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在舞蹈创作如何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在舞蹈创作如何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舞蹈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对于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舞蹈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意义和思路。

关键词:舞蹈创作;民族文化元素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86-01

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为表达情意。它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而舞蹈创作主要是指以民间自然传衍的各民族原生形态的舞蹈为素材,加工创作的舞台艺术品。

中国舞蹈在整个20世纪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舞蹈队伍越来越壮大,舞蹈艺术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舞蹈创作领域思维活跃,观念更新,呈现出了多元文化格局。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说有的舞蹈作品缺乏思想内涵,空洞无味,或者出现以技术代替艺术等,盲目追求高超的技艺,新奇的动作,古怪的音乐,还有的完全靠华美的服饰等等,我认为现阶段舞蹈创作应当灵活运用当今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作品更富于文化内涵,尤其是在舞蹈创作中汇入民族文化元素,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显得更有意义。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一)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作用

民族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和地区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经济生活、居住环境、语言系属、风俗习惯、、日常活动等等文化传统及生活习性。舞蹈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民族文化元素都会从这个民族,地区的舞蹈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例如维族舞蹈《摘葡萄》,作品通过“摘葡萄”这种生活体验,成功地把切身的生活感受转化为舞蹈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维吾尔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编者把这一素材搬上舞台,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湖区特有的生活习惯更主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地区文化。

(二)对增强国民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鉴别力的作用

舞蹈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比如壮族舞蹈。早在武王伐纣时,壮族先民的仆族参加攻打纣王之役,就有“歌舞以凌”。古代壮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花山壁画上的图案,亦有许多舞蹈场面,舞姿或狞砺粗犷,或婀娜柔美,反映了那一时期壮族初民的生殖崇拜、劳动生活,以及富于地域特色的审美情趣。壮族先民的传统舞蹈,绚丽多姿,民间流行有桃叶舞、铜鼓舞、捞虾舞、绣球舞、燕球舞、鹧鸪舞、扁担舞等,这些舞蹈,舞姿活泼多变,优美而富于生活情趣。如捞虾舞描绘的是几个青年男女在河里捞虾捕鱼的情景,其动作、姿态、舞步都有一定的美感,反映了壮族先民对美的追求和一定的艺术水平。这些舞蹈,由于其取材广泛,反映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因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带有南国风光的特色,也体现了壮族先民的审美追求。因此这些舞蹈作品在传播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该地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激发了本民族的民族情感。

二、如何在舞蹈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一)“发展,创新”才是硬道理

目前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最大难题就是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做到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融入到舞蹈创作中。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我认为首先要扎根以民族文化沃土里,要走进民间,学习民间文化,了解民俗民情,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民间的风土风情,寻找舞蹈素材,有了好的素材后再反复进行深入的挖掘、推敲,练就好的作品。当然,光无味的继承,不发展、创新,只可能是“原地踏步”,我们现在要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其发展的问题。比如广东省第二届艺术节舞蹈比赛中,河源代表队的一个作品让我记忆非常深刻,他的比赛作品是《客家酿娘》,米酒本身就是河源的土特产,客家女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纯朴、保守的传统形象。

(二)加强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结合

第一,学习和继承我国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舞蹈文化遗产。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我国各民族的古典和民族的舞蹈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各民族的舞蹈都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对这些民族舞蹈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吸取其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加以继承和发展,从而创作出更具有民族特色并能够反映民族精神的舞蹈。

第二,加强学校的舞蹈教育。学校的舞蹈教育教学是加强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是开展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最好阵地。建国后,舞蹈前辈们通过考察、整理,挖掘了许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演员,为我们的舞蹈事业作出不少的贡献。

综上所述,舞蹈作品汇入民族文化,不仅对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精神,提高艺术鉴赏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继承只是前提和基础,发展和创新才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