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寻访最后的歌者:谭振山的“―千零一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访最后的歌者:谭振山的“―千零一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冷眼看去,你会觉得,他不像那种善讲会说的故事家,倒像一个朴朴实实的本分庄稼人。”追踪和研究谭振山民间故事二十余载的辽宁大学江帆教授如此总结她看到谭振山后的感受。1925年,谭振山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他当过村支书、会计、市政协委员……但他一直未变的身份是庄稼汉。他坚信“世间百行,种田为王”,在辽河平原耕作了一辈子。在村子里,他以“喜行善、重人缘、讲义气而出名。在太平庄的民俗活动中,始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谭家家族素有“说书讲古”的传统。从记事起,谭振山就缠着长辈和村里会讲故事的人给他讲故事。他说:“我的故事最早是从我奶奶那里听来的。奶奶娘家曾在石佛寺开大车店,石佛寺过去处在东北往京城去的要道上,奶奶当姑娘时在店里帮忙,听南来北往的客商讲了很多故事,后来她又讲给我听。”

14岁那年,他开始给别人讲民间故事。1986年是谭振山人生的转折点,在全国民间文学普查中,谭振山的故事被普查人员记录下来并引起了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有人说,他身怀1000多个故事以一鸣惊人的方式成为当地的文化名人。他满肚子的故事就是中国的“一千零一夜”。

谭振山为别人讲了一辈子故事,随着年景的变迁,听他讲故事的人一拨又一拨。“现在孩子忙学业,年轻人忙捞钱,四五十岁往上的人都打麻将去了,讲故事的好光景再也回不来了。上世纪60年代以前,乡亲听我讲故事,80年代以后,外人让我讲故事,现在只能对着录音机、录像机讲了。”谭振山说道。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的到来和文化意识的觉醒,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在采取措施保护民间文化。2006年5月,“谭振山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谭振山故事精选》出版。2009年5月至10月,辽宁省新民市文化馆为保护好谭振山民间故事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制了1062个故事。2010年,《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在台湾出版。

虽然谭振山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故事家的一张王牌名片,但是民间故事在消亡却是不争的事实。江帆表示,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性的民间文学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像谭振山这样地道的民间故事家,而今20多年过去了,他们大多“人去歌歇”,那些承传千载、脍炙人口的故事像风一样散去。长久以来,民间叙事者的文化贡献并没有得到尊重与重视。民间故事是否也会如同文物一样作为历史的一部分被永久存放在博物馆,转化成文本里的一段文字,音频中的一段绝唱?

我从内心愿意讲故事

2010年,寒冬腊月,辽宁新民市已经被大雪覆盖。原野一片白茫茫,寂静无声。在沈阳工作的谭丽敏买好水果,准备回家看望爷爷和孩子。她是谭振山的孙女,已经结婚,生有一男孩。爷爷生病了,她要回家去看望爷爷。

谭丽敏说:“我有一个星期没回老家了,爷爷听说你们要来,很高兴。他感冒了,上午还在输液。”

到达太平庄后,谭丽敏先行回到家里告之我们的来访。未等记者进屋,一位身材高大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便走出来迎接我们的到来,他就是谭振山。

“如今岁月抽尽了他的满头青丝,但却磨蚀不掉他那关东汉子的风采:80多岁的人了,腰未塌,背不弓,依然人高马大,一副硬朗朗的好体格,赤红赤红的脸膛上,岁月的雕刀刻下的道道皱纹,都在向人们坦露着敦厚和质朴。”3年前,江帆在《谭振山故事精选》一书的序言中写道。

“这都是因为我常讲故事。”谭振山如此解释他保持硬朗体格的原因。他把自己的体魄与讲故事的灵魂融合在一起。但岁月并不饶人,2010年12月14日,86岁高龄的谭振山生病人院。谭振山说,“山中也有千年树,世间难寻百岁人。”在世人的眼里,他就算一位百岁老人,受人尊敬。

谭振山的热情与包容远近闻名。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一次次打扰他宁静的生活。他没有抱怨过,而是以微笑和包容迎接来访者。他不需要名气和光环。那些只不过是一件虚幻的外衣,并不能给这位老人带来什么。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他不在乎。他说,是不是文化遗产,我不考虑,我讲我的故事,我从内心愿意讲故事。至今,他仍然住在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一栋普通的民宅里,过着粗茶淡饭的普通生活,忍受疾病的侵扰。

故事能否拯救人心?

