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索康平县防风固沙生态县建设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索康平县防风固沙生态县建设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康平县位于辽宁省北部,面积2175平方公里,属于半平原半丘陵地带,西北高,东南低,为医巫闾山支脉。沙地以每年150米以上的速度向南推移,形成了沙进人退之势。沙化问题对康平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防风固沙工作十分迫切,本文从加强防风固沙工作,阐述防风固沙对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防风固沙 生态 建设

1 基本情况

目前,康平县有22个风沙口,风沙以每年3-7米速度向南推进,最近的风口距沈阳市区只有一百多公里,局部地区,沙地以每年150米以上的速度向南推移,形成了沙进人退之势。干旱等自然灾害一直困扰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全县经济的振兴。

2 防风治沙现状及评价

由于康平县脆弱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康平森林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草地植被稀疏,功能退化,已失去防风固沙能力。二是天然森林基本消失,人工林覆盖率还不高,防风固沙功能薄弱。三是水生态失调,湿地逐渐缩小萎缩,旱灾发生趋势加重。四是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土壤板结、贫瘠化趋势加重[1]。康平县虽然经过长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但防风固沙效果未得到有效体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科尔沁沙地南侵速度加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森林草原生态特点基本消失,生物多样性下降,大量珍稀物种灭绝,严重地威胁着沈阳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存,也严重地制约了康平县生态县的成功创建。

3 防风治沙区的划分

根据当前康平县的沙漠化情况,可以将其分为:

(1)防风固沙重点区,该区域面积470多平方公里,包括康平县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接壤的7个乡镇和林场。其中有17处沙丘在500亩以上,平均高度3~7m,植被覆盖率95%,是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因此,应结合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在该区域边缘建立防风阻沙林带,另外,在此基础上,还要固定流动沙丘,以防止其就地起沙。(2)河岸沙地治理区,该区域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包括辽河沿岸的7个乡镇和牧场。地形多为冲击沙地,并近年来呈现逐步蔓延的趋势。因此,应结合辽河防护林等工程,对区域内的山水田路进行综合治理。(3)潜在沙漠化防治区,该区域面积900多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上述两区域的中间地带,沙丘的平均高度15%,由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宜林地、盐渍地等组成[2]。若不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可加重其沙漠化程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应采取生态经济型的手段,采用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发展原则,以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4 防风治沙主要内容及办法

4.1 科尔沁沙地南缘防风阻沙林带建设

康平县辽蒙、沈阜边界线总长114.4公里,系科尔沁沙地南侵的前沿。在该沿线内,有林地段长约67公里,无林地段长约50公里。有林地段中,过熟林长35公里,面积0.8万亩;幼林长32公里,面积0.7万亩。按照相关规划标准,在现有林基础上,沿该沿线营造防风阻沙林带,需造林8万亩,树种采用乔灌木相结合,行间混交为主,乔木树种主要是柳树、杨树、樟子松,灌木树种主要是紫穗槐、沙棘。

4.2 流动和半固定沙丘围封造林

康平县有1000亩以上的半固定和流动沙丘共14个,总面积约6000亩。围栏采用生物围栏与工程围栏相结合的方式,即先在沙丘周围用水泥刺线围上,进行封沙育林育草,在封育区域内进行人工造林,在围栏的四周栽植灌木树种,等灌木成林后,将工程围栏撤掉,开始使用生物围栏;在人工造林的方面,沙丘的迎风面进行沙障的设置,在沙障内进行人工造林;可也在沙湾地进行人工造林;人工造林也可以采取乔灌相结合的方式;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低缓沙丘在造林基础上可采用条状混交的手段,栽植防护林和速生林。

4.3 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

康平县需建农田林网的面积为86. 8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网6万亩。采取通风结构和疏透结构林带,建设窄带小网格护田林网,主带间距离250 m,副带间距离500 m,每块条田面积187亩,窄带小网格仅有3~5行乔木组成,无灌木。农田林网的布局结合条田、方田建设实行全面规划,水、土、林综合治理,条田、渠系、道路、林带四位一体。树种以新疆杨、速生杨、钻天杨、旱柳为主[3]。

4.4 速生林建设

重点在辽河、秀水河及境内中河流沿岸上的冲击沙地和沙化耕地实施推耕还林的耕地中以及沙荒地和闯田中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进行速生林建设,发展10万亩,树种以杨树为主。

4.5 经济林开发

首先在康平县的西南部小流域,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以仁用杏为主发展水保生态经济林,以混农生态经济式和四位一体组合式两种方式进行建设。其次在康平县的西北部重沙化土地分布区、要求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块栽种苹果梨,采取早期丰产栽培模式。经济林开发共15万亩,其中苹果梨5万亩,仁用杏10万亩。

4.6 水保林建设

水保林建设共1.5万亩,重点进行沟道防护工程,以流域内沟谷生物防护为目标,建设沟谷林、护岸林、护滩林、护堤林等。

4.7 绿色通道建设

在乡级以上公路进行绿色通道建设,县级以上公路两翼绿化宽度为10m,乡级公路两翼绿化宽度为20m。县级以上公路以香化、美化为目的,树种以倒垂类、常绿类、花果类为主,实行乔灌草相结合;乡级公路以绿化为主,树种以常规树种为主,其中立地条件好的地段要栽植杨树速生品种。绿色通道建设造林总面积3.5万亩。

4.8 环镇、环村林建设

到2010年全县重点完成15个农村乡镇所在地和180个村委会所在地的小城镇和村屯绿化任务。环村林的宽度为20m,株距2m、行距4m。树种以新疆杨、速生杨为主。

参考文献:

[1] 赵洪利,杨云飞,董立国.沈阳卧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与生态功能利用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8(04):40-43.

[2] 巩国丽,刘纪远,邵全琴.草地覆盖度变化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03):426-434.

[3] 陈国荣,刘健,余坤勇,许章华.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动态监测技术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03):231-236.

作者简介:戴闻书(1979―),女,本科,工学士学位,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工程师,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