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说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是关键。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自己平时的教法,以及结合“国培”中学到的“学生阅读层级训练”的方法,以《范进中举为例,谈谈怎样提高小说学的有效性

一、发展学生认知性思维,把握阅读文本的整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认知性思维,引导学生自读文本,感知语言材料,丰富感知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结构脉络。如,我在教《范进中举》时,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边读边思考:《范进中举》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小说精心描写了哪几个场面?初步感受一下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小说描写了哪些人物?这些问题是为整体性掌握课文内容和结构而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建立整体意识,大体抓住课文的“纲”。

如果学生初读课文,能够了解小说中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20多次,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举。几十年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竟然欢喜得疯了。了解范进中举前、范进中举后的境遇这两个场面。知道胡屠户、张静斋、众邻等人物对范进态度的变化。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实际上得到了认知思维的训练。

二、启发理解性思维,探究阅读文本的问题

在阅读的初始阶段,认知性思维呈现一个整体影像,但这个影像一般比较模糊、粗糙,仅似作画打下的轮廓,它不能满足阅读主体的心理要求。阅读主体的愿望要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弄清文本的丰富内容和意蕴,与作者交流情感,探究文本中的意义和主旨,从而建立更深刻、更具体的思想联系。要达到这些要求,主体就得依托理解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性思维表现为具体问题、综合问题、概括文章主题等,如《范进中举》关于主题思想方面的挖掘、深度的探究,需要学生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理解性思维的活动。在探究主旨时,我主要以两个问题引领学生:1.范进为什么发疯?2.孔乙己沦为乞丐,可范进中举成为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学生讨论后对主旨的理解就明确了。除小说主旨外,要对小说里的人物,如,胡屠户、张静斋、众邻等性格进行分析。所有这些训练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理解性思维的提高和发展。

三、鼓励评价性的思维,构建阅读主体的价值观

评价性思维是指在评价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思维心理过程。由于评价反映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认识、理解和态度,因此,评价性思维具有批判性特征,表现了主体对客体肯定或否定、支持或反对的情感态度和倾向。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对文本进行评价,既可评价文章内容和性质,也可评价文章的技巧风格,还可以评价文章的时代作用及文章的情感态度和倾向。如,在教《范进中举》时,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评价,小说中的胡屠户是作者着力刻画的艺术形象,他对范进的态度:中举前:他骂范进“现世保”“癞蛤蟆”“尖嘴猴腮”等,对范进动辄训骂。中举后,他称范进为天上的“文曲星”“贤婿老爷”。引导学生精读这些语言材料,品出其中的味道来,鼓励学生对胡屠户这一人物性格作评价,学生就会对欺贫爱富、自私虚伪、趋炎附势的人物有了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一定会加深他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塑造阅读主体的人格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求新求异,上课时应引导学生从平常的问题中引发新思路,我常用以下方法:

质疑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多思多问。如,有的学生发问,“好了!我中了!”范进此时的心态是什么?也有学生问,范进从二十岁考到五十四岁,才考得一个秀才,为什么当时读书人非得走这条路?这些都是学生独立阅读时,善于动脑筋思考发现的新问题。经常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多角度思考的方法,也就是引导学生对有关内容或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通过比较选取最佳的答案。如《范进中举》中,学生对“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这个问题,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是喜剧,文中范进虽然疯了,但最终清醒过来,结局圆满;有的同学认为是悲剧,范进虽然中了举,生活有了改善,但他已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科举机器了,为科举而活,所以是悲剧。

以上即是本人上《范进中举》的教学实践,运用层级训练的方法进行小说阅读教学,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