见到记者的到来,让谭振山来了讲故事的兴致,滔滔不绝,神采飞扬。

李连廷和邻居王学虎争地基。王学虎挖出界石和父亲遗书作证。李连延兄弟李连波在北京当府尹。李连廷给哥哥写了―封家书:“含泪家书捎进京,敬告同胞我长兄,祖家宅地被人霸,三步之遥一日坑。”李连波觉得打官司争地基不值得,于是给弟弟回了家书,写道,“千里捎书为一墙,相让几尺碍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王学虎没想到人家这么大量。他良心发现,其实他做的是假证,界石和遗书都是他伪造的。第二天去找李连廷,并给李连波回了―封书信,写道,“家父遗书未必真,为夺三步昧良心,暗下界石做假证,愧我难以见友邻。”后来李家和王家还做亲戚了,王学虎的孙女给李连廷儿子做媳妇了。(注:此为故事梗概,并非故事原文)

谭振山曾用这个故事劝说村里为了墙多墙少而争吵的两兄弟,他的故事派上了用场。谭振山对表现道德题材的民间故事尤其偏爱,他不自觉地吸取了故事中倡导的道德观念并自我修身。他的道德故事所彰显的文化精神折射出一个民族的道德风尚。他在日本给听众讲《老龟报恩》,当时远野市市长听后,对谭振山说:“从你的故事就能感觉到你们中国是文明国家、仁义的国家。自古以来你们的小孩听的故事都是教人向善、知恩图报的。”

谭振山的故事里出现了许多有情有义的精灵。“凡是一种动物,人不能太伤它,所以以精灵的形象出现,把它保护住。”谭振山说道。他所在的村庄及其附近一带就流传狐仙精灵崇拜的习俗。他从小就听长辈讲精怪故事,当他自己学会了讲故事时,他便告诉听众要懂得“放生”与“护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他建构故事的原则。”他也在阐释人生的一种哲理。

“谭振山没有走南闯北的生活经历。一生只有几次小的迁徙,但始终没有离开现居的太平庄几里方圆。”江帆表示,这种封闭型的文化传承使得谭振山的民间故事具有非常浓郁的区域文化特色。谭家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一生浸染在辽河平原的农耕文化圈内,因此谭振山对脚下的土地爱的深沉。在他的故事里,“山水草木都赋有灵性,庙基塔墩皆笼罩着神奇”。

谭振山讲故事有“三不讲”的规矩:女人在场不讲“荤”故事,小孩在场不讲鬼故事,人多的场合不讲思想不好的故事。“作为民间故事传承人,谭振山的讲述活动带有很大的 自觉性,他总是有选择地讲述,始终恪守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倡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江帆表示,谭振山喜爱的故事中所提倡的基本精神,已经熔铸为一种定型的精神品格,贯穿在他的整个生活中。

1992年,日本举办世界民话博览会。谭振山应邀出访日本,从未出过国门谭振山表现得非常轻松,独自面对数百名各国的民间艺人和日本民俗学者、政界官员,说了70分钟,使得中国故事轰动一时。“不论怎样大的场面,不论何等重要的人物在座,他只要讲起故事,总是轻松自如,绝无半点紧张拘束之态。”江帆如是说。我只是觉得他这一生只为别人活

有一种画面似乎还没有离开这个时代,小孩子竖起耳朵津津有味地听着长辈讲有趣的故事,这美好的回忆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会淡忘。时光流转,一代又一代,谭丽敏就是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长大的。

谭丽敏是谭振山唯一的一个对讲故事感兴趣的孙辈,而谭丽敏出生的时候,谭振山很不高兴,他盼望的是抱孙子。“我正好比爷爷小了五轮60岁,小时候就喜欢跟爷爷抬杠。”谭丽敏说,“有一次妈妈买‘干酵母’回来,我念jìao,爷爷念xìao,那是我们第一次争吵,我查了字典,爷爷查了他那本老的不能再老的字典,结果我对了。”自那以后谭振山越来越喜欢谭丽敏。

谭振山从没有收过一名徒弟。谭振山曾说:“故事是教不会的。不是我给你讲,你听了后回去就会讲。没有这么简单,要想能承接好,首先你必须得好这个。”2007年,孙女谭丽敏终于成为他的接班人。谭丽敏16岁离家读书,从那时起与爷爷在一起的时光极少。她虽然正式成为谭振山民间故事的继承人,但是住在沈阳市区的她回老家昕爷爷讲故事的机会并不多。她从爷爷那里学到的故事也只有百八十个,故事的质量与爷爷的差距很大。“爷爷教我练毛笔字,记账,打算盘,包饺子……我记得小时候我就跟爷爷说过你会的我都要会。”谭丽敏说,“但我都没有学过来。对于我的半途而废,爷爷没说过我什么,他只是让我做我喜欢的。”

“爷爷对奶奶非常好。有一次,奶奶说想吃茄子,他冒着风雪出门去买茄子。他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自己。”谭丽敏说,“我只是觉得他这一生只为别人活。辛苦这两个字上学造句的时候常用,现在觉得用在爷爷身上才真正体会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和分量。”

“爷爷在,故事在,爷爷走了,他讲的故事就没有了。”谭丽敏说。高尔基曾说,一个民间艺人的去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每个人都懂得“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道理。谭振山的人生履历很简单,但是他的人生因为1062个故事变得厚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的本色是质朴的,生命的力量是强烈的。他的人生即是故事人生,唱不尽的歌道不完的故事。

(本文图片由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