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语》中孔子乐论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语》中孔子乐论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论语》中核心的思想是“仁”、“义”、“中庸”等,但是其中“乐”的思想也很重要。孔子“乐”的体验既不来自于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也不来自外在事物的是非影响,是来自于生命追求与道仁合一后的定之境界。本文分别通过对学习之乐、平凡之乐、成仁之乐来阐述《论语》中的乐道,得出何为乐道。

关键词:孔子;《论语》;快乐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36-0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大多集中存在于《论语》里。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古今中外历来有之,而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孔子的“仁”、“义”思想,“忠”、“恕”之道、“孝道”等,却常忽略孔子“乐”的精神。乐的精神大体有两层意思:一是音乐,乐器,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可以沟通灵魂的语言。另一层意思就是快乐,就是幸福。孔子讲究各种因素的动态协调均衡,强调“权”、“时”、“中”、“和而不同”、“过犹不及”等,这些实用的理性的仁学为后世所不断继承和发展[1]。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乐”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孔子用他的行为、态度、言语甚至是整个生命来诠释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乐观,什么是幸福。人生真正的目的是获得幸福快乐,所谓快乐是由灵魂平静、和谐和无畏而带来的内心的满足。在西方,快乐是一个不断被探索的话题,从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再到现代哲学,都是如此,甚至有一个以快乐主义为中心的伊壁鸠鲁学派。孔子“乐以忘忧”并不等同于西方宗教、哲学那种赎罪的快乐,当处于“不堪其忧”之境时会感到“乐莫大焉”[2],这便是孔子的成仁之乐的境界,也是“乐”的最高境界。据统计,“乐”字在《论语》中出现46次,其频率仅次于“仁”、“礼”,其中有“快乐”的含义是15次[3],可见孔子对“快乐”的重视。

一、学习之乐

人活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幸福就是追求和获得快乐,快乐是人间最高的善。”虽然人的一生并不相同,但是追求快乐和幸福却是其共同点[4]。《论语》的开篇就是《学而》,孔子在这章所要讲的是生活之乐。孔子讲了生活中要做的三件事:学习实践、学术交流、道德修养。如果一个人能做好这三件事,并坚持一辈子,便可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杰出的人物。终身学习并不断实践,和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交流学术心得,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是何等的快乐呀!在学业中、学术研究中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心无旁骛,十年磨一剑,成功指日可待,快乐终将属于我们。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我们不光要知道、懂得道,还要好道、喜欢道,最后要做到乐道,以求道为乐。这让我们想到了不同于我国传统教育的西方教育,西方是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培养孩子兴趣,让孩子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人生;而我们的教育则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家长和社会的选择,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磨灭了兴趣,使他们陷入厌学,失去了学习之乐。为了使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们的确需要转变教育方式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是乐学之本。“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5]。欣赏艺术之美,欣赏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这是一种人生的享乐。反过来,以霸道为乐,以闲暇为乐,以美味佳肴为乐,这是颓废的享受,会使人走向衰亡和失败。

二、平凡之乐

孔子崇尚节俭,提倡的平凡生活之乐。吃的再好,一天也不过三餐而已;房子再大,晚上也只是睡一张床;纵使人生再辉煌,死后也是黄土遮身。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财富有多少,权力有多大,而是看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以之苦则苦,以之乐则乐,这是何等的境界。相较孔子之乐,颜子之乐层次略低一层。如果说孔子之乐是仁的境界,那么颜子的乐顶多算是平凡生活的境界。颜子之乐境界可以从“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看出,远没有达至仁之境界。即便这样,孔子也称赞颜回的德行优异,即便平时只有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过着常人感到忧愁而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颜回的表现是安贫乐道,所乐的是走在人生的正途上,完成人性向善的天赋使命。人的尊严就是在这种“乐”中得到充分肯定。孔子也认为,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作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啊!一个人活着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照样可以快乐。这种快乐来自走在人生征途上的充实感受[6]。君子不为外界所扰动,心如明镜台,安贫乐道,才能取得大成就。对于名誉、利益、财富等各种诱惑,唯有守住内心的平静,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快乐。甘于寂寞,甘于贫困,提升生命的品质,才能摆脱贫困。不义之财终究是不义的。为什么孔子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享受安贫之乐?因为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一生在求道,他不在乎吃什么、穿什么、别人说什么,因此,即使贫苦他也是很快乐的。我们现在生活好了,然快乐离我们却越来越远,这是因为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学会放下,我们会收获更多。

