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育工作是建立在“同感”基础上的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1】
小A是我班一个活泼好动的学生,胆子很大,并且经常会在课堂上说一些出挑与引人注意的话,只要一到不感兴趣的课堂马上就趴倒睡觉。有时还会在课堂上与老师公然叫嚣,惹得很多老师对他很不耐烦。但小A还是一如既往地发挥其本色,或者开同学玩笑,或者破坏老师课堂。一次课堂上他跟老师起冲突,老师让他罚抄单词,他不仅不配合,还骂了脏话。后来的家长会,我了解到,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父亲一直忙于生意,母亲过世,渐渐养成了散漫的性格。
【案例2】
我们班级里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小B与他则完全相反。小B成长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父母都是有正式单位的人,经济条件富裕,为他提供一个很好的求学环境。但从第一天进入这个集体开始,小B就表现出特别的冷漠,跟他一起玩的学生不是很多,就两三个。他对周围同学甚至表现出轻微的暴力倾向,要么极度安静,要么突然咆哮,有种唯我独尊的感觉。从他的随笔里,我读出了他强烈的个人幻想,他总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战胜他,超越他。对此,我也找他谈过,在谈话中,我们一提到他比较薄弱的英语问题时,他又表现出极度的沮丧与消极情绪,这让我非常棘手。甚至在一次班会课上,他因为有自己的个人想法,而公然顶撞。
【分析】
相信许多老师都有共同的体会,带班最艰苦的日子应当算刚刚与学生接触还未完全了解的阶段。这个时期,信任未建立起来,学生对你充满未知,你对学生更是摸不着规律。高二分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负责带文科班班主任,这是一个活跃但学习持久力不够的集体。学生们能力都很强,但是要把这种能力利用起来确实是一件需要花费很大功夫的事情。
知道这件事以后,我开始关注小A这个学生,偶尔找他聊天,时不时表现出关心他的样子。起初他流露出好奇的眼神,对班主任的关心有点不知所措,后来通过一次长时间的谈话,我发觉其实在他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周遭人们的关心和关注的,特别是老师的关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虽然也还是喜欢大声嚷嚷,但更多时候表现为上课时候与老师的互动与回答。发现有好的起色后,我抓住机会,时不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并赞赏他的聪明睿智,这对他的信心有了极大鼓舞,他开始喜欢数学,并在作业的完成上有很大改善。
而对于小B,我知道,如果不去表示关心爱护,听之任之,这可能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样放在班级里,随时会有爆发的一刻。后来通过同学,我知道,他有一个亲生哥哥已经在念大学,成绩优异,在校表现突出,从小到大在各个方面都比他表现得好,这让我猛然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会不会是他从小就生活在哥哥优秀的阴影下面,很想超越哥哥,可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如哥哥,长期压抑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呢。当然我不敢直接拿哥哥的话题找他谈,起初,我只是以鼓励的方式去表扬他,关注他,他没有太大的转变。后来我想到了,如果要使得他有信心,不如直接找一个竞争对手,让他尝到成功的感觉。我想到他比较喜欢打篮球,于是就暗中组织班委举办了一场篮球比赛,在这次比赛中,他作为一队的主力,表现特别突出,结果带领他们队取得了胜利。我也趁此机会在班里好好地表扬了他的优点,他似乎开始领情了。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开始主动找我谈,并询问我自己在学习上还有没有进步的空间。我也针对性地告诉他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心理素质的调整,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两个学生是两种完全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可是表现出的相似点就是另类、出挑、不买老师的帐。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在管理时候如果只是退步再退步,只会升华排斥的感觉。有句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想说,在学生问题上,退一步就会助长排斥心理,进一步了解情况,那么我们会释然,并开始理解学生的行为,最后使得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所以说德育工作一定要先建立“同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就不那么奇怪和不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