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港如何缓解“蓝领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如何缓解“蓝领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香港统计署的数据显示,2004年香港人口为679万,2014年为739万,2023年将达到789万,而相应的劳动人口占比分别为52.1%、51%和46.1%。香港已进入人口增加、劳动力减少的“怪圈”。

今年1月,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表示,预期香港的劳动人口2018年达到371万的顶峰后,便会逐渐下降,到2035年将只有351万。随着香港步入高龄社会,将面对劳动力萎缩的挑战。摩根士丹利公司的报告预测称,香港的劳动人口数量在2015年和2016年增长无望,从2017年起将持续下降。

但实际上,近几年零售业、餐饮业、建造业一直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建筑业技术工人奇缺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表示,特区政府早前评估过未来十年公、私营建造工程的整体开支及建造业工人供求的情况。预期在未来数年,建造业仍欠缺约1万至1.5万名技术工人。同时非技术性工人未来数年也会有人手短缺的情况,由于非技术性工人的工作一般不需要技能培训及入行较为容易,其人手供应容易受其他行业的人力情况及待遇影响,波动幅度也会较大。

而据当地媒体报道,香港建造业现时约有33.7万名工人,其中近半已年届55岁,生产力下降,同时要面对流失率高的问题。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表示,入行的新人过半数捱不过三个月,预计全行欠缺8,000人至10,000人。

马克西姆招聘公司的高级顾问唐纳德・梁亦在该公司网站上发表文章称,以2014年的数据看,若想完成未来四年的建筑规划,香港建筑行业必须填补―万名建筑工人的缺口。

香港建筑业委员会表示,全港约有32万名建筑工人,其中只有七万人实际操业。能进行隧道作业的熟练工人尤其短缺,而仅港珠澳大桥一个项目就需要160名熟练工人。

一方面是熟练的技术工紧缺,另一方面是近年建筑技术工人薪水不断上涨。去年,工联会香港建造业总工会与行内16个工种专业分包商达成共识,工人平均获加薪9.5%,当中以模板工薪资涨幅最高,达16.7%;扎铁及搭棚工也加薪逾14%,料逾20万名工人受惠。加薪后,混凝土工人平均日薪可达2,000港元,属调查范围内日薪最高的工种。工会希望加薪可吸引更多年轻人人行,缓解人手不足的情况。而香港建造商会的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就连零经验的水泥工都能拿到1,100港元的日薪。

无怪,荷兰工程咨询公司Arcadis将香港列为全球成本第三高的建筑市场,仅次于瑞士和丹麦。

也因此,三年来,香港政府推行的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纷纷因蓝领工人短缺而延误工期。如将香港与中国内地的深圳和广州连接起来的铁路建设延期,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劳动力短缺。香港计划在今后十年建造48万套住房,劳动力短缺的压力有增无减。可以说,劳动力短缺已经推升薪资成本,从侧面进一步推高香港房价。

引进外劳治标不治本

如何解决本地建筑技术工短缺的难题?有建筑公司表示,一个解决办法是雇用外来工人,但这个过程有些复杂,可能需要六个月时间才能招到中国内地或海外的工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建议进一步优化香港建造业“补充劳工计划”。

有市民担心增加输入外劳,影响生计,工会也反对此类举措。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表示,外来工人将会带动薪资下降。他补充称,聘用外来工人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培训更多的年轻本地工人才是可持续的解决办法。另有专家指出,高昂的生活成本、不菲的子女教育费用,让很多熟练工人望而却步。港媒称,香港居民对外地务工人员挤占港岛资源心怀芥蒂,可能激发社会矛盾。

巴克莱银行近期的报告同样认为,引入外国和内地劳工貌似可行,但香港的高房价让这个计划根本无法实施,如果真的有大量外地劳动力定居香港,势必进一步推高香港房价;让更多女性摆脱家务羁绊投身职场,在理论上能缓解劳动力短缺,却会进一步降低香港的生育率,让劳动力缺失进入恶性循环。

为此,港府表示,会先继续透过本地培训、再培训和吸引新人加入建造业以应付急切的人手需求。香港建造业发展蓬勃对人力需求甚为殷切,培训新力军延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港府2010年5月拨出一亿元投资“强化建造业人力训练计划”,用于加强培训和工艺测试,提升业内公认的技术及形象,以较高的培训津贴,吸引更多新人加入人手短缺的工种,包括年轻人及转职人士。

对于市民对“外劳”的担忧,张建宗称,香港输入外劳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这些外劳均是指技术工人,低技术或非技术工人是不会输入的。张建宗强调,香港输入外劳会继续坚持“三不”原则,即要确保外劳不会取代本地工人的岗位,确保外劳不能够拉低、影响或冲击本地工人的工资,及确保外劳不影响本地工人的权益。

鼓励年轻人投身建造业

香港特区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亦表示,建造业需要适时、有效输入技术工人,以应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政府会按建造业的特性,并且在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及工资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补充劳工计划”,增加调配的灵活性,充分利用技术工人的生产力。目前建造业人手相当紧张,但引入技术工人的数量会根据工程需要以及劳工市场的情况而定,并不存在硬性指标。

以“金属棚架工”为例,行业欢迎年满18岁以上的香港居民报名入行学习,报名时需要与雇主签署雇佣合约,接受为期28日入职前有津贴培训,每天240港元以出勤率计算,另考获中工每天奖励80港元以出勤率计算。修毕全期课程考获(中工)技能随即就业,初入职日薪700港元,正式聘用满三个月可享有薪年假及法定假期。

今年,香港就有四名毕业于建造业议会基本工艺课程的90后年轻人,在接受九个月的特训后,将作为香港建造业代表出战世技赛,分别参加细木、水喉、油漆和铺瓦项目比赛。

20岁的许业强是铺瓦项目代表,还是首届香港文凭试考生。他坦言当初接触建造业议会的活动,主要希望存够上课时间等毕业,后来选择修读工艺课程是因为每月有2,800港元津贴,同时希望学门手艺“食”,但深入学习后,找到兴趣及自信,“最靓的建筑物,都要我们这些泥水而准备参加细木项目的何继枝今年19岁,是建造业年纪最小的代表,亦是香港第一个参加世技赛细木项目代表。何继枝自小对手工艺感兴趣,两年前放弃高中课程,参加建造业议会的工艺课程。他认为,细木工是了不起的传统工艺,最考验的功夫是不用钉铁,只透过精准的榫接,做出坚固耐用的制成品。除尽力在比赛中争取好成绩,他希望日后有机会朝文物复修的职业方向发展。

建造业议会主席李承仕期望,参与国际比赛可推广本地工艺、建立从业员的专业形象,同时促进技术交流、推广建造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4年年底,“强化建造业人力训练计划”已培训超过6,000名半熟练技术工人,其中60%是35岁以下。有意加入建造业的年轻人比率由四年前的约7.9%,增至去年底的27.3%,增幅近四倍,反映了更多年轻的人愿意投身建造业。

同时,参加建造业人力训练计划的平均学历也有所上升,甚至还有大学毕业生。李承仕透露,有港科大财务系毕业生,一心加入建筑业接受“扎铁(扎钢筋)”训练,就是希望赚快钱买房置业。目前“扎铁”工日薪高达1,800港元,很多训练课程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