三、成仁之乐

中国传统哲学可以说是一门伦理学,从“敬天保民”到“三纲五常”再到“政治哲学”无不是如此。中国传统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本”为核心,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基点,从人性角度探究有关人的社会之道、施政之道、君臣之道乃至亲戚之道。所谓道基本上就是人的行为准则,主要指人的伦理纲常,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可以说是一门伦理学。《论语》更多的是一求得能力的著述。孔子到了70岁才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这也是“乐”的最高境界。孔子的伦理哲学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那么如何达到“仁”的境界?那么就要寻求实行仁的方法,也就是“仁之方”。《论语》记载:“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可见“仁之方”乃是忠恕之道。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推己及人,则会视人如己,就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便在社会关系中尽到了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人人都生出“忠恕之道”,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便会清醒地意识到邪心杂念的危害性。在“恕”的自觉下,私心杂念便会一扫而光,每个人都会以诚相待,这么美好的世界,肯定是令人快乐的。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七十则与天命融为一体。从义的层面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他因此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儒家讲究的“无所为而为”而非道家的“无为而治”。在儒家看来,每个人都不可能无为,每个人都有其或多或少应该做的事。说是“无所为而为”,但也是“无为”,因为做这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做事情只需认真的做好,不需想结果如何。当我们做到享受过程乐看结果,那就真的永远快乐了。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子。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动荡不安的,他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周游列国,尽其所能地改变世界。然而他被无数次地驱赶,无数次地失败,可是他从不气馁。从某些方面来说他并没有成功,可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要是他该做的,他就继续努力。孔子评价自己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全力,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做,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不必纠结。在儒家看来,这个世界上事和失败与成功没有关系,因为你做的事是你应该为之的,成功也是应该的,失败还是应该的,一切都有定数。尽了应尽的义务,行为外在成败与此何干[7]?如果我们做到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不必萦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超脱成败,到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的仁之乐的境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礼记・乐记》对礼与乐的联系与区别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指出:“礼以道其志,乐以和起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这就是说,“礼”的要义是一个“敬”字,其基本功能是规范人的等级、节制人的行为。“乐”的要义是一个“和”字,基本功能是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一个人如果只有“礼教”而缺乏“乐教”,就会成为一个呆板、拘束的人;如果只有“乐教”而缺乏“礼教”,就会成为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仁”的精神。只有把“礼教”和“乐教”结合起来,才能使内心的“仁”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而此时的“乐”已经升华为快乐的“乐”。

毋庸置疑,在先秦诸子当中不乏有关乐的阐述,与其他诸子所不同的是孔子对乐的把握集中乐与仁的接触点上,其目的是以乐体道,是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成人之道的追求,以最终达成个体人格的完满及国家社会的安泰。

如何幸福,如何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乐的最高境界,是《论语》追求的最终目的。单独阐述《论语》中的乐道的著作很少,但是不管是道家和儒家对乐道的理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区别。道家讲究天人合一,是一种人顺应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这和《论语》的天命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道家讲的忘掉一切,一切烦恼都忘掉,就只剩快乐了,这显然与儒家的理解有很大出入。

俗话说半部《论语》足以治天下,一则《论语》足以律己。《论语》想说的,也是最重要就是“克己复礼”,如何一步步使一个人从“修己以敬”的君子,到“修己以安人”的仁人,最后到“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8]。《论语》已经告诉了我们如何得到幸福,如何快乐。朱熹在注《论语・述而》篇之“饭疏食饮水”章时,指出:“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本文的目的就是将《论语》中的快乐的思想展示给大家。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9.

〔2〕张明.“乐”之体验与生命圆融――孔子“乐”之境界的审美解读[J].宁夏社会科学,2009,(03).

〔3〕胡飞.论《论语》之乐及其实现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王宏.“快乐”是一种善――试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观[J].赤峰学院学报,2009,(07).

〔5〕鑫宇.孔子的快乐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2013.

〔6〕傅佩荣.孔子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52.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6.

〔8〕王金凤.《论语》“乐”之方法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