至旁观者,而不是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孩子们还应具有自我角色、自我监察、自主调控、自我选择、追求自我经验等意识,这一切一切都可以借助体验探索来一一实现。
(二)个性的展现
体验探索主要是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经验去感知、体验、感悟与众不同的所获,孩子喜欢保持个性色彩,个性的展现创造出个体潜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教育者应当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设置富有弹性的活动,即一方面多设一些课程,以适应儿童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同一课程的内容也可深浅不一,儿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以便充分展现孩子的个性特点。
(三)社会性的发展
孩子的社会性主要是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孩子的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孩子在游戏中、日常生活中与成人、同伴交往的沟通体验中不仅学习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孩子身心健康、自信、自尊、关爱、平等、信任、归属感等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四、体验探索在传统活动中的缺失
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孩子活动的基点定位在知识理论层面上,而孩子在活动中有怎样的体验,怎样的情感变化,探索出怎样的效果,孩子们是否自愿参与活动,却往往被忽视,在活动中,教师经常无视孩子的体验,或喜欢用自己的体验替代了孩子的体验,过多地追求标准统一的答案,活动流于形式,孩子们获得的往往是虚假的体验,毫无意义,体验是一种活动,探索是一个过程,体验探索是活动的结果,是孩子亲历某件事并在此过程中对事物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形成某种态度和认识的过程,体验探索作为活动的结果,是孩子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对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和意义形成独特的感受和领悟,这种感受和领悟是直接的、极具个人特征,他人无法替代,而且往往是深刻的,例如:要使孩子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引导他们切实感知和体会科学活动产出的结果在生活中、游戏中是有用而且有趣,甚至有时还可以解决问题,而不是单单地得出结果,在我们的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让孩子随便摆一摆,弄一弄,便急于说出答案,往往忽视体验探索过程的涵义,类似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五、如何更好地实施体验探索
体验探索包括了情感态度、方法能力和知识经验三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依存,是一个体验探索过程中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表现,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实际参与到体验探索活动中,使他们感受探索的过程、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而探索应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利用身边常出现的事物与现象作为体验探索的对象。
(一)、创造支持的心理氛围,实现“孩子积极主动地学,老师积极主动地教”的互动与同构
多用体验探索模式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够增进孩子对活动本质的理解,培养他们尊重事实、乐于探索、享受体验的品质,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探索活动中进一步形成积极的态度,提升探索的能力,积累经验,获得更多的成果体验,在孩子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多鼓励孩子大胆假设,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并且有机适时地参与到活动中,积极对待孩子的疑问,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与分享,适时地给予回应,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为孩子创造支持的心理氛围,实现“孩子积极主动地学,老师积极主动地教”这样的互动与同构的教学过程。
(二)、创设孩子感兴趣的区域
活动区域是孩子自由探索和发现的场所,在这场所里,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进程进行探索游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大多数都是科学区、种植园、自然角、沙水区和建构区,每当活动结束大家一起分享的时候,往往进入这些区域的孩子分享最多,例如:在科学区里,孩子们能了解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人体构造、声音产生等;在种植园与自然角,他们可以观察植物上洞洞是怎么一回事?植物的组成、植物的生长等;在沙水区,他们可以发现水和沙子的秘密;在构建区,他们探索、体验与发现力和平衡、斜面与运动的相互关系,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设置活动区域的时候不仅要从知识获得、技能获得方面考虑,更要重视的是孩子的兴趣与特点。
(三)、给予适宜的材料
适宜的材料更有效地提升孩子们动作操作、主动积极探索、发现的愿望,在科学区,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能够支持他们自主探索、自由发现的材料,例如:我们让孩子探索、体验不同纸的吸水性,就要为孩子提供多种特点和差别明显的纸,如果让孩子体验混合颜色,就要为孩子提供三原色和有刻度的容器,让孩子观察不同颜料的量不一样,混出的颜色也不一样,如果让孩子体验磁铁的秘密,就要提供能吸的与不能吸的物体让孩子们亲身感受。
(四)、选材要贴近生活
孩子探索的内容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并贴近实际生活经验,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识方式,而他们的认识方式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贴近生活经验的探索内容可以让孩子产生共鸣、提高兴趣,生动鲜活的、具体的、现有的的事物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容易学习与理解,因此,老师们要将孩子身边的事物和生活常见的现象作为探索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让孩子们感受科学就身边。
总之,教育必须尊重孩子,孩子只要在经历体验、探索下前进才能获得更多、各方面才会不断提升、不断成长,对孩子而言,只有亲身体验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亲身体验获得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感受,只有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才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磨不灭的痕迹,体验探索能促进孩子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洁.赵志毅. 《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观念现代化》.学前教育研究,1995.5
[3]唐松梅.《我们在“体验、探究、交往”中成长》.幼儿教育,2006.5
[4]孙建华.《探究体验》.幼儿教育.2006.3
[5]王海英.《在体验中学习》.幼儿教育.2006.3
[6]顾荣芳.《漫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验”》.学前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