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认识生命本源,感悟生命魅力,领悟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授语文知识与人文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控制学生学习中的负面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关爱他人,感悟亲情,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提升生命质量;通过师生同读经典,共写随笔,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使教育过程成为愉悦师生生命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关 键 词】 生命教育;小学语文;实践

当今社会,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一桩桩生命的惨痛案例,无不痛心疾首。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不只是“工具”,更应该多多关注教育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更让语文教师明白: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的目标过程。那么,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伦理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三个组成部分。生命认知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生命的有关知识;生命伦理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掌握基本的生命伦理规范;生命发展教育主要帮助学生学会从生理、心理、意志、情感等方面发展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语文学科成为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许多课文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材料。

一、以教材为载体,让“生命”入脑

熟读新课程标准,深挖教材,以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鹿和狼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永生的眼睛》《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七律 长征》《有的人》)中相关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认识生命本源,感悟生命魅力,领悟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授语文知识与人文素质培养有机结合,控制学生学习中的负性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生命”入脑,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怎么样?如何让生命有价值?通过学生的学后感,可得知学生学有所得,正确认识生命。

二、以活动为辅助,让“生命”入心

1. “道德讲堂”。讲身边道德故事,用榜样的魅力吸引孩子们知道如何做。设身处地地去想想,去比较,端正生命态度。

2. “法制宣传”。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理智对待生命。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要脱离冲动的本性,实为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当老师的诲人不倦。教书容易,育人是漫长的工程。

3. 励志电影的收看。用榜样激励孩子,提高生命的抗挫能力。这些题材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经提炼,传播正能量,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生活,让学生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4. 丰富的社会实践。野炊,观察种子发芽中的生命力,读一本生命价值的书籍。让学生在活动中磨砺自己,成就自己。

通过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关爱他人,感悟亲情,增强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提升生命质量;通过师生同读经典,共写随笔,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使教育过程成为愉悦师生生命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三、以测试为印证,让“生命”入骨

为了印证我们的“生命教育”入脑入心否,通过第一次《生命观的测试》调查中,根据学生答卷情况发现:①100%的学生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②20%的学生有生的责任,却很少有学生思索:为什么活?怎样活?③大道理大多学生都懂,也会说,但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多数同学就会失去理智。④从答题中,52位学生中就有52%对老师有芥蒂之心;对于家长,诸如不理解、不满、委屈的有67%。⑤班上70%以上的学生心是浮躁的,不能静不下心来好好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说错了?是不是想错了?⑥调查中有58%的学生有阿Q精神。根据此,我们实验组有的放矢,做好部署,最后再进行一次《生命观的测试》,让学生前后比对自己的答案,结合所学所感,让学生深刻反思自己,从而让自己对生命的对与错进行思考,真正达到“内省”的目的,知道了内省,“生命”就入骨了,学生就会少了冲动,多了理智,作为老师就少了忧心。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得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认为: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生命教育。生命是素质的载体,没有生命,就没有素质。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构建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才能建成。没有生命,无道德可言;不讲生命教育,自然也会使道德教育落空。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关注生命教育,力争达到袁卫星老师那如诗如画的生命美景!

【参考文献】

[1] 向乾惠.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J]. 神州,2012(20).

[2] 王根法. 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 职业・下旬刊,2010(2).

[3] 杰克・伦敦. 热爱生命[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 史铁生. 我与地坛[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 李坚. 生命的意义[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

[6]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7]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