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洞穴喻”随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洞穴喻”随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柏拉图的“洞穴喻”作为视点,重点尝试对通常人们容易忽视的方面,比如对“洞内"的关注,并引申出相关的一些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阻碍人的认识的因素有哪些——人的处境,人性的差异等;思考洞内(普通人)的生活是否有意义。

关键词:洞穴喻 洞内世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叙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可以说是一个思想的奇迹。几千年来,一直引导着人们的思想,以至于成为后世所有哲学叙事的源头。这个比喻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洞穴喻”:有一群囚徒从一出生就被困在洞穴里,他们的腿脚和头颈被捆绑着,见不到洞外广阔的天地和阳光,唯一能见到的只有洞穴后壁上的影子,他们以为这就是真实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个人被解除了桎梏,见到了火堆与实物——这是产生影子的真正原因,并且见到了洞外的阳光——这是让一切存在物开显的根源,起初他被这刺眼的阳光差点刺伤了眼,但慢慢开始适应了,他兴奋起来,感觉到自己接近了真理,对比以前黑暗的生活,觉得这是莫大的幸福。

一、对于洞内生活的关注

通常人们可能轻易地把从洞内走出到洞外的过程看作一条从黑暗到光明、从意见到真理的上升之路,洞外的太阳被认为是某种不言自明的叫着真理的东西,非真理则应该被唾弃。那么只有光明的世界才值得追求,黑暗的角落就应该被忽略吗?人确实不能生活在在绝对的黑暗里,那样有形之物都会隐匿不显,但是相对于世界整体的局部黑暗却能被凸现并被感受到甚至被"看"到,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并与其一起存在着。于是,“看”最终不能要求主体把黑暗的部分从对象世界中分离出来,鄙视甚至视而不见。因为黑暗也是构成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如柏拉图所言,人从一开始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被安排着捆绑了手脚,像囚徒一样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什么真实都看不见,也许接受苦难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宿命,这本就是人生之初的一种全然无知的蒙昧状态,而在这样的状态中开始观察,收集关于存在世界的影像,并且在对影像的观察、推测、竞猜等过程中,学会最初级的语言、运算和推理等知识,这对于以后每一次人生的转向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并且对于每一点对灵魂里现有知识的回忆都具有激发作用。再者,黑暗更能衬托光明。这正如心灵在获取真理之前都要经历磨难的阶段,当洞中的黑暗、压迫和艰苦充分磨砺人的心智以后,洞穴里的囚徒才会激情环顾四周,他们的心灵才会敏感的感受到外力的吸引而迫切的希望转身朝向更美好的东西。

第二,如果没有洞穴中的影像的提示作用,当见到洞外的景象的时候,何以确认洞外的世界就一定比洞内的影像更加真实呢?所以,只有经历了洞内世界的无知,当有一天见到洞外全然不同的世界时,才会倍感珍惜和幸福。这种方式是将灵魂置于绝对的虚幻与绝对的真实之间,这样得到的知识将是更可贵的。因为他们的灵魂曾承受着囚禁而得来的经验,于是在他们被解除桎梏以后的思想中永远有一个被灵魂牵引的不可知的维度,在可能的情况下,会永远激励着他们一次次变得狂热,然后转向更多的方向。

第三,柏拉图的“洞穴喻”将世界二分,即将世界分为经验世界(洞内世界)和具有永恒实在性的理念世界(洞外世界)。而“经验世界和理念世界都是可视世界,只不过一个相对于肉眼,一个相对于灵魂。”[3]58 这里柏拉图似乎陷入了某种困境,对象决定了认识的性质,但这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都不是我们人的居所能够自由选择的,有光必有影,有影必有光,我们总是连带着理性来感觉的,而看似可以完全脱离感性世界的理性思考却并不是那样纯粹。仅仅给出真理是不够的,必须找到从错误到真理的道路,而道路本身比我们所认识的那些自明的真理更加原始。当哲学家指着火堆告诉我们“这是火堆”的时候,他是对的。但是对于一个根本不知火堆为何物的人来说,仅仅告诉他“这是火堆”并不能帮助他更好地认识火堆为何物。真理被说出了,但没有被理解,这能算真正的知道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是被动的,所以它并不能保证人们一定可以或者愿意向着实在方向看。

第四,如果即使灵魂朝着太阳的光明转过来了,就一定值得幸庆吗?一直以来,哲学家的世界和人们理想的世界总是被理解为一个被照亮的光明的世界。而列维纳斯却对这种思维模式提出强烈的质疑,批评说:“光源”实际上意味着存在、自我、同一的暴力,其实质上,于光的奇迹:‘由于光的存在,一个来自外界的客体,在先其存在的视阈中已经归属了我们’”[2]48,仿佛万物在认知理解之前就先行被自我所掌握和控制了,因为光照亮一切,穿透了多样性的存在,穿越了所有的差异,最终仍将所有客体自行还原为自我之物,因此人们所有被遭遇和被看见之物如同来自我们自己,于是这种“知”在所有囚徒都可能完成的行为中同一化,于此,光和自我从一开始似乎就潜藏着某种默契,世界在光照中自然而然的被“祛魅”了,世界万物都带着一种宿命式的被呈现出来,所以世界早已为我所拥有。于是存在抵制了任何关系以及多元性。

二、人能获取真理的条件及人能企及的真理的高度

阻碍人的认识的因素有哪些?首先人的处境是重要的方面,被局限在洞穴的囚徒只能看到墙壁上的虚幻的影像,那么即使再怎么聪明的囚徒也无法用他们的大脑凭空臆造出洞穴外面竟然还存在一个如此生动美丽的世界。再者是人性的差异;每个人的天性都是不一样的。苏格拉底的经验证明,教育不能将知识植入无知的灵魂,就像不能把光放进瞎子的眼中一样,哲学家也无法强迫任何人去看见真理。哲学家企图帮囚徒实现灵魂转向,以使他们的眼睛朝向善的光而背离黑暗,而真理几乎是不能说服意见的,囚徒是否愿意在别人的诱导下转身是很难的,或者即使一些已经转向的灵魂因为眼睛不能适应太强的太阳光,可能会故意闭上眼睛,有的即使强睁着眼睛也可能被刺伤或者刺瞎,甚至有的灵魂在转身走出洞穴后因为种种原因会走入另一个洞穴或者什么也没看见又返回来了,这些情况都是可能的;另外,我们可以设想,那些转身的灵魂因为转的角度不同,眼睛抬起的高度不同,视阈就不一样了。并且他们在每一次转身的时候又可能有很多的岔路,朝着每一个分支转过去可能看到的景物都是全然不一样的。除此以外,还有灵魂对他们的牵引力的大小。所以灵魂最终能否转向太阳是难的,人能最终接近真理的可能性也是小的。

总结:

我们欣赏和珍视这样一种对于神圣和纯洁的哲学的感受,当他诉诸人的理性原则来照亮感性世界的时候,其实主要的是在于反对某种蒙昧主义。但是,我们可以指出这样的光照只能辐射某些特殊的人,也许正是在这一洞穴的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到企及真理的道路之难。并且当他把这种照亮推倒极至,并坚持只有照亮的世界才具有可贵性,他缺少对作为整体世界中黑暗生活的经验,从而造成理性的特权。那些没有被光照到的类似于洞内的更大的领域被遗忘和鄙视,从而造成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哲学家与普通人甚至与自身与世界的绝对分离。(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

[2] (法)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M].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9

[3] 高秉江.胡塞尔 的Eidos与柏拉图的idea[J].哲学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