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论中国佛学在当代的智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中国佛学在当代的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杨迪(1992-),女,汉族,重庆,学生,硕士,重庆师范大学,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摘要: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约在两汉时期,经过它的宗教思想与中国文化高度融合之后,迅速演变为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佛教中所蕴含着的伦理思想也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旺盛贪欲也成为了现代文明发展的特性。笔者通过对佛学经典在解决人生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等方面的现实意义的解读,浅论中国佛学当代的智慧

关键词:佛学思想;伦理学;智慧

一、研究背景

(一)当前社会背景

世界这个大环境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物质生活精彩丰富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心理及精神状态的扭曲。人的本质是利益化,开始迷失于金钱与物质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很多方式寻求上位,希望出人头地,一鸣惊人,总是妄想自己有着掌控他人的能力等等,这些不入流的思想开始冲击我们的现代文明,“贪”成为我们现代文明的一大特性。

一些被大家都拒绝、排斥的现象开始频繁性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经常占据新闻头条的就是某某吸毒,某某涉黄,某某贪污等现象,这些行为的背后经常被冠以的解释就是他们希望通过这些过激的方式来寻求安慰感。更严峻的是,这些事情越来越普遍的发生在年轻人和心智虚弱者中,他们屈从于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恶现象,甚至越来越多人习以为常,一笑而过,人活得没有了信仰。

如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道德、伦理原则与观念的教育等的日渐衰落,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开始有人意识到这些与人性背道而驰的特性需要找到一条合理的、正确的路来改变,使之与本心相适应。

(二)当前佛学背景

当佛教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后,人们开始了修复寺庙并对佛像进行重塑等活动,寺庙开始有了人的祭拜,出现了香火旺盛的场景。但是,当世界联系的加强时,中国的文化以及佛教思想都开始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外来思想的冲击,佛教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的人们仅从“佛教”这个标签来解读佛教,而忘记了探究它的内涵,因此在人们看来应该是敬而远之的。大多数人对佛教的感觉应该就存在于烧香礼佛的膜拜感,以及抽签问卜的神秘感,只以香火是否旺盛来断定佛学的当代地位,而在所谓的佛教净地,从离寺庙很远的地方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卖香火的商家,价钱不等,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制度性,而在寺庙内部,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沿路乞讨之人,这当中有身体残疾之人,有为了家庭或其他原因单纯乞讨之人,也有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来获得收入之人等,大家都选择在佛教来进行这样的活动,是因为他们觉得来佛教的拜佛的人心中皆是有佛者,那么他们就是应该善良的人,所以拜佛之人希望以此积善。这就表明,佛教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只是单纯的临时抱佛脚之用。

事实上,佛学中蕴含的伦理智慧正是当今人们需要的,社会这个大染缸强调快节奏竞争,通过对原著的研读,我们应该承认佛学的可取之处,禅观休息可以控制心念,战胜攻击新、杂念、自私和恶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大众慈悲、博爱、友谊、慷慨等一切积极的品行。

二、佛学的现世智慧

(一)业报轮回

缘起论是佛学的理论基础,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因缘生成,由此而发展出一系列重要的哲学命题和论断。缘起论认识到在因果相续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找出第一因,它清楚地显示了因如何变为果,果如何变为因。大多数佛教信仰者都认为,有因必有果:“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生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①这句话清楚的向大家表明了业与业果之间的关系,业”,指人的行为、讲话和思想活动。业有着三种性质:善、恶和无记,无记指的是非善也非恶,中立状态。人们通过不同的作业的性质而得到相应的不同的报应。在佛法看来,任何事情都是由联系的,主客观的一切现象都有他们的原因,事物无法自行生起或消失,它具有无常和变易性的特质,这就教授我们要有意识的多积累善业,减弱或摧毁恶业。这使我们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做到多行善积德之人,最终是会有福报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经历了从小乘向大乘的发展,大乘佛教的思想核心是“慈悲普度”、“利他济世”。真诚、无私的慈悲是没有范围限制的,也没有阶级的差别。佛教的因果人生观也有着特别的智慧,“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必定会得到一个结果。与此相对,佛教小乘修行的根本在于舍弃伤害众生的所有行为,从而获得自我的解脱,这与现在的社会道德标准“不伤害”是具有一致性的。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话语也是有着大智慧的佛语,造物主是不能够因为任何人降祸赐福的,一切还在于自己,种何因,便得何果。

(二)心念

佛教主张“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②这是对人性本善的强调,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是人性本恶的论述,因此,佛教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修持,目的在于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善。任何前进或后退最初必定发生在人的心念中,因此要不断强调体察、克制自己思想的重要性。佛教中有关于行为道德的律令有五戒,又在特定的情况和场合下,扩展成八条或甚至十条,它们都起着约束、警示的作用。“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我们现在面对的诱惑太大,更需要进行修养心念,以智慧滋养德行,又用德行滋养智慧。当下的人却被太多的“执念”紧紧束缚,尤其是各种“物欲”之贪,不仅束缚了人的心灵,更有甚着可引起一系列危机,进而导致全人类的生存危机。心是“自我”的基础,没有受过训练的心,会让人陷入各种紊乱中,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心的训练,让我们步入佛的境地,自在地使用。我们现在生活于一个被“利益主宰”的社会之下,在浪费、挥霍等贬义词成为“关键词”的如今,在竞争日益加大、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心理问题尤为突出、自杀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大力倡导回归心灵的生活,去除对事物的执着,才是对个体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稳定均大有益的路径。

