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于《伤逝》之内,又在《伤逝》之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于《伤逝》之内,又在《伤逝》之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电视剧《闪婚》、《裸婚时代》等展示了80后一代人的爱恋行为,他们遭遇了和《伤逝》中同样的爱情婚姻困境。但相比于《伤逝》,主体在生存环境面前却有了更强或更自主的应对姿态,表现的情绪整体趋向于自尊、自嘲与怀旧。

[关键词] 《伤逝》 80后婚恋题材 困境 情绪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5

80后婚恋题材的爱恋行为与《伤逝》:总有悖论各自倾斜

2000年之后,80后一代长大成人。在此形势下,一些反映这一代生活主题的艺术作品其中就包括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单就电视剧来说,从青春的《奋斗》出发,经过了《我的青春我做主》、《蜗居》,再《闪婚》、《婆婆来了》、《当婆婆遇上妈》、《家,N次方》以及《裸婚时代》等,直至2012年初的《北京爱情故事》、《蚁族的奋斗》及《AA制生活》,每一部剧都在不同时段创下了高收视率,并在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引起了争论,把一些只属于这个年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词汇,诸如“裸婚”、“闪婚”、“蚁族”、“AA制”等带入了所有群体的视野中,进而真正把80后一代的情爱价值观突显出来。有些学者给剧定义为“青春婚姻题材”的剧,“青春婚恋题材作品从内容上看似乎介于青春偶像剧与家庭伦理剧之间”[1],所有这些剧都会趋向一个场景:关于80后一代的爱情和婚姻。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在婚姻的路上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让人格外揪心。我们发现,80后一代的问题正是鲁迅《伤逝》中涉及到的境遇问题。

《伤逝》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婚姻的小说,叙述的是涓生和子君为了爱逃离大家庭,但在经营小家庭时分道扬镳,最后子君选择自杀的一场悲剧故事。鲁迅先生以犀利的眼光透视这场独立爱情紧随时代之后的真正缺失之感——娜拉走后怎样?这一反问直接拷问爱情乃至更多人与人关系的真正依附力量。涓生和子君在相爱时本身精神地位的不平等和婚姻阶段两个人对于家的营造存在偏差以及对待自由和责任都处于一刀切的状况最终导致了悲剧。除此之外,经济的困境加剧了精神层面的脱轨。涓生深刻意识到,爱情需要有所依附,从而开始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游离徘徊。最后的涓生选择了自由,而子君因为爱情的消逝选择了放弃生命。在涓生的自叙里,我们认清了情感的事实:爱和婚姻需要物质和精神上的平等,同时需要在自由和责任的两难中平衡。为了爱情的独立与自由放弃其它生活的责任是轻的,而为了个人的自由放弃爱情婚姻的责任又是空虚的。生活看似有道理可循,而最终都陷入一场现实的悖论中。“婚姻本来就不是人性的产物, 作为制度, 它和人性中的很多东西是相悖的”。王海鸰如是说。

海藻,海萍是《蜗居》中的两姐妹。海萍结婚了,和丈夫苏淳为了在大城市里立足周而复始地拼搏,但一次次遇到人生的坎坷。海藻因为姐姐的缘故来到大城市求学,工作之后遇到一个和他同龄的小贝。两个人的爱情本来甜蜜,但在经营的过程中总有些出其不意的状况发生,比如海藻姐姐的经济难题都会让他们刚刚好的生活捉襟见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突然有权利有金钱的有婚姻的宋思明出现了,他成为了海藻的寄托。在宋思明和小贝之间,海藻选择了宋思明。关于海藻的最后结局我们不予以探讨,但就她和小贝、宋思明和姐姐海萍姐夫苏淳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曾经的海藻和小贝是幸福的,爱情面前她们热情狂热,而当两个人处于生活的阶段,遇到难题时,他们两个人却因为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从而有了海藻隐瞒小贝接触了宋思明的机会,导致裂痕的产生。小贝无论也想不到海藻会变,所以也无法在事后虽然选择了原谅但一直伤口难以愈合的情况下设身处地想想海藻的状况。海藻无论也想不到,为什么小贝就是难以和自己一起来承担姐姐的窘境,所以也无法在姐姐一次次遭遇难题时把小贝拉进自己的圈子想想是不是应该踏出第一步。小贝需要的是两个人的恋爱世界,一起奋斗一起徜徉,海藻除开要这些之外,还希望把所有家人都携带了,她需要一个完美完全完整的家的概念。两个人在爱情的立场上是平等的,但在婚姻时对于家的立场有些偏斜了。此时生活的悖论出现了:不是有了两个人的自由,不是有了两个人的简单生活,生活真的就是幸福的。不是有了两个人的奋斗,不是有了两个人的家庭,生活真的就是无忧的。也不是有了一句我爱你,有了一句我可以奋斗,姐姐的生活难题就可以解决的。不是有了姐姐的辛勤劳动,不是有了姐姐的省吃俭用,大城市的房子就是能买得起的。这些悖论最终让海藻迷失了,既然小贝无法理解这些迷失,那就让一个能理解迷失的人来扛。

