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强化信贷管理 严控信贷风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化信贷管理 严控信贷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效益不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为了实现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型的经营宗旨,强化信贷管理严控信贷风险尤为重要。

一、银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在改革、开发和发展的同时,不断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在信贷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四多四少”。目前,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事后处理多,事前防范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的现象。

2、信贷管理的权利和责任不明确。按现行分级授权管理办法,贷款发放的决策权多在上级行,而贷款项目评估,贷前调查等具体工作则由基层行来完成,有些基层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将可行性项目评估变成“可批性”项目评估,一旦出现贷款风险,容易相互推诿,责任不明。

3、信贷档案资料有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清收不良贷款的障碍。

4、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造成一些基层行领导只注重自己工作期间发放贷款的管理工作,存在新人不理旧账的现象。二是由于今年银行加强重要岗位轮换,贷款清收责任难以落实,最终导致清收无人负责,加大了银行贷款的损失。

5、对企业改制介入不够。有的地方政府把某些债务重、经营困难企业的实行机制改换,作为逃避银行债务的机会,形成一种从“废债”中寻求利益的不正常做法。承债主体发生变化或企业改制后贷款悬空,增加了银行债务落实工作量;破产企业增多,直接造成信贷资金的损失;改制企业经营机制不规范,蚕食银行贷款严重。

6、社会信用环境差。由于企业经营不景气等原因,企业直接或变相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现象有所上升,导致贷款清收工作困难重重。同时司法、国土、房产等政府行政部门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有时干扰银行的清收工作,对银行工作不予积极配合,更进一步助长了企业的逃债行为,人为地加大了信贷管理的难度。

二、强化信贷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银行要从强化信贷管理入手,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从体制和机制上形成治本之策:

1、制定标准化的贷款“三查”系统。研制开发对借款人的行业、财务状况、经营行为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警示信号,制定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标准。一是明确市场定位,认真做好贷前调查工作,把握正确的信贷投向。二是实施审贷分离制度,把住贷款审查关,消除新增不良贷款产生的制度因素,完善和落实信贷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避免贷款审查流于形式。三是加强贷后检查工作,增强风险意识,减少贷款损失。

2、确定客户授信等级。按照客户授信登记的好差序列,排出客户贷款的先后序列,决定贷与不贷、先贷后贷、贷多贷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在各个层面、各类客户、各种产品之间进行优选配置。

3、银行各职能部门要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范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定期组织人员检查整个贷款过程中的合理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完整性,贷款条件落实情况等,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整改方案。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防止新增不良资产。

三、严控信贷风险的对策

为了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应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按照地区、行业、企业、业务品种和贷款类别设置监测指标,建立全方位的监测指标体系。建立资产质量反馈体系和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渠道。规范预警、整改和告诫制度,推动资产质量不断改善。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根据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做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差异,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2、加快信贷退出步伐。根据潜在风险贷款分布情况、行业信贷政策和区域结构调整规划,加大行业和客户分析工作力度,细化行业和客户信贷指导意见,对重点行业的信贷政策具体到客户,对一般客户的信贷总量实行刚性控制。锁定退出目标客户,加大考核力度,鼓励各行加快退出高风险市场和劣质客户。

3、建立有效的审批流程策略。建立定量和定性两部分组成审批流程。一是定量分析通过对客户财务资源的评估得出风险评分结果;二是定性部分以银行内部最好的信贷员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贷款风险决策的方法为基础,系统通过进一步研究信贷员的判断以及判断得出的过程,归纳整理制定出可供其他信贷员模仿的确定性标准。

4、实习“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意识信贷委员会和信贷管理部行使“信贷制度制定权”,负责制定、修改银行的各项信贷政策和信贷制度、规范各项授信业务的标准和流程、设计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和审查模式、界定银行系统内各级机构和人员的审批权限,并负责对以上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二是公司业务部和信贷审查中心行使“贷款发放执行权”,公司业务部负责信贷业务的贷前调查、信贷审查中心负责贷时审查并向有权审批人做出报告。三是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资产风险管理部门行使“风险贷款处置权”,负责对不良资产的清收管理。

5、完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建立贷款大户风险控制负责人制度,完善关联客户风险防控体系,注重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与相关管理系统的联结,增强集中风险和跨地区、跨专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管理,完善信贷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贷款预警与停牌整顿制度、审批人资格认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推行法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12级分类管理,更加准确、及时地反映信贷风险。严格落实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对1999年以来新增不良贷款逐户逐笔建立责任档案,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有效防范资产风险。

6、优化风险管理岗位设置。从市场发展的要求来看,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在风险于机会中不断谋求平衡的过程。因此,要在风险管理体系内建立“风险经理制”其职能确定为:以效益为中心,以风险控制和防范未责任,在贷款审查、检查和不良贷款的管理中奖风险控制在更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