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成,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成,使数学课堂更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成,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的新问题、新情况。它要求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灵活的教学;从忠实的教材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有效生成,如何捕捉并合理利用这些有效生成,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课堂案例,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捕捉生成契机,预约精彩

【案例1 “倍数与因数”复习课】

“倍数和因数”是北京师范大学版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单元概念非常多,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运用起来可说是举步维艰。一天上完课,我对学生说:“明天上课测试这单元的概念。”说完这句话时,我发现学生的表情非常复杂,担心、害怕、甚至厌烦……于是,我心里顿生了第二天新的教学预案。

第二天上课,我没有拿来考卷,而是微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号数是质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先是有点疑惑,但很快地,全班55个学生中有15个站起来。我再提出第二个问题:“请按顺序说出你们各自的号数,并说出它是什么数?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看看是否有问题。”站着的学生纷纷按顺序回答。当17号学生站起来准备回答时,教室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庄XX快站起来。”我故作奇怪,问:“为什么叫庄XX站起来?”“因为他是13号,13号是质数。”除庄XX外全班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被提醒的庄XX同学平时是属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个高又胖,此时却迅速地站起来,说:“我是13号,我也是质数。”全班同学友好地笑了。他嘟囔道:“本来就是嘛,我知道13号是质数。只是没那么快站起来而已。”我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表扬了他。很快55以内16个是质数号数的学生都说完了。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如果我只想留下一个同学站着,应怎样问?”“刷、刷、刷”,举手的学生很多,一个学生说:“只要说 ‘不是偶数的请坐下’就可以啦!”“为什么?”我追问。2号同学不等老师请就急不可待地说:“因为里面只有我一个数是偶数。”学生都同意了他的意见,正当我想再提问时,又有一个学生说:“也可以说‘质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站着’。”表扬了这个学生后,我趁热打铁,提出:“是2的倍数的数叫什么数?班级的号数中还有哪一些数是2的倍数呢?请你们也站起来。”话音刚落,差不多一半的学生站起来,我暗自数了一下,55个学生号数是偶数的有27个,一个不落,但我故作奇怪:“怎么这么多人,到底对不对?一个一个报来听听!其余同学也帮忙听听,抓到错误者有奖。”就这样,一场精彩的“对话考试”在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了。

此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我接着又提了几个问题后,学生们也围绕着这单元的知识开始自己提问题。问题有“偶数中是2和5的倍数有哪些?”“是奇数的站起来”“奇数中是质数的举举手”“奇数中是合数的报数”“用几种不同描述方式说2”“3的倍数的号数有哪些”……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提的问题都非常好,回答问题的同学也都基本正确。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也在同伴的提醒下顺利过关。此时,有一个学生快坐不住了(1号),我看他已经有几次想站起来,可是都没他的机会。这时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问全班:“能不能提一个让他也能站起来的问题?”这个同学这时“很不客气”,他说:“老师,可不可以让我自己先说一句。”全班同学听到都笑了,我也忍不住笑着说:“好啊!”他高兴地边站起来边说:“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说完他居然拍拍胸脯,又说了一句:“终于有机会轮到我站起来了!”看他那可爱的样子,我对全班学生说:“你们还有能让他再站起来的说法吗?”没想到学生一个比一个不甘示弱,“最小的奇数”“所有自然数的因数”“两个不为0的相同数相除的商”“0除外的最小自然数”……此时下课钟敲响,学生还意犹未尽。看着学生还不想下课的样子,我只好说课后继续交流,然后又大声对学生宣布:“今天的考试圆满结束,全班同学都得100分。”学生们先“啊”的一下,然后高兴地用力鼓掌起来……

学生在这场“对话考试”中体验到了以往考试中所没有的成功和愉悦, 他们的思维在问题和对话中得到提升。课后我反思,要不是看到通知第二天考概念的学生的表情,我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做法,那样有可能会检查到几个调皮孩子不会背质数表或不知道“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等问题,但就没有了这堂活灵活现的课堂生成。

二、捕捉错误资源,变废为宝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的生成,同时也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生成点。

【案例2 乘法分配律】

在探究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后,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教师随手出了一道练习(770+70)÷7,目的是想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题目用乘法分配律都是简便的。这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写错了,那个应该是乘号。”老师一看确实写错了,正想把算式改过来,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能很快算出这道题。”说完跑到黑板上写出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770+ 70)÷7

= 770÷7 +70÷7

= 110 + 10

= 120

还没等上去的学生写完,下面的学生就悄悄议论,有的说:“这有点像‘乘法分配律’。把它们先分别除以7后再相加比较简单。”有的说:“这应该是‘除法分配律’吧。”看来学生对这所谓的“除法分配律”很感兴趣。于是教师就趁热打铁出示了两道式子:①375÷125+625÷125;②120÷4+120÷6。很多学生看了题后都表示题目很简单,都快速做起来。但没过多久又有一只小手举起来了,生1说:“我刚才用‘除法分配律’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是8和12,后来我又用一般的运算顺序计算了一下,结果是8和50,第二题的答案不一样。”一语激起千层浪,接下来有很多同学发现这一情况。生2说:“我们所说的‘除法分配律’有错误。可能根本就没有‘除法分配律’。” 生3说:“‘除法分配律’肯定有的,不然①怎么可以用‘除法分配律’?” 生4说:“我觉得我们在用‘除法分配律’时肯定是有条件的。”看来学生已经有所感悟了,教师就接着学生的话说:“ 那你觉得需要什么条件呢? ” 生4没有回答出来,其他同学也陷入了沉思的状态,此时教师顺势引导:“我们结合刚开始做的第一道和刚才的①②,观察一下在‘除法分配律’中,同一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第一道和①中‘除法分配律’可以运用,而②就不可以呢?”

上述案例中有两个错误,一个是老师的“失误”产生的,一个是学生引起的错误。因为教师的“失误”,让学生发现了他们所谓的“除法分配律”。由于学生这时候所认识的“除法分配律”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引导。于是教师又出了两道题目,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出错了,但随后学生自己发现了错误,从而对“除法分配律”产生怀疑,接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错误在交流中修正,妙解在对话中生成,出错的学生也获得正确的思考方法。这次教学中,难能可贵的是教师没有修正自己的“失误”,而是引领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出错、思错,让他们透过表象来揭示真理。学生的思维就这样一步步深入。

可见,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捕捉,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性地发现动态生成的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精彩纷呈!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