《裸婚时代》里,刘易阳和童佳倩在婚前是甜蜜幸福的一对。童佳倩不在乎刘易阳的房和车,毅然选择和刘易阳结婚。婚后,他们并不如当初想象得那么幸福。个性强烈的童佳倩遇到了保守谨慎的婆婆,生活方式完全被婆婆给轻视甚至是唾弃,这让童佳倩内心产生了不平衡,不平衡之后会重新把曾经不在乎的车房挂在嘴边甚至越来越觉得委屈,于是产生的怨气直接撒到刘易阳的身上。刘易阳在物质上的不足使得他会把自己位置放低,但因为相爱又格外地想要一心让童佳倩过得满足,包括她无理的取闹,只是怨气越来越多让他紧绷的神经崩溃,他说话的方式和行为俨然不能和之前一样。这种落差又再一次深深刺痛了童佳倩,童佳倩变得啰嗦,对于任何事情都会权衡轻重再搬到台面上与刘易阳争论。裂痕到有了小孩子之后扩大了,焦躁、不平和郁闷的心情始终围绕着童佳倩,而这种情绪又不能在刘易阳身上得到发泄了。因此,童佳倩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撒娇,婚前婚后如此不一样?刘易阳也想不明白,同一件事情,为何曾经可以如此大方坦荡,但婚后却陷入斤斤计较之中?当然童佳倩也不明白自己为何变得如此小气和暴躁,刘易阳也不明白自己为何变得如此狭隘和冲动。他们离婚了。故事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观众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复合。但他们两个人的一路行走倒是刺痛了电视机前很多的观众。生活的悖论是:宽容和理解的极限在哪里?是不是一个人某个时态心态上极度的宽容和理解就一定能永远保持宽容和理解?个性强烈和自由是不是就决定了只能大度?而物质的充实是不是一定要以失去某种精神为代价?整体上的完美是不是还是无法弥补细节上的小缺陷?“细节打败爱情”是《裸婚时代》中刘易阳悟出来的,正如涓生悟出的爱必须有所依附一样。

于《伤逝》之外80后一代的心理状态探讨:自尊、自嘲与怀旧

80后生存的年代正好是改革开放之后,“开放的国门使长久自闭的中国人感觉到了巨大的冲击。政治权力与传统道德共同构建的社会监管体系日益松动, 社会生活的变化之剧, 令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真切而又应接不暇。”[2]更为确切的是,多元外来文化进入80后的视野,现代与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质量与重量落在80后的心理结构中,于是,文化带给自身的思索可能相比于实际的环境来得更让人顿悟。总而言之,在继鲁迅《伤逝》之后的现当代所有爱情故事所展示的主题,无疑都是时代下不同的社会环境给予男女双方不同的索取,而因索取不同造成观念上、心理上与行为上的巨大落差,至此在爱情或者婚姻之路上造成些许落寞遗憾。“真正的爱情不是冲动, 而是心和心的交融, 它和人们的理想、志趣、道德、情操、审美观念等都分不开”[3]。但相比于《伤逝》,主体在生存环境面前却有了更强或更自主的应对姿态,表现的情绪整体趋向于自尊、自嘲与怀旧。

