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8-152-02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然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诚信,目前却正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在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基础上,得出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而针对这些现象和原因,提出相应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诚信 职业道德 法律意识

一、引言

上市公司常常采用不恰当核算特殊交易(如债权、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关联交易等)、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错误确认费用及负债、资产造假等虚报利润的手段,以达到完成财务计划、维持或提升股价、增资配股、获取贷款、保住上市资格等目的。而且,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美国出现了安然公司、施乐公司、时代华纳、世通公司及安达信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我国也相继出现了琼民源、银广夏、三九医药、蓝田股份等利用虚假财务信息欺瞒上市、欺骗投资者的诸多典型案例。导致会计诚信受到严重质疑,给经济的健康发展披上了一层阴影。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不强

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首先必须严格律己,清正廉洁,然而少数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加之道德素质比较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最终做出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挪用公款等等。

有的会计人员则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只知默守陈规,不求积极上进,缺乏业务钻研等方面精益求精的追求。如此以来,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当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另外,不学法也就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这样他们就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更是无从谈起。

(二)会计从业环境不理想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单位负责人对其工作拥有完全的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关系的存在,会计人员能否在单位会计工作中坚持职业道德,及其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约束力的大小,一定程度取决于与单位负责人的从属关系。而这种从属性与单位的企业文化和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平密切相关。若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低下,为了一些经济利益就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做出与会计法规相悖的事情,即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如若不然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将受到很严重的损害,很多会计人员很难做到恪守职业道德。即使不是迫于上级压力,也存在某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案例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但实际上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他们不良道德的直接后果,而会计工作人员则处于被动的位置。

(三)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

制度经济学指出,制度中的每个个体均有各自的利益,而且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一个共同的制度中个体不可能无限扩大自身的利益。因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的同时,必须不影响制度中其他个体的利益或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这种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不同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利益最优的实现方式的总和就是规则,而规则的总和又形成了制度。1993年开始实施的《会计法》,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国际惯例,但从制度和颁布的模式来看,仍然属于一种政府行为;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虽然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解决了会计工作的定位问题,但也只能说是我国的会计立法刚刚走向“博弈”,会计立法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三、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1)严格执行会计人员执证上岗制度。会计人员执证上岗既是《会计法》的要求,也是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坚持实施该制度,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对会计人员的从业标准要与时俱进,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不断提高,这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2)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淘汰机制。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从业标准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对那些明显不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进行淘汰。这种淘汰机制能激励会计从业人员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避免会计人员“一证在手,一世不愁”的荒谬想法。

(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和管理,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能力,而会计人员一般是通过参加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工作由国家财政部门承担,根据不同的需要,开办各种不同的培训班。

(二)为会计诚信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作于其中的各种条件之总和,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会计所处特殊发展阶段的客观外在环境和条件,它包括会计主体内部环境和存在于会计主体外的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工作条件和状况,如内部控制制度、单位的人事政策和内部组织机构、会计主体的性质、内部审计情况等。外部环境是指该会计主体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如:经济体制环境。形成一个法制的内外部环境是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保障。

集合社会各种力量,积极改善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首先,全社会都要认可、尊重会计人员的工作。其次,会计人员要转变以往的陈旧观念,树立依法工作的思想,做到依法记账、诚信从业。

(三)完善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1)逐步探索建账、会计人员委派制。在会计人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时,可以实行建账的方法。建账是由一些中介机构来完成。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这些中介机构本身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要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行业优势,在促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作用。

(2)不断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通过企业做假账来骗取信贷资金和实现偷税、骗税目的行为,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的经营者对会计工作的错误认识,加强法制观念,支持会计人员诚信做账,真实核算。

(3)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坚持立足国情,使会计准则尽量能为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服务,并要加快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国际业务等方面的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步伐;我国的会计准则及会计法律法规要与国际接轨,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将WTO规则转换为国内法律,国内立法要与相关规则与WTO规则相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原有的会计法规,并进行完善。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体现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用成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起来。

(4)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出台速度,以尽快实现现实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会计问题能够从法律法规上找到相应的反映方法,做到有法可依。

(四)严格财经纪律,加大惩处力度

(1)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

(2)“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在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其出具不真实、违背审计准则的审计报告,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参考文献:

[1]EFFREY,Cynthia(EDT).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s in Accounting(HRD).Elsevier Science Ltd.2006.11.

[2]盛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2).

[3]蔡博.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华商.2008(2).

[4]王海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浅见.现代经济.2008(2).

[5]常宇宁,李新海.浅议我国会计诚信建设.商业经济.2006(4).

[6]童成录.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及对策思考.青海师专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