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方式与拓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方式与拓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社交网络作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尤其是青少年人,社交网络几乎成为他们主要的交流方式。中国的人人网、腾讯QQ,还有国外的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短短时间之内,社交网站的用户个数出现爆炸式增长,社交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社交网络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快捷方便的通讯时代,而且可以为我们实现自我价值提供良好的平台,还能够为我们维护权利提供便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己的权利,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建立自己的人脉圈、朋友圈,社交网络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方式。所以,懂得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方式拓扑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方式;拓扑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56

1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研究

1.1 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

社交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平台具有良好的反馈机制和交互性,网络用户拥有话语权利,社交用户可以再平台上信息、获得信息,这个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社交网络涉及到几十万甚至几个亿的用户,每个用户看似是个十分微小的个体,但是确是不可忽略的,每个用户都可能发挥巨大的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用户作为社交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用户的特质和行为对社交网络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1.1 社交网络的用户偏向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

社交网络的用户大部分是学生和公司白领,整体偏向于年轻化和高学历。在社交网站进行的用户职业的调查中,学生这个群体在社交用户群体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其次是事业单位的工作者、公司职员、企业的管理者这几类人群。社交网络年轻化的现状,社交网络用户的年龄大都集中在20-29岁之间,其次就是10-19岁的青年。之所以社交网络的用户偏于年轻化和高学历,因为他们对信息非常敏感,对于新信息的接受程度也高于一般的中年人和知识水平比较低的人群,他们一般自我展示的欲望都非常强烈,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和传播的信息、图片或者视频等对周围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影响,从而进行自我展示。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一般都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显著的性格特点和职业特点,这些信息是对用户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进行的展现。

1.1.2 不同用户的参与程度不同

对于社交网络的用户来说,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文化背景,他们在社交网络中自我展示的欲望也大不相同,不同用户对于交往和交流需求程度不同,他们对于社交网络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也就不同。对于一些活跃性用户,他们使用社交网络比较频繁,登陆次数也比较多,每天至少登陆一次或者多次,对社交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的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与朋友进行的互动也比较多,乐于和他人分享信息,对信息的传播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安静型的用户,他们登陆社交网站的次数相对于活跃性用户来说比较少,每2到3天才登陆一次,他们对于网络上的信息一般都保持比较理性的态度,不随意或者传播信息,在网络世界的信息,他们一般都会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沉淀,有自己的见解,对于传播信息,他们也不会刻意追求“曝光率”来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其次就是沉默型的用户,一般也可以把他们称之为睡眠型用户,他们登陆社交网络的次数很少,几乎每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才会登陆一次,他们在社交网络中总是保持比较沉默的态度,他们很少信息,偶尔会对其他人或转载的信息进行评论。社交网络的活跃性用户参与社交网络活动比较积极,对于社交网络上信息的和传播起到的作用比较大,促进了社交网络的信息交流程度和更新程度,促进了社交网络的繁荣和进步。

1.1.3 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角色比较模糊

在社交网络中,每一个用户的都是平等的,他们拥有平等的地位,都具有信息和传播信息自由的权利,任何用户在作为信息者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另一信息的接受者,所以,在社交网络这一大的平台上,用户作为信息者和信息接收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是信息者,每个人也都是信息接受者。

1.2 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模式

1.2.1 以人为本的传播模式

社交网络看似是虚拟存在的,但根本上它是以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构成的,每一位用户都在为社交网络的正常运行进行生产、消费。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传播的转折点,用户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对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和覆盖面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每个用户社交网络中好友的多少就可以看出这个用户的影响程度,好友越多,就有助于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和覆盖程度。社交网络中人是信息传播的最关键的因素。

1.2.2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成本比较低

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方面用的成本比较低。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由于没有版权、书刊的限制,对于信息的没有繁琐审批的过程,而且也不需要印刷、装订、运输等多种物质的投入,从而很大程度的减低了成本的消耗;二是由于社交网络信息的制造成本比较低,对于信息的要求也比较低,没有字数限制,不需要追求深刻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信息只要通顺、通熟易懂即可,甚至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也可以包含很深刻的意义;三是信息传播的成本比较低,用户仅仅需要按键即可进行分享,操作比较方便,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1.2.3 社交网络是无中心化传播

在社交网络的交流中,用户主要是与自己的朋友进行联系。在整个社交网络的平台上,每个社交网络的用户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平等的表达权利,并没有比较明显的主次的分别,也没有边缘和中心的区别,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信息的接受者,这种无中心化的传播促进了网络社交的发展,形成了比较自由平等的传播形式和平行交叉的传播方法。这种传播方式优于自上而下的信息垂直传播的形式,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传播。

1.3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效果

社交网络用户通过信息的传播保持与好友的联系,增进人际关系。同时用户了解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信息,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同时用户通过在社交网络上信息,展现自我,使自己的感情得到释放和宣泄。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维护自己的权利,对社会上的不公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

2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拓扑模型研究

2.1 社交网络拓扑模型的介绍

在今日,社交网络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交网络的规模是十分庞大的,其自身的拓扑结构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对某个社交网络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研究者利用社交网络的基本特性建立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模型,用拓扑模型来代替社交网络,从而利用这个模型来对社交网络的性质进行研究,让我们更好的通过拓扑模型来认识社交网络,并依靠社交网络的拓扑模型对人类行为特点进行研究,从而深化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的研究。

2.2 加权有向网络拓扑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如果A和B是朋友或者存在某种关系,B和C是朋友或者存在某种关系,那么在社交网络下,A和C就很有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在研究者构建的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的模型中,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社交网络的用户,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表示这两个用户存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连接线的权值代表的就是两个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频发程度。两个节点之间连线的权值越大,则代表着两个用户的交流信息越频繁,在社交网络拓扑模型中的节点代表的是每一个用户,它不仅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或者这个节点既是信息的传播业也是接收者。由于各方学者对社交网络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使得社交网络的聚集特性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从而社交网络同时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的特性,HK模型的发现,使社交网络的三角模型得到应用。

3 结束语

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快速融入我们的生活,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交网络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进行信息和传播的平台,还为用户进行自我展示提供了众多的机会。因此,社交网络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并使社交网络用户之间的交流变得快捷方便。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实现了完全的平等。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维系自己的朋友圈,社交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福利。社交网络的信息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信息比较集中、社交网络的议题在现实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信息的真实度一般都比较高、网络信息具有比较强的个人化色彩,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所以,对于社交网络中的信息,用户要有主观的判断力,不能听风就是雨,要讲究信息的真实性,并纠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传播错误信息,不违背伦理道德,要以真实的身份在社交网络中进行信息的和传播,为社交网络的正常、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交网络拓扑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对拓扑模型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研究人类的进行信息交流的特点。最初研究人员只是将节点作为社交网络的用户,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的就是个体用户之间的联系,随着对拓扑模型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在以前的基础之上,在对节点之间的连线配置一个权值,然后该权值则代表着用户之间的进行联系的频繁程度,得到加权无向图,研究人员在加权无向图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拓扑模型。网络拓扑模型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交网络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频繁程度,为对社交网络进行研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赛,徐恪,李海涛.微博类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测量与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02).

[2]李永成,黄曙光,唐晋韬.有向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监测节点的选择[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02).

[3]陈斌,徐志明,张永超.基于微博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分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3(05).

[4]张彦超,刘云,张海峰.基于在线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J].物理学报,2011(05).

作者简介:褚洪彦(1968.05-),男,山东郓城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社交网络;刘跃新(1970.1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图文信息中心网络工程师。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