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加工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贸易转型中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低、外资比重过高等问题,因此结合劳动力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政策环境因素提出加工贸易发展的路径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转型;产业升级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扩大,我国的加工贸易不断壮大,201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已增到13052.1亿美元,较1979年的2.35亿美元增长了5553倍,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加工贸易有着“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由于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严重。虽然近年来开始试行加工贸易升级,实现产业转型,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仍只是组装等低附加值的流程。从1981年到201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50%,整体呈上升趋势;加工贸易净出口呈剧烈上升趋势,而其他贸易净出口则呈现递减趋势。自2001年至今,我国贸易顺差逐步递增,至2008年到2954.6亿美元,2009年以后金融危机让顺差有所调整,单从贸易结构看,形成顺差的主要有三大块: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其他贸易。近10年的数据显示,加工贸易顺差基逐年提高,而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几乎均为逆差,这意味着顺差来自于加工贸易,特别是进料加工占比重的96%,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一般贸易。

二、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差

加工贸易的产业基础相对较弱,技术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产业无论是加工贸易还是国内贸易的技术吸收消化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机制改革不完善,使得国有企业没有代替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局面不仅使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更使得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手中。

2、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亟待延长

利用加工贸易增加国内采购和延长国内价值链可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扩大我国出口,然而,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虽然比较普遍,但国内采购率不高。原因在于国内产品及其配套服务的竞争优势不足。国家制定的政策制约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国内延伸。表现为现行税制使来料加工企业税负加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较差;对出口优惠资格的审核不完全科学。这都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价值链向仓储、运输等国内相关产业环节的延伸。

3、监管模式弊端层出不穷,管难度大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增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增加,加之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海关监管工作量猛增,各部门在政策上协调不够,始终未能形成合力和有机的综合管理体系,导致加工贸易管理条块分割、缺少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遍地开花”的格局就加大了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难度。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1、劳动力因素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我国的加工贸易仍然处于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阶段。目前,我国新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我国劳动力数目虽然庞大,但高级技工却供给不足,尤其是具备专业技术和外经贸业务知识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2、技术水平因素

中国加工贸易虽然数量巨大,但主要参与的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非核心环节,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有许多国内企业仍然存在着管理水平、生产技术落后的状况,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缺乏创新能力,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其次,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引导机制,很多企业并不了解国际标准,所生产的产品与进口品在质量上、技术含量以及价格上存在差异,因而削弱了其竞争能力。

3、国际环境与国家政策因素

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国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国际市场疲软,消费萎缩,客户资源显得十分有限,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危机致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中国遭遇更频繁的贸易壁垒。此外,一些政策法规(如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引资政策等)制定实施中的不完备和相关职能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抑制了知识扩散与加工贸易升级。

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议

1、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向高附加值延伸

国家应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积极开展知识、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在积极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扶持本土企业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进行自主创新,努力开发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产品,逐渐向世界产业价值链中的技术研发设计环节渗透。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垂全球直化分工链条中,当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成长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成为当前主要经济任务的背景下,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对于推动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引导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有着重要意义。

3、积极推进加工贸易低碳化进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继续下调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逐步加以限制,坚决控制这些产业产能过快扩张的势头。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用低碳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理念指导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从而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五、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加工贸易逐渐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扩大国际投资和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方式,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其它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同时,鉴于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面临的制约因素,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需要引起清醒的认识。事物在运动中前进,矛盾在解决过程中化为动力,认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龙斌.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与突破[J].开发研究,2011(04).

[2]詹春龙,张慧.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3]邹学慧.基于产业升级的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04).

[4]郭再欣.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0(12).

[5]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外经广角,2010(11).

作者简介:

崔陈元(1991-),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徐友光(198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产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