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舞蹈课程中的人本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舞蹈课程中的人本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我国舞蹈课程教育的思考是以背负着新世纪使命感,以舞蹈行为实现自我优化使其为健康人的身心、提升人的意志品格、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人为本作为新时念贯通于社会各领域。本文在准确把握时代精神与特色的基础上,将人本理念渗入到舞蹈课程教育中,为全面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美育上提供了多角度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舞蹈课程;人本教育;因材施教

一、舞蹈课程急需渗透人本理念

当前我国的舞蹈课程教育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一个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求。首先,在教育初期对学员的选拔标准并不是单纯以身体外在条件为参照。舞蹈艺术特殊性的确对身体条件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但现代舞蹈课程教育更关注对受教者心智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尊重“人格和人性”,处处彰显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来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二,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环境使舞蹈课程教育有更加广泛的资源可利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让这些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为舞蹈专业发展源源不断的供给新鲜的血液,才能让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与舞蹈课程教育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二、人本理念的内涵

人本化教育理念是一种往本质追溯的观点,所追求的是对完整意义上的人进行教育的理念。因此它提倡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说明人本化教育理念不是要按照某种参照培养所谓的“社会精英”,它更钟情于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是一个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且全面发展的人。使受教育者不仅在身心方面达到了和谐发展,而且在认知(理智、知识、理解)与情意(情绪、感情、态度、价值)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美国的学问中心课程改革运动的指导者之一福谢依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自由的个人”( free individual ),或者说是达到“自我实现”( self-fulfillment ) ,“个人实现”( individual-fulfill )。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最终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完美的人格。顺延此观点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因此,人格教育是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所谓人本化教育理念,简而言之,就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大学教育有诸多功能,但其基本的应当是育人功能,学校应当把育人放在其工作的首位。人本化教育教学就是:“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精神为基础;以培养每个学生的自由而完整、全面而和谐的人格特征为目的;以努力营造有亲和力、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环境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教学。”

三、舞蹈课程教育中人本理念的灌输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舞蹈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培养“高、精、尖”专门的表演人才为唯一目标,而忽略了人的精神层面的充实和完善,无法实现珍惜人本身价值,充实思维和保持身心健康的使命。在把人本化教育理念引入到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中后,影响了传统舞蹈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将着眼点从单纯的“育才”转变为“育人”。从只关注舞蹈艺术技能的传授,到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心理需求,关注学生未来所从事舞蹈教育教学或舞蹈文化传播的需要和舞蹈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一个有情感的人、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所以,教师与学生都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以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2. 换位转变教育目的

文明社会发展中不仅仅需要技艺高超的舞蹈表演人才,对舞蹈艺术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由谁来满足呢?因此人本化教育理念呼吁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不是以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唯一目的,而是要继承人文主义“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大多数希望具有较高舞蹈文化水平的人才为己任;舞蹈教学不是作为一门技术的传授来对待,而是被当作是一种“人”的文化,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来对待;舞蹈教学不再是技能训练的代名词,更承载身体与心灵融合的艺术教育。所以,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教育是对舞蹈文化的教育,拓宽了舞蹈艺术在人文活动中的生命。例如,目前综合类大学舞蹈教育的专业主要包括: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基础教育,个别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还开办了大众舞蹈和音乐舞蹈等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让学生在多方面培养模式中得到自我实现。在此我认为进一步贯彻人本化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在人文环境的优势,整合好现有综合类大学的可利用资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拓舞蹈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领域如:舞蹈管理学、舞蹈心理学、舞蹈治疗学等。以上这些设想虽然距离现在我国综合类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有点远,可其前景和努力方向是需要被探明的。

3. 实施人性化的教育过程

人本化教育理念强调综合类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要成为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这样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尊重、激励、体验和宽容每个生命个体,使教学过程充满温馨和阳光。就“教”与“学”双方来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方面的作用,首先应该热爱他所从事的舞蹈学科教学和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把钻研舞蹈学科的教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态度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在学校这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里更应给予每一个人释放自我能力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工作的责任心,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沟通、自由畅谈的园地。让学生在这个充满人性化的教育过程中,通过自我的理解、判断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中感悟舞蹈艺术的魅力。

