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徒般的战战兢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徒般的战战兢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这一版《亨利五世》之前,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一方面因为《亨利五世》在莎剧中并不是一个戏剧性特别强的戏,且主题与当下相隔辽远,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一方面上半年看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上海的演出,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难道中文版的表现会更胜一筹?然而,看了之后,却觉得比想象中的好。

好在哪里?我想主要是皇莎2016年启动的以《亨利五世》为首个翻译剧本的“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初步奏效了。这一版《亨利五世》的语言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这显然对演员与观众都有利。莎剧的台词对所有演员,不仅是中国的,也包括英国的演员都是巨大的挑战,毕竟是四百年前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人有诸多不同。当代英国曾有个著名的莎剧演员John Barton指导年轻演员念台词时说:“念每一句台词时,不要想当然地在句子中间停顿,而要在末尾时停顿,因为最后一个词往往是一个核心意象。”年轻演员深以为然,却被另一位大导演嗤之以鼻:“不管莎剧每句台词最后一个词是不是核心意象,演员最重要的永远是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为什么而说,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停顿。”因而,英国现在每隔几年就会出一个新的莎剧译本,不断适应当代人的语言习惯。在中国舞台上,演员为了迁就大段大段文诌诌的台词,常常不得不僵硬或过火地表演,“背诵腔”“朗诵腔”也是屡见不鲜,因而有更多符合当下语境的莎剧译本的确是件很重要的事。而不同于当下一些年轻导演常做的,导演与演员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修改剧本,掺入大量流行语言、网络语言,有时代感的同时却削弱了莎剧原有的文学性,这版莎剧的翻译、剧本修订与文学顾问都是资深的翻译、编剧与莎剧研究者,因而译本还是保留着莎剧的韵味。

从这一版本的现场效果来看,舞台上的大部分演员都比较好地把握了台词的意思,而不仅是把它当作一个需要“背诵”的文本,因而台词听起来节奏明朗,高低快慢错落有致。观众能顺着演员的语言、动作被带入规定情景中,而不是进入沉沉的梦乡,整个观众席注意力集中,鲜有人刷手机、很少人退场,不时迸发会意的笑声便是最好的证明。比较遗憾的是《亨利五世》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台词似乎翻译地一般,我一直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等待那一段的出现:“We few, we happy few, we band of brothers. For he today that sheds his blood with me shall be my brother; be he ne’er so vile, This day shall gentle his condition. And gentlemen in England now abed shall think themselves accursed they were not here.”(在方平的译本中,此段译文如下:我们,是少数几个人,幸运的少数几个人,我们,是一支兄弟的队伍――因为,今天他跟我一起流着血,他就是我的好兄弟;不论他怎样低微卑贱,今天这个日子将会带给他绅士的身份。而这会儿正躺在床上的英格兰的绅士以后将会埋怨自己的命运,悔恨怎么轮不到他上这儿来。)但似乎没有听到关于这段话的完整翻译,也许已经被删减,整个亨利五世演讲的场面都过于平淡,似乎很难真正激发起战士的斗志,也让战争的面目更模糊不清,这毕竟不是什么非打不可的战争。

这恰恰反映了这部戏的问题,那便是我们对莎剧、对《亨利五世》的理解到底有多深?纵观整剧,小心翼翼地如学徒一般地学做莎剧的心态可见一斑。演员一上台,便强调这个剧好看不好看全凭观众的想象,纵然这的确是《亨利五世》说书人的一番话,但在这部戏中却屡次三番地出现,每当要出现战争场面,或是主角辗转在英国宫廷、法国宫廷之间时,这段“戏好不好看,全凭想象,请各位看官多担待”的话便反复出现,让观众不由更心生疑窦,看来你们这个戏的确不怎么自信嘛。哪个戏不需要观众的想象呢?但观众的想象难道不是要靠导演、演员、舞美、灯光等来调动的吗,何以老是将此话作为托词呢?

应该说,这部戏中有部分演员还是比较出色地塑造了人物,年轻的兰海蒙将亨利五世这个角色塑造地有几分层次,从刚开始的年轻压抑不自信,到后来通过一件件战功慢慢成长为果敢、英明的君主,观众能看到人物的变化。有着壮硕肌肉的“小鲜肉”在下半场穿背心示人,更是迎合了正大光明欣赏“男色”的时代里“迷妹”们的喜好。且这部戏摒弃了中国大多数莎剧中常常出现的夸张的、仪式化的有时甚至是大而无当的肢体动作与表情,人更像是活生生的人,还是给观众以清新之感。

