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本科生就业出路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本科生就业出路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了与毕业生、高校、社会息息相关的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途径,并针对现今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本科生;就业问题;就业出路

一、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本科生就业出路分析

高校本科生在找工作时受学校、专业和就业行业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很难单就某一因素而判断其好坏。综合分析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本科生就业出路,主要可分为以下六大类型:本专业对口就业、专业相关就业、第二学位就业、与本专业无关的就业、考取公务员和自主创业。

1.专业对口就业

专业对口就业是绝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此种就业类型需要毕业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实习经验等条件。然而,就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方式来看,有相当大的就业群体是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为例,该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实现多方面综合素质达标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然而,真正就业时很少人实现该目标,仅有极少数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一种理解是成为数据采集员,但就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模式来说,很少有企业单独设立数据采集员一职,多数企业将该职位的工作融入了其他职位而并非设立专门的数据采集员。

2.专业相关就业

专业相关就业是介于专业对口就业和与所学专业无关就业之间的一种就业形式。该种方式多数存在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或是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中。此处仍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一些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IT公司做软件研发的工作,如程序员、系统测试员等。虽说软件研发是与所学专业相关,但却并不是最贴切的就业去向。甚至有些毕业生从事了软件销售的工作,不能说此种行业是该专业就业中不好的一种,但却不是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去向。也正是因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并非专门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亦非软件工程专业出身,在此种行业就业时就存在一些不足,如编程能力不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不如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等等。当然,总体来说相关专业就业扩大了我们的就业渠道,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亦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渠道。

3.第二学位就业

第二学位就业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找工作时主要依靠第二专业来就业。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选修第二学位已经成为了各高校学生增加其就业筹码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第一专业在其所读学校知名度不够高或其学校本身不够好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对其第一专业不感兴趣而选修第二学位。如对于一名在财经类院校修读工科的学生来说,选修会计学、财政学亦或经济学作为其第二学位都是不错的选择。

4.与本专业无关的就业

选择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岗位就业,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悲哀。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方能培养出一名专业人才,而其在就业时却选择了与其所学技能无关的岗位,这样无形中造成了政府所提供的资源的浪费。更进一步来说,若该岗位不是其本身想从事的行业工作,则更可能造成一个人在其以后的工作生涯中不可弥补的遗憾。

5.公务员

公务员还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考取公务员,既包含“国考”,也包含各省市级公务员考试;第二种是选调生考试。然而,2012年新出台政策规定高校毕业生在其毕业后需要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方可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取公务员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途径,但毕竟不是主流。公务员选拔竞争相当激烈,往往一个岗位2到3个名额,而报考的人数可能高达好几千,报录比达到了相当恐怖的地步。但无论如何,考取公务员仍然是许多人心中最理想的出路。

6.自主创业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缓和就业压力、增加就业途径。支持自主创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项目。然而,创业毕竟是少数人可选择的途径,对个人的各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可选择自主创业的,因为在创业前就要有承受失败的准备,也必须具备承受失败的能力。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出路改善措施

1.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与大学生的专业培养体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才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可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第一,在大学起步时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让学生对其所学内容有整体的正确的感官认识。第二,将就业指导计划渗透到整个的教学培养计划中,从专业教育、职业规划、技能培养、就业形势等方面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明确、有效。

2.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应坚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学生在就业时应加强自身的市场意识,工作是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作,要充分了解经济体制,并根据自身的综合条件调整就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个人技能,从根本上解决个人就业问题。

3.建设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综合管理就业信息

建立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是提高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的重要手段,设立专门的就业管理机构实现就业的综合管理,建立以学校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的,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综合就业平台是一种有效实现途径。第一,建立就业信息管理的网上平台,增强与人才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第二,建立毕业生的实习基地,加强同专业相关企业的联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实习就业基地,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第三,综合利用教师、校友等资源,拓宽就业服务工作的渠道,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

4.政府应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为自主创业提供条件

政府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并为自主创业提供条件。第一,政府通过经济调控手段解决人才整体分布不均的问题,如边远地区人才缺乏与经济开发区人才冗余的调节、边远省区支教的优惠政策的制定等;第二,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用人单位和高校进行指导和管理,如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对冷门专业的财政补贴等;第三,通过法律手段规范毕业生的就业全过程,保证公平竞争,维护应聘者和招聘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高等院校本科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重大问题,其解决不仅需要学校、学生的努力,与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各方的关注也是分不开的。只有综合了多方因素,才能有效地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真正地提高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玲.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尹玉斌.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2008(5).

[3]郑贤俊.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