4. 设置灵活的教学模式

舞蹈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集体授课,单向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进行的。毋庸质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有绝对的支配权。被实践证明在一定层面上这是一个有利于舞蹈教学的模式。但在人本化教学理念的启发下,我们都在思考舞蹈教学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具备一种灵活的、可调控的机制。因为在这里接受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人都按照一种类型的人才模式来培养,而是要在舞蹈文化教育中引导,寻找适合于和这个社会沟通的自已。所以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尝试根据学生的意愿采用更多的分组式教学模式;甚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个别的咨询式授课;也可以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指导和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方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对舞蹈专业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当支配权被束缚的时候,教师不仅需要保持不断的钻研学习,更要养成与学生合作教学的心态。另外,要着重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人本理念在舞蹈课程中的实施

1.充分了解自己,充分开发潜能和创造力

舞蹈其实是一门对个人身体各方面素质要求很高的艺术,以肢体为媒介的艺术形态首先就要从对肢体的开发着手。尤其在舞蹈技术技巧的训练上,更是一个对肢体高强度开发的训练,它使舞者能够自由的以夸张化、艺术化、多样化的舞蹈语言展现舞蹈艺术的魅力。但前提是即便通过严格的筛选进入到舞蹈专业学习的人,其身体各方面的素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无法同步发展反而成为了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训练的一种特色。在基本平衡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彰显每个人、尊重每个人在身体训练方面的优势。充分了解自己身体训练的优势是前提,接下来就可以在技术技巧训练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这种普遍了解,重点掌握的训练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和身体语言创造力。如,古典舞和芭蕾舞的技术技巧需要从早期就要打好底子,解决好身体相应的软度、开度、能力和素质。一个舞者不可能把所有技术技巧都练习的精湛,毕竟要受到客观身体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以在尽量平衡各方面技术技巧的同时要讲究身体训练的科学性,充分了解为前提既能避免盲目地跟从别人的要求,还能使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从而能够深度开发身体在技术技巧方面的潜能和创造力。

2. 勤于思考,善于沟通

技术技巧的训练在舞蹈专业训练中是一项极度枯燥和艰苦的过程,但接受专业舞蹈训练的人却也体会这如此痛并快乐着的感觉。究其原因,概括一点表述是因为热爱舞蹈艺术,也爱上了这积累梦想的痛苦过程。但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就是人的生命中需要一些挑战,让艰苦过后的成就感来得更加饱满,才使得向人身体能力一次次发起挑战的舞蹈技术技巧训练不断的向前发展。

在舞蹈专业教育中,技术技巧的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人本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让舞蹈技术技巧的训练在艰苦的过程中多一些灵活性和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要时时刻刻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并和学生沟通。教学是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敏锐的嗅觉,及时发现、及时思考,通过和学生及时沟通,共同分析整个过程,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一个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以高质量完成一组动作时,舞蹈专业教师首先不能急躁,因为这个时候教师是学生唯一可以依赖和信任的人,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生。让“尊重”和“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平复我们的心态。教师有责任一定要让学生在训练的构成中完全了解动作运动的线路、发力点、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完成动作的决心。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面对不同的身体条件,决不能按照一己之见完全支配学生。

3.构建有效的沟通环境

在舞蹈艺术观教学过程中,一些优秀的舞蹈教师能很好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法引领学生去学习不同的艺术观点,而非指定一种艺术观强加于学生。舞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在舞蹈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艺术观,这种偏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更需要对学生情感建立起尊重的态度。所以,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作一次换位,一种思维的换位,一种情感的换位。但是,要做到这种换位并不是很容易,他要求舞蹈教师平时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了解他们的感情状况,作为学生,也应该多主动同老师接触,多和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在舞蹈技术和艺术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告诉教师,学生与老师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达成一种共识。一旦学生产生了消极思想,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使默契与共识都难以达成,从而打破了师生的合作关系,这必定会给教学带来消极影响。所以,舞蹈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尤其在对理论思想的教育上,避免让学生产生不必要的思想压力。同样学生也应该换位思考,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体谅教师教学上的难处。所以,在舞蹈艺术观教学实践过程中双方主体必须要确立相互尊重、互为关心的关系,从而建立有效的沟通环境,这也正实现了交往的教育实践观。

结语

在舞蹈课程教育教学中引入人本化教育理念,是为舞蹈课程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念导向,是教师与学生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人本化的教学过程,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进行舞蹈专业教与学的活动。舞蹈课程教育永远需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完成。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科学理念与舞蹈美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卢晓. 当代世界高等教台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走向类主体的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刘荣蔚,文山学院音乐系讲师,云南西畴人,主要从事舞蹈、乐理、音乐欣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