但还是有些演员似乎并没有把人物性格拿捏地十分准确,尤其是底层的那些小人物。原本这应该是《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当中最精彩的人物,这些没有太多是非心看起来势利奸诈,却同样被时代车轮无情碾轧的小人物常常会博得观众的唏嘘感动。然而在此剧中,他们的衣着有点朋克风,看不出所属的阶级,他们的语言除了说话时恶声恶调一点外,也没有听出来与贵族们的语言有太多的区别。尤其是有人来报福斯塔夫快要死的时候,比斯托尔与快嘴桂嫂表现轻浮而不在意,仿佛要死的是一个与他们完全无关的人似的。快嘴桂嫂描述福斯塔夫死状时,仿佛也在说一个与此剧无关的人,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两相比较,皇莎版《亨利五世》对人物的刻画可谓丝丝入扣,同样的一段,尽管福斯塔夫没有出现在舞台上,但是通过桂嫂的描述,凄惨的画面却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泪眼婆娑。更差强人意的是法国宫廷的那些贵族,法王完全没有君王的气质。法国王子除了胖,也没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与皇莎版那位留着童花头、一副法国人傲慢浮夸作风却毫无用处――连上个马都不会、戏不多却格外出彩的法国王子相去甚远。两位法国贵族几乎没有存在感,除了银光闪闪的机车服与一副谁都欠他们五百块的臭脸以外,人物去哪里了?所以,这部戏反复强调“请观众包涵”的不自信是有原因的,不自信或许来自于对人物理解不够深入,来自于文学修养的欠缺,因而如学徒般的战战兢兢也是一定的。

另外一重学徒般的感觉来自于整个舞台空间的设计,未开场,就看见舞台上有一个正方体,占据了整个舞台的三分之二,给人几分笨重的感觉,若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导演怎么敢在舞台上放这么大的装置?开场后,外面的遮蔽物落下,原来是一个水晶宫一般的玻璃房,玻璃房每一面玻璃上都有格子。上半场亨利五世一直在玻璃房里活动,会见大臣、被主教唆使、被法国使者激将……应该说这一段交代是非常重要的,亨利五世知道战争可能带来国破家亡的后果与强烈的民意谴责,所以他需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作战理由。主教们则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为了避免教会的财产被分割,就想利用战争来转移政府的注意力,于是炮制了亨利合法继承法国王冠的理由,法国使者的轻蔑更顺水推舟地使这本可以避免的战争一触即发,亨利如愿得到了他需要的“正义”的出战理由。从这样的分析来看,这些人物各怀鬼胎,这些场景似乎更应该是在剧场幽暗的灯光下,在非常安静的空间里清晰地点送给观众才更为贴切。玻璃房子灯火通明、仿佛没有秘密,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

更为可惜的是,玻璃房子尽管装了扩音装置,但音效却并不理想,让观众听起来颇为费力,如何听得见这些人物内心的小九九?玻璃上的格子更是常常将里面的演员挡住,影响观众的视线。可见,导演虽有想法,却未必准确,更未必取得很好的效果。下半场,这个玻璃房子的四边被放下,时而成为亨利五世攻城的城墙,时而成为阿金库尔战役的战场,时而成为亨利五世演说的高台,时而成为亨利与法王会见谈判的场所,亨利五世的世界也像这被打开的房子一般无限扩张。应该说,这个装置在下半场给演员表演、剧情发展提供了更多支点,但却也并非那样充满想像力、不可替代,并不能抵消上半场犯下的“过错”。纵观整剧,还是觉得这样庞大的装置更适合放在更大的剧场,如歌剧剧场,且一定要在充分贴合剧情、可被正确而灵活使用的前提之下。由此看来,这一版本的空间处理更像是年轻导演的试错之作。

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一部莎剧呢?它与我们当下中国的关系是什么?中国请英国导演来导这部戏只是因为我们不太了解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观众来剧院看这部戏的意义只是为了被普及莎剧作品?五十年前,让・柯特曾提出过“莎士比亚,我们的同代人”的观念,但过了十多年,他又说不是所有的莎士比亚作品都有当代性,甚至同一部作品在某一时代有当代性,过了那个时代便失去了当代性。扪心自问,尽管亨利五世那段“跟我一起撒血的人就是我的兄弟”的演讲的确会让人热血澎湃,《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当中最让人心有戚戚的难道不是福斯塔夫、毕斯托尔以及兵士们对战争的质疑?这是历史加诸于我们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版《亨利五世》只是如实地把莎剧的情节复刻下来,其中亨利五世关于战争的一些观点可谓强词夺理、封建陈腐,或许只代表莎士比亚那个年代的认识,渲染它于我们今天有何意义、有何启示呢?布莱希特曾经说过“经典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生鲜的原材料”,这些生鲜的原材料通过经典作品被放入当下的语境,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作为戏剧人,是否更应该做的是让经典作品中那些活着的东西直击观众的心脏,而不是让莎剧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

然而,我还是要为这一版《亨利五世》叫好,为它的新译本,为它在表导演中出现的新气象,为它尽管还在学徒的路上,但已经在一条可喜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