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将“BT式研发”带入中国 访英国电信中国研究中心总监张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将“BT式研发”带入中国 访英国电信中国研究中心总监张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bt研发方面的最大特色是与全球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结盟”,开发针对客户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当前,BT希望将这一模式引入中国,并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研发之路。

今年9月,英国电信(BT)位于上海的中国研究中心宣告成立,张杰被任命为该中心的总监

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研究中心的使命是将研发与中国本地的需求相结合,帮助BT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同时,中国研发中心将仿效BT的海外研发模式,与国内一流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研发与需求结合

BT中国研究中心目前的实际情况如何?

张杰:BT的中国研究中心还在创建阶段,目前只有三名员工。这三人都来自英国总部,都在BT工作了6-7年,从产品开发、设计到运营都有丰富的经验,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专家和优秀的项目管理者。

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课题,再从英国选派人手,也可以在中国本地招人,吸引供应商和高等学府的科研人员进入,共同组成一个虚拟团队进行研发。具体人数将根据课题的情况确定,可能会从三、五个人到上百人不等。目前,我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拜会BT在中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希望找到合作的落脚点。

BT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是什么,制定了哪些具体规划?

张杰:BT在英国设有8个研发中心,在马来西亚也有1个研发中心,加上新近在上海设立的中国研究中心,总数达到了10个。其中,英国的8个研发中心分别侧重于8个不同的技术领域,比如宽带应用、网络安全管理等。马来西亚的研发中心更侧重移动通信方面的研发,而上海研发中心的研究领域将非常宽广,也可以充分利用其他9个研发中心已有的成果。

目前,我们正在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市场需要什么技术,然后把已有的技术模块化。换言之,中国研究中心是一个中转站,可以把BT的技术与中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然后实现产品化。

在BT看来,中国市场非常庞大,即使是一个校园网的实验,其规模也不可小觑。我们希望把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经验学到手,然后应用于英国本土。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中国对新技术的跟踪很快,我们也想在这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开发。

BT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其技术上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张杰:BT正在努力将国外好的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我们也可能开创一个新的合作模式。总之,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优势,同时与中国的现状结合。

我最近去考察了北邮和清华,了解到这些学校的研发能力也很强,他们与BT合作的兴趣也很大。我们与北邮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由北邮推荐学生到BT的英国研发中心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由我们进行指导,这些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到BT工作。合作的方式会非常多,但具体操作还在进行探讨。

此外,我们也正计划在中国的一些高校设立奖学金,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得到了英国总部的批准。

与优秀大学“结盟”

BT是如何进行研发的,有哪些特色?

张杰:BT的研发根据时间长短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短期研发,时间是半年到一年,主要是针对产品进行研发;第二类是中期研发,时间大约为2-3年,主要也是针对产品,但和新技术有一些结合;第三类是长期研发,时间在5年以上,主要针对刚推出还尚未应用的新技术。

BT在长期研发方面,有一个很有特色的计划――长期战略性大学合作伙伴项目。BT与全球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都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外,英国的前19名大学中的13个与BT都有项目合作,另外6个也有非正式和小项目合作。

在中期研发方面,BT与欧洲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并参与了许多技术标准的制定,这使得我们的新产品推出后就是符合欧洲标准的,从而为商用扫清了障碍。BT的资源投入主要在短期和长期研发,中期研发主要是针对已有技术进行模块化开发,这可以快速将新技术产品化,并吸引客户对其进行投入。

另外,BT还有新技术孵化器。这些孵化器会将一些很好但对BT用处不大的技术分离出来,成立一家新公司并上市,BT也可以从中得到回报。目前,这样的孵化器大约有6-7个。

BT与合作伙伴是如何分配研发资金的?

张杰:BT与合作伙伴在研发方面有许多合作方式。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技术俱乐部”,加入的公司按照赞助金额的多少,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客户。BT是他们的金牌客户,可以参与他们下一年研究方向的制定;银牌客户可以阅读学院的研究报告;而铜牌客户只能得到一些相应的研究信息了。

BT对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中心进行了投资。此外,我们还对该学院的一些教授给予奖教金,让他们的学生可以到BT进行假期实习,由BT的专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研发。而BT的研发人员也会进入学校,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共同研发。

您目前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张杰:我现在的工作是两头并重。一是与中国的优秀大学建立联系。二是拜访BT在当地的客户和中国本地运营商,比如华为、中兴、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今后我们也会与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进行接触,发挥我们自身的融合优势。

总之,中国研究中心的使命就是帮助BT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再有就是在研发创新方面,为BT和中国做贡献。

向ICT转型

作为转型较早的运营商,BT在中国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张杰:谈起BT,大家都觉得是一个电信运营商,但实际上,BT只是在英国本土是个运营商,而且只拥有固网。BT在中国不是运营商,而是服务提供商,即定位于ICT业务。今后,BT转型的重点也是ICT,并已经转型为以软件为基础的运营公司。

BT的研发是模块化的,每一个研发单元都自成一体,而把不同的单元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新产品,同时会大幅降低成本。BT的计费管理系统研发做得很成熟,也是可以单独出售的。BT可以帮助别的运营商改进计费系统,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优势。

BT在中国怎样了解客户需求?

张杰:BT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就是为了与中国客户进行更紧密地接触,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困难,以及今后几年的发展计划,然后共同研发攻坚。比如,我们与中国网通是合作伙伴,可以参与2008年奥运会的一些项目研发,即使时间来不及,也可以为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积累经验。

再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对上海文广的电视信息播放项目很感兴趣,也与上海文广进行了接触,发现他们存在一些技术难题,而BT可以帮他们解决。今后如果进展顺利,我们会继续在中国的其他城市设立研发中心。

BT的中国研究中心和位于大连的服务软件研发中心都是9月成立的,今后二者是否会进行研发方面的合作?

张杰:从目前的情况看,大连研发中心的进度快一些,成立的时候就达到了60多人。大连研发中心侧重软件开发,同时借助地理优势服务BT在日韩的客户。而上海的中国研究中心可以将BT在全球的技术成果拿来进行应用,相信与大连的同事将有合作的机会。

现在进入中国的海外运营商也很多,BT如何应对来自他们的竞争?

张杰:BT是以创新型网络平台为基础,然后加入ICT服务。就此而言,全球没有任何一家运营商与我们的模式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虽然也有竞争对手,但角度是不一样的。BT已经转型到了ICT上,这是最显著的变化。

目前,BT在全球有400多家大客户让我们帮助运营网络,这就有很大的空间开展增值服务。客户原先可能有不同的外包服务,但网络外包给我们,这就是市场提供的机遇。如果客户将外包业务都给我们,就可以做到融合,降低整体成本。这也将成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一个切入点。

链接张杰简介

1993年获工程学士学位;1996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辅助机器设计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英国艾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99年加盟BT,此前曾担任项目工程师、技术设计主管及高级解决方案设计师等职务;目前担任BT中国研究中心总监,主要负责制定研发中心的发展战略,建立和管理BT与当地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以及BT在当地的客户、供应商与业务伙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