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英汉称赞语对比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汉称赞语对比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称赞语是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交用语,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称赞语的使用形式却不同。英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称赞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现在称赞语所侧重的内容,运用的场合,选择的词句和应答的方式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英汉赞语的差异进行对比得出启示:外语的教与学,都应重视和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汉称赞语;对比;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15-02

称赞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是公开地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出积极地评论。无论在何种文化中,称赞都能起到联络感情,巩固人际关系的作用。称赞语(compliment)是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交用语。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称赞语的使用形式却不尽相同。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使用同一语言时,由于其文化根源的差异,对同一语言现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回应。英语和汉语其称赞语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反映了中西方的不同文化,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和英美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那么,英汉称赞语在有着怎样的一些差异呢?

首先,侧重的内容不同。一般说来,汉语称赞语中能力、外貌和个性是主要话题。而在英美国家中,能力和外貌是主要话题,对个性方面的称赞不多见。而无论是在汉语称赞语还是英语称赞语中,外貌方面的恭维大多是给女性的,例如,“The new nurse is pretty.”而对于男性则集中在能力或者成就方面,例如,Our boss works really hard.在称赞外貌时,英语侧重修饰性方面,例如“Your new hair-style looks nice.”而汉语则倾向自然的外表,例如“你的发质不错!”对于能力的称赞,英语偏向赞扬对方经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就,如“You did a good job.”而汉语除了赞扬对方的成就之外,还会提及对方为此所做的努力,如“你这个学期的成绩不错,看来是下苦功了!”

其次,运用的场合不同。研究表明,英语称赞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和关心对方。例如别人请客吃饭,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客人除了表达感谢多数会表示自己很享受这样的待遇,例如“I really enjoyed tonight.”而汉语文化背景下,称赞的话更多以道歉的方式来传达,如“点了那么多菜,真是让你破费了”。这在汉语文化里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也正因为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称赞语强调双方平等一致,所以英语里称赞语几乎成了一种习惯用语,用于打招呼、致谢等,例如,朋友之间见面,可能会说:“Hey, you look good today.”英语文化里称赞出现的频率很高,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通常觉得那些称赞有点言不由衷或是多余。同样,在汉语文化背景下,因为称赞语强调尊重对方,表达称赞是有必要才为之,所以汉语称赞语的出现频率并不及英语高。这也让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觉得中国人似乎不太爱称赞别人。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人的赞扬可以是陌生人之间也可以是熟人,甚至家人之间。而中国人对陌生人和熟人的赞扬相对谨慎,对家人则甚少赞扬,父母长辈对孩子的鼓励性赞扬除外。例如,英语中丈夫表扬妻子的厨艺时说:“This dish tastes good.”这样的赞扬在西方家庭中很常见,而中国的家庭中则甚少听见。

再次,选择的词句不同。以语言学家Mancs与Wolfson在关于交际行为的研究为例,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美国英语的称赞语大部分是形容词与副词的表达组合。他们认为,美国称赞语中形容词所占比例高达80%,动词占16%,更重要的是80%的形容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只有五个:good、nice、great、pretty和beautiful,而16%的动词中最常用的词只两个:love和like(例子见下)。而中文称赞语中,根据左焕祺教授资料统计,46%是形容词,43%是副词,动词仅有7%。同时,中文称赞语中副词有很高的使用频率(43%),而且绝大多数称赞语都含有副词、形容词,例如,妈妈对孩子说:“宝宝,你真是太棒啦!”同时,在中文称赞语中动词也常常有副词作强度修饰语。在句型选择上,英、汉称赞语的差异也比较大。Manes和Wolfson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称赞语最常用的句型有三种:1)Np is/look(really)ADJ(53.6%) 例如,“You look very good.” 2)PRO(really)like/love NP(16.1%) 例如,“I like your skirt.” 3)PRO is(really)(a)ADJ NP(14.9%) 例如,“Your daughter is sweet.”而中文称赞语最常用的句型为“YOU V ADV”(你+动语+副词)(左焕祺,1998),使用频率高达41%。例如:“你儿子学习真努力!”或“张老师,您工作可真卖力!”中国人和美国人称赞语句型选择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社会文化对语言表达形成的规约。从英汉称赞的句型差异也能看出:美国人自我意识强,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评价人物事物直截了当,重在突出个人感受。而中国人注重个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往往从对方立场出发考虑问题,相对谨慎,更多称赞出于取悦对方。

最后,应答的方式不同。称赞是一种配对性结构,即一方对另一方进行称赞时,另一方通常得做出相应的回应。在回答别人称赞时,大概有这样几种方式:接受式、缓和式和拒绝式。人们对称赞的不同反映及应答体现出各自社会独特的文化内涵。一般说来,对他人的恭维、称赞,西方人趋向于接受称赞。说话人可能对对方的称赞表示感谢,如:A:Your Chinese is very good. B:Thanks. ;或者表示同意对方的评价,如:A: Your daughter is so cute. B:Yes, she is.;也或者回赠称赞,如:A:Nice skirt!B:Your shirt is nice too.。有时候,英语文化背景中,说话人也会使用相对缓和的方式应答,以此来转移称赞目标,或降低对方的称赞程度,如:A:I like your tie. B:ohreally?It's my birthday gift from my wife. 在英语中,很少使用拒绝的方式来应答别人的称赞。诸如:A:Your English is good. B:No,it’s not good.。 因为这种应答模式在西方文化中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他们往往会把这种否定看作是不同意对方的评价,是对谈话对象的无礼。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在受到称赞后常采用这种“拒绝+否定”的模式来接受他人的赞美之词,例如:A:“你的英语说得不错!”B:“哪里,哪里。还要多向你学习。” 这是由于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关系,“谦虚是美德”的价值观在中国历来受到推崇,因而赞美也就起着取悦听话人,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听到别人的赞扬时往往会以否定自己的方式来回应,以表示有礼貌。在受到称赞时,中国人总会不由自主地说“哪里,哪里!”、“不行,不行”、“还差着得远呢”、“真是惭愧啊!”、“过奖了”、“不敢当”等之类的话语。这和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们对称赞一般选择欣然接受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英美人听到中国人断然否定他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时觉得无法理解;而中国人在听到英美国家的人受到赞扬时,用“thanks”,甚至用“yes”,“sure”这样一些词句回答时觉得太过直接毫无谦虚的原因所在。

可见,以上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称赞语的差异,既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有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学习和了解目的语与本族语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语言教育学家拉多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则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知其语言而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一个语言流利的傻瓜的好方法(转引自罗常培所著《语言与文化》,1989)。可以说,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因此,外语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还要让学生了解外语语言及语用知识,外语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注意中西文化差异,传授语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学生学语言也不能只是学其发音语法和词汇,更要潜心学习目的语的文化,从而使自己能够用地道、得体的外语进行交际,避免成为一个“语言流利的傻瓜”。总之,从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 :要想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或汉语,应重视和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Brown,H.D.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New Jersey:Prentice Hall,Inc.

[2]J.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Lado. A Scientific Approach [M]. Language Teaching, 1964.

[4]Leech. 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New York: Longman,1983.

[5]Wolfson, Nessa. An empirically based analysis of complimenting in American English [A]. In: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Rowley: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Inc,1983.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李刚.怎样赞美别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8]刘小珊.跨文化交际中褒奖行为的比较及语用失误[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