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州省朗溪镇粮食增产工程取得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朗溪镇位于印江县东部,全镇1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 2.3万人,耕地面积1.3万余亩。其中田 0.4万亩,农户 5000多户是贵州省100个贫困乡镇之一。玉米水稻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习惯面积玉米 0.55万亩,水稻 0.4 万亩,玉米单产在 350公斤左右, 水稻 450公斤左右。如何提高玉米水稻单产和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通过近几年的农技试验示范推广,水稻基本实现杂交化,杂交玉米推广面积在100%左右,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杂交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平衡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提高单产。根据县农业局安排,我镇是2011年全省粮食增产项目实施镇乡一,实施项目,水稻计划0.4万亩,玉米计划 0.55万亩,示范点按技物配套,确保该项目的实施,完成农民增产增收目标。
一、 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1、项目计划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 3000 亩,实际完
成 4000 亩, 该项目涉及张家 800 亩、塘池 500 亩、川岩 300 亩、孟关300 亩、 打铁坳 700亩、屋基坪300亩、坪柳200亩、三村300亩、坪阳 600 亩,涉及 9 个行政村41个村民组,3292户。 项目区总户数2500 户,人口15000 人。
2、 计划杂交玉米育苗移栽 5000亩,实际完成 5500 亩,项目区4000 户,人口 2.2 万人,该项目涉及泡木完成 500 亩,铁家600亩、三村 500 亩、河西 800 亩、打铁坳 700 亩、坪阳1000亩、川岩400亩、大尧400亩、孟关 600 亩,共9个行政村48个村民组,受益农户 3200 户。带动农户 4200户。
以选择适应项目区杂交玉米,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为载体,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中心示范点带动全面,使该项目全面实施超额任务完成。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成立以冉飞鸿任组长,张雄为副组长,张金信、田仁贵、王霞、吴林萍、田春元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技术组由张金信任组长,田仁贵、王霞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副组长对整个项目实施监督,成员各施其责,确保项目实施。
2、村委会组织召开好粮食增产工程动员会议,落实种植农户、面积,并负责示范点种子、农药、肥料运到示范点并发放到种植户,保证面积落实,确保项目实施。
3、技术组:搞好示范点和技术培训,办镇级示范点 2 个,孟关 150 亩、张家 300 亩,村级示范点 9个,培训 10 期,培训 2400 人次,印发技术资料 1500 份,立足适时早播、重抓育苗,加大科技含量,彻底改变落后传统栽培习惯,推广旱育秧宽窄行规化移栽,病虫害集中联防,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示范,确保亩株数和双株移栽,为项目实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技术措施
1、主要内容:项目区玉米全部用营养块育苗移栽,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品种选用遵玉13号和临奥4号,旱地宽窄示范,实行平衡配方施肥。水稻采用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培育壮秧,品种选用岗优725,Ⅱ优58、实行平衡配方施肥,开展农技培训示范,发放技术资料。
2、关键技术:水稻狠抓苗床管理,浅栽插,合理密植,蘖穗肥施用前重后轻原则,病虫综合防治及管水关键环节,搞好规范化栽插。 玉米适时旱播 3 月下旬到 4 月上旬,全面推广营养块育苗单株定向移栽,合理密植,亩3500-4000 株,遵玉八号 3800~4000 株,8尺开厢保证 2800~3000 株,实行拉绳、定距、定向适龄移栽,使用印江县农业局玉米水稻专用肥作底肥,前轻后重施肥原则,防治玉米锈病、纹枯病、大小斑病、玉米螟、大螟及鼠害。
三、项目工程投入
镇政府投入资金 12万元,用于示范点种子、农药、肥料、运费、项目示范牌等,完成水稻 4000 亩,玉米 5500亩,受益农户 5700 户,带动种植杂交玉米7000亩,杂交水稻 6000亩。
四、效益结果分析
1、镇政府组织农技站、村委会、项目区农户、村级农技人员参加项目区示范点测产验收,单产真实有效,8尺开厢验收面积 6.3 亩,平均单产 450.4 公斤,单作玉米验收 7000 亩, 平均单产 550.2 公斤,该项目示范点平均单产515.6公斤,项目区玉米单产 450.4公斤。 与本杂交玉米当年产量 420.5 公斤比较,亩增产29.9公斤,项目区增加粮食 21.5万公斤,总产值增加 43.2万元,人均增加经济收入 12.5元。
2、水稻旱育稀植完成面积4000亩,总产量 2600 吨,中心示范点验收面积 8.2亩,平均单产 650公斤,项目区验收面积 12.8亩,平均单产 628.02公斤,全镇种植杂交水稻 5000亩,总产2560吨,平均单产 512公斤。 项目区与全镇水稻产量比较亩产加产量 116.02公斤,增加产值 104.4万元,人均增加粮食 32.6公斤,增加经济收入 22.8元。
该项目实施,使玉米、水稻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得到较快的普及推广,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认识和应用有了突破和提高,培训了一大批种植能手,从根本上可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管理方式,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五、小结
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镇人民共同努力,实施玉米、水稻增产工程,玉米全镇人均增加收入12.5元,水稻增加 22.8 元,实现了农民增收脱贫目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问题,亩密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偏施 N肥,防治病虫害技术较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今后政府应增加投入,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和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广大群众都能懂得一门实用技术,早日实现脱盆致富。粮增工程是富民工程,应落到实处,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