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跨科出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跨科出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犹如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石头,给思想品德课堂带来了生机,给师生注入了动力,也给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让学生进入"乐"学仍然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思品教育与其他学科联系入手,浅谈怎样在学科教育中跨科出趣。

【关键词】激趣跨科

不知不觉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其间也经历了两次新教材改革,当然这次的新课改在上次的基础上更顺应了社会的发展,给师生注入了动力,给课堂带来了生机,给教育也注入了活力,但如何激发起学生对学科痴迷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入政治学习的乐园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得从"乐"着手。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拟从教学实践角度,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跨科出趣。

韩愈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以传道为先,和我们在"五育"中以德育为首呼应,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灵魂的工程师"的桂冠,正是用德育的枝条编织而成的,以此观之,政治教学在教育学科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正如武林中人,天才可造就为英雄,而引导不当亦可成为枭雄,这英雄和枭雄之变,也许就源于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间正是要政治教学对学生完成的脱胎之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性格的塑造。这需要在教学中,政治学科展示自己魅力的同时,适时借助各学科锦上添花。

一、与历史联系——引趣

自古"政史不分家,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政治教学中,可以指引学生回到"昨天"的政治,今天的历史时代,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认识而触发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笔者执教初一年级"意志"一节时,带领学生回到历史中,要求学生列举历史上人物的意志作用,这时整个教室议论纷纷、争论不休。让学生列举时,有学生马上举手回答:司马迁遭受宫刑,发愤著《史记》;苏武被扣边塞二十年不降仍牧羊;左丘失明厥国语;李时珍三十年如一日著《本草纲目》;贝多芬失聪写出《交响乐》。这些人的意志怎么样?他们面对困难、打击和挫折,迎难而上,最终成为后世敬仰的历史名人。这些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人如果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成功而受到人们的尊敬、敬仰"(学生语);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生活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遭受万人唾骂",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秦桧"如今不是还跪在岳飞庙前忏悔吗?如此联系,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同时认识到在遇到困难时意志的重要性 ? 促使学生自觉在困难挫折中磨炼意志,成为意志坚强的成功者。

二、与语文结合 ——生趣

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追根溯源,政治与语文本是同一根。古代政治教学是隶属于文学的。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正是道德修养的底线,就内容而言是语文,就思想而言就属政治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越是出色地打开学生们的眼界去看那些不懂的东西,学生的惊讶感就越深刻,他们的求知欲望就越明显。"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把政治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迁移语文知识,从而理解政治理论观点。

笔者在讲《珍爱生命》的内容时,引入了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有激情地朗读他的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紧接着提问"同学们,做为健全的人,你们有和感想?你们是怎样珍爱生命,让有限生命焕发光彩的?经过这样富有激情的生动讲解,激起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是在于内涵,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珍惜时间,长大后报效国家。把两者结合起来既巩固了语文知识,又使学生的思想空间又上一个高度,沉浸在如鱼得水、海阔天空的境界中,兴趣油然而生。

三、与数学结合 —— 激趣

也许有教师认为,政治是文科,数学是理科,文科怎能与理科相结合,那不是眉毛胡须一把抓?且慢下结论!且看看笔者浅见再下结论。其实初中的各门学科都有是知识的基础学科,虽然学科与学科之间有分别,但他们因为其同特征"基础"而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与数学结合不仅是教学的需要,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笔者在执教遗产继承一节时,谈到遗嘱的作用时,用了一道计算题,引起学生对遗嘱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位老汉去世时留下遗产 15 个金元宝,为防止三个儿子因争元宝发生争执,立下了遗嘱,"老汉去世了,留下 15 个金元宝,宝是身外之物,盼你三兄弟磋商分配,不应因宝损了兄弟手足情。分配如下:小儿子还未成家,就分给金元宝总数的 1 / 2 ,二儿子虽成家但家庭贫困分给剩下的 1 / 2 ,大儿子家境较好,就分给三个金元宝。按要求把金元宝分完,兄弟三人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切记,切记!"请问,老人立这个遗嘱有何目的?这三兄弟如何才能履行老人的遗嘱。

前苏联教育家麦丁根说过:"学习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的深度便不会在灵魂中生根。"题目出现,学生便议论纷纷,对这份遗嘱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开始思考分配的方法。 兄弟三人一看遗嘱傻了眼,这无论如何也分不成。难道老汉不让三个儿子分遗产,还是遗嘱隐含着什么机密?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忽然明白了老汉的目的,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叙述:"老汉是通过遗嘱告诫三个儿子要付出才有收获,要心想手足情而不是金元宝。首先让主持分金元宝的一人自己拿出一个金元宝来参加分,这样一来,小儿子分得金元宝总数 1 / 2 为 8 个,二儿子分得剩下的 1 / 2 为 4 个,剩下的 4 个除去主持分金元宝者拿出的一个刚好是大儿子应得的 3 个。"学生叙述结束,掌声顿时响起,好妙的遗嘱,如此遗嘱,如此分配,岂不妙哉。老汉如此暗示,苦心岂不动人哉。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面对抽象的政治理论与开放性的开卷考试,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出趣是广大政治教师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仅就政治教学中跨历史、语文、数学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引起更多的同行对跨科教学进行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