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学校园建设的优劣,与校园规划设计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论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了城市学院新校区的总体布局、道路结构系统、建筑环境的场所内涵等内容,并通过分析其独特的地形环境特点,总结出高校校园规划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其特有的地形创造独特的、人性化的校园空间环境,真正体现“人・环境・自然”的共生与融合。

关键词:校园规划;自然;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概念

校园规划是选取某个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设定校园发展目标,并拟定及选择行动方案或准则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在现实环境中,规划工作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规划是问题取向或目标的,为了达到解决问题或目标:规划是未来取向的,未来影响将来的状况;规划是资源取向的,未来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简单来说,规划是在几个不同的目标间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它主要着重于平面的功能布局。从我国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相关文件要求来看,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空间系统的配置与优化。而这些成果要求都是建立在功能要求下对场地的平面策划、校园的总体规划在整个设计中起导向作用,它决定了整个校园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合理的校园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环境,是一个大学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不同的校园形态,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教育方法。

2 新校区概况

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它在南部的朝阳经济开发区内,东边临街临城市主干道――银城大道,南边为规划的城市主要道路――迎宾路,西边临近梓山湖生态公园,北边与规划中的教师新村居住区相邻,邻近与梓山湖相望的高尔夫国际球场和奥林匹克公园,地块呈方形,东西长约900m,南北宽约1000m,占地面积约90hm,周边均为城市干路,基地内部海拔高度为40―90m不等,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场地内部主要为农业用地,有少量农田、水沟、水塘和部分民用建(构)筑物,基本呈原始地形。新校区规划在校学生人数为12000人,整个工期为二期,远景容量规划可增至16000人,规划总建筑面积450000O。

3 规划理念及原则

3.1 尊重自然,生态环保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的特点,打造丰富的水系环境,创造一种青山绿水环绕的校园意境,同时满足校园规划的各项功能指标要求,使其达到工程的可行性,经济的节约型和空间丰富性的和谐统一。

3.2 人性尺寸、适宜空间

摈弃近年来校园规划大尺度、大空间的方式,强调舒适宜人的适宜的校园空间环境和空间尺度,自然蜿蜒的道路,水体顺势的延伸,移步易景,形成自然田园诗意般的校园空间景观风貌。

3.3 时代特色,延续文脉

现在的校园规划更多地突出自身的形象和时代的特色,空间环境和建筑单体的设计充分德体现了大学园区高水平、高起点和高追求的特色,更多地体现大学园区丰富的人文气息和延续以白色为主的建筑风格历史文脉。

3.4 整体规划、滚动发展

实行整体考虑、长远发展、分期建设和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

4 规划设计构思分析

4.1 因地制宜的总体布局

从规划地块地形分析来看,整个地块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其中地块内有三座山丘,其西南角的山丘为90多米高的点,规划构首先在考虑保留几个大山丘的前提下,再做功能布局与交通系统组织,然后考虑采用结合地形的“S”型环形主干道,这样又体现出城市学院“城”(C)和“市”(S)的主题,规划结合自然的山体,现状的部分水塘与东南较平坦的地形地势构筑了“山一水一洲一城”的基本格局。“山”代表自然的山,“水”代表稍加修整的水,“洲”为自然的山丘,“城”为整个校园的人文建筑群体,这样一方面体现了自然山水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又体现人文城市的文化韵味,同时又反映城市学院“城市”的内涵,整个规划设计以南北、东西向两条主轴线和一条“S”型的校园主干道串联了校园各主要功能组团,形成了动静分离,疏密有序,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格局整体结构模式。

1、便捷的道路系统

(1)整个校园结合地形形成“S”的主环路,另外有两条步行轴线一起构成整个校园的道路骨架体系,贯穿于整个校园。同时在主环路外还规划有辅的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步行系统除了两条主要轴线外还规划了蜿蜒曲折的林荫小道,让人产生一种小中见大、整个校园深不可测的空间丰富感和神秘感。

(2)动静分流:规划中的生态轴、科技轴、人文轴,都是校园人流步行的主要集散交通区域,外环的“S”型交通环线以车行为主,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群体,都设有货运通道、消防通道,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

2、以人为本的生态绿地系统

(1)绿地从生态绿化景观区向各功能区内部延伸,规划保留了四块生态绿地,分别位于西南、西北、东南和校园中心区域内。规划采用自然围合的设计手法,将自然生态景观沿道路、廊道、内廷和轴线等空间形式渗透到各个功能组团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景观体系。西边的自然生态区与梓山湖公园融为一体,行程“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校园景观。

(2)以中央水体为“魂”形成生态景观核心,利用自然的山、水构筑“山―水―洲―城”的生态景观格局。同时结合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在校园形成跌水,丰富了校园的生态景观轴线,给人以蒸蒸日上的气势。整个水体构成校园绿化系统的灵秀之美,为校园的绿化系统注入活的“灵魂”。

5 与地形融入一体的空间景观设计

校园规划需要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等多学科的知识,相对于城市和区域的宏观来说,它是比较中观和微观的。而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它又是各种单体建筑的集合;相对于园林设计来说,它包含了园林设计的各种要素。

(1)将校园景观融入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之中,规划力求将校园空间塑造成为城市整体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以东西、南北两条主轴线为骨架,南北轴线西面为自然的山体和水体,东面为教学实验区,并以图书馆为主轴背景。东西轴线是将西面梓山湖生态公园引入校园内,并以梓山湖生态公园为背景,两主轴相交的中心广场即为整个校园的主要空间景观节点。

(2)校园空间景观组织。规划着重体现“城市”文化特征的景观设计,突出“城市学院”城市特征,形成的校园中心广场一一“城市”文化广场。它主要以体现现代城市发展历史城市文化特征、城市要素等的小品、雕塑构成,把整个城市的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之中,规划“S”形的校园主环路,这样既利用丘陵山地的地形特点,又体现城市学院的主题。

6 结束语

校园的规划及其建筑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的未来难于预测,我们对于学校的想象应如同对城市一样,它们的发展形成一部分与过去有关,同时又与未来相连。我们的大学永远不会完成……

为了大学校园的有机生长,为体现大学校园自身的要求和发展规律,体现地方文化和符合当地地形特点,仍然还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对城市学院新校区的设计分析,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对自然地形、自然山水的尊重和创造合理、独特的校园景观环境是何等的重要,“人・环境・自然”的共生与和谐的理念将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宋泽方.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2]涂慧君. 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3] 姜辉.孙磊磊 . 大学校园群体.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

[4] 沈国尧 . 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意识.城市建筑.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