(三)顿悟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的磨难,世间也有不同的干扰来阻碍人们了解现象的本来目的,这便容易让人迷失,所以,佛陀有着八万四千种教授,众生经过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便可由凡人慢慢走近佛之境。“顿见真如本性”可知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然而,成佛的修行之路是充满荆棘的,就像佛陀修行之初,也经历了苦行的生活,而后在菩提树下得道,并且以自己修行过程亲身的体悟教导众生,让众生走向正道。③“凡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的智慧,就是菩提”。“菩提”意译过来,有“智”和“觉”的含义,这句话很清楚的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④烦恼是能通向智慧之路、觉悟之路的。在困惑之路上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佛所显示的道法来超越迷惑,思维受到了不同的冲击后,通过主观和客观的转变,有利于对人生的真谛悟彻和体味。开悟主要在于依实相了解事物,这就需要我们明白人世间通向目标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众生需要尽可能的以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道路前行,不拘泥于一条死胡同走到底的方式。

(四)处世之道

人是社会性的人,在与人的交往中也蕴藏着佛学的智慧。儒家的处世之道讲究入世,道家讲究的是出世,佛教在某个方面是既入世也可出世的,若红尘未了,心有所牵绊则可称为居士,不需出家。以印度为例,从很早的时代起,他们就强调子女对其父母的义务。佛陀强调并肯定家庭关系,告诫那些决定过世俗生活的人,要保持家庭的纽带,同时也要保持家庭作为社会单位的荣誉和尊严。同时,结交朋友也是使得世界运转的条件之一,佛陀指出“和善的人,结交、款待朋友的人,没有贪心,通情达理,是位调停者,这样的人获得好名声。慷慨大度,言语和善,为人谋利益,公正处事,合情合理,这些确实是世间得以运行的方式,正如马车依靠车轮上的油栓而快速运行。”⑤与这些想伴随的是责任,有德行的人应该遵守诺言,友好地看待帮助过自己的人或物,得到大多人的尊敬及爱戴。佛陀也指出了导致来世福利与幸福的四种品质是:建立在理解和经验基础上的信心、德行、慷慨或慈爱和智慧;在此,这也就为我们提供了处世的伦理规范。在现世的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与人放开心量,不再狭隘,为社会献爱心,以诚实之心待人待物,在争吵时学会退步,在得意时学会谦虚,在低谷时学会不放弃,为他人祝福喝彩,这样,便能在社会中充满正能量的生活。

三、最终目标

苦谛是四谛中的第一条真理,它认为一切皆苦,人生的根本痛苦与生命现象是不可分离的,所以具有普遍真实性。数量众多的痛苦的因,能召集出众多生死苦果,名为集,集谛认为众生一切痛苦的跟根源皆是贪欲、嗔恨、愚痴三种本能的烦恼,释迦牟尼认为我们了解了人生苦恼的现象和原因后,就需要通过灭谛来消除这些现象,即涅。道谛的原始意义是道路、方法,释迦牟尼借用此词来说明解脱人生苦恼的现象就必须修道。佛陀教义的最终目标是认识到四圣谛而达到涅境界。成佛之后,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进入绝对自由的境界,即涅。“涅”即寂灭,是摆脱了人的各种欲望而得到的一种常乐。以常我,常净的绝妙境界。只要一念觉悟,便可以涅自在。

四、结语

本文的大概脉络是与禅宗的主要问题相一致的:1、它认为众生成佛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本心;2、修行的方法应该是自主的;3、觉悟后应达到的是一种豁然贯通又无所得的境界。佛学中的智慧博大精深,本文仅只从业报轮回说教我们行善,让我们放下对心中及外在所恼的执念,从顿悟到最后的涅,粗略的总结了一小部分佛学在现世的智慧,对佛学的认识也只是沧海一粟。佛学虽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但它当中确实有很多智慧思想是符合当下的社会,它的如实观所体现的便是一种客观的智慧,要求人们客观冷静如实的对待人生,对待他人,为了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无明必须破除主观的壁垒,否则人心浮动,作茧自缚,不仅得不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反而把自己陷入迷局越陷越深。佛学讲究的禅修,这是训练心灵最直接、最实用、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在这个喧嚣的社会禅佛让人有着静下来的力量,让人安心。佛学讲究“明心”,我们在规律的禅修下就会逐渐习惯于某种思考方式,逐渐对自己进行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操作,从而使自己的心身一体。

我们可以切实的看到社会对佛教文化是具有一定的需求的,但社会所提供的来满足这些需求的东西却稍显不足,希望通过本文以简单明白的形式来浅论佛学在当代的智慧,以让佛法来深入人心,从而加深人们对佛法的兴趣,然后通过对原著的研读等方式,来寻找到在这凡世中自己的一片净土。(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注解:

①参见载《弘明集》卷5《三报论》

②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一

③参见[英]哈玛拉瓦・萨达提莎《佛教伦理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6页

④参见《佛光大辞典》

⑤参见《长部》III,第192页

参考文献:

[1][英]哈玛拉瓦・萨达提莎.佛教伦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

[2]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5.

[3]洪丕谟.学佛修禅悟人生[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6

[4]郭继民.佛学当代价值意蕴初探[A].五台山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