自尊的个性多半源于自身在对待某事情上因为绝对的自主与独立,绝对的对于自身身份和选择的认同而表现的不屈于另外一方(包括环境和人)的强硬或者所谓的自我甚至倔强的态度。如果杨晓芸不够自尊,不够一心一意想要向南服从自己的话,那两人不会走到离婚的地步。同样,若韩金贝稍微收敛下自己小孩子情绪,童佳倩不那么在意婆婆对自己行为鄙弃的话,她们都不会最后让自己变得焦躁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蜗居》中的海藻因为自尊,所以在小贝不同意赞助姐姐之后,她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护姐姐的家庭。而对于小贝而言,他同样是一个自尊自强的男人。他能够为了爱情付出自己,却不认为爱情应该有过多的负累,当爱情有裂痕之时,他无法选择原谅。两个人在没有空隙之时的相处在我们看来是和谐美满的,而一旦有了间隙,才发现各自的性格中都有着自我的成分,谁也负担不了谁的心态。再来看看两个不一样人的自尊。《北京爱情故事》中的石小猛和《AA制生活》中的张林。他们同是来自农村,为了出人头地,付出了比城市同龄人更多的努力。他们善良勤奋有能力,城市这个大舞台的“不近人情”让他们身心疲惫,他们依然渴望在城市里立足,渴望着一份完美的感情。他们的这种经历给了他们更加自尊的情绪,于是对于旁人的一言一语有着特别敏感的感知和体会,从而在安全感层面有了某种缺失。这种缺失又往往条件反射地更加去“索求”一种自尊的保护。石小猛在自尊强烈受挫的情况下和沈冰分手了,他无法在没有任何身份的前提下去真正守护这份感情,可能这中间有对朋友疯子和这个社会现实的恨,而更多的是他可以失去爱情,但一定不能失去自尊。张林遇到了痴情的富家女娟儿,不顾女方家长的反对,和老丈人签订了AA制协议,承诺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公司赚钱,不用女方一分一毫。真正在一起之后,张林和娟儿的矛盾逐渐升级,他始终不能把自己的穷字脱掉,再本能地把这种穷带给自己的压力反弹给娟儿,他们的爱因为自尊让人感觉窒息。总结这群年轻人,他们在遇到爱情之后不可避免地要一次次解决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的问题,而他们不再是把爱情当生活中唯一寄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尊占到了上层,他们能够在坚持自我的前提下走好于自己看来是最理智的每一步。只是在外人的眼里,这些自尊恰恰是爱情中最大的杀伤武器。

面临强大的现实压力在保持独特的自我时,需要自尊也需要自嘲。自嘲在80后的世界观里是一种能够调侃自身处境的幽默豁达心境。自嘲会在一帮志同道合或者说生活工作上的好兄弟好哥们好姐妹在各自遇到状况后聚集在一块聊生活聊人生的状态下出现,而且出口成章且都有些哲理意味,当然说得通俗点也就是贫嘴。《我的青春我做主》是讲述三个表姐妹和各自的妈在工作生活爱情上的斗智斗勇,但三姐妹是亲人也是朋友,其中任何一个人在瓶颈之时都会有另外两个姐妹的拔刀相助。她们把自己的是非价值观融入在自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讲述中,于是她们从失败中倒下,又在希望中重新站起。《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导演赵宝刚曾在某次采访中透露:“编剧们编故事已经有许多年头了,为什么不能找一个大家既感兴趣,又贴近生活,还能展现当代文化的东西呢?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中,你可以看到精神偶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你可以看到自嘲、自解,甚至连演员的笑场镜头我们也用,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感觉。”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几个从大学一路过来的好友最习惯的地点就是某酒吧,之后在酒吧里一次次微醺,再慢慢说出苦尽甘来的悲怆人生。《AA制生活》里,何琪和韩心是典型的喜欢自嘲的一对夫妻。他们可以为了某一个问题在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个场所来个“你死我活的厮杀”。《闪婚》这部剧中,韩金贝与古峰是天生的冤家,几天之内闪婚了。韩金贝成天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等着古峰这个男人来心疼,而夹在各方关系中的古峰,只能一次又一次对着韩金贝自嘲。韩金贝听着像是有趣和幽默的安抚,殊不知是谷峰的某种反讽与无奈。受过高等教育的80后一代,不拘礼节不拘传统,在现代的文化中学会了各种形式的语言表达,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闷闷不乐,而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能够传达的方式获得暂时的开脱。如果说《伤逝》的年代或者更早的年代,个体还是以一种慎重的思考直至超我的状态来让自己自省的话,那如今的年轻人已经能够收放自如了,悲是悲,乐是乐,是心酸但也不至于走投无路。他们的自嘲让他们获得了生活的空间,算是弥补了因为自尊带来的空隙。

怀旧于笔者看来不是单一的一种情绪,它聚集了多种情感。之所以处于怀旧是因为个人的内心情感是极度丰富的,对于生活中细节的感受能力很迅速并且能以最合适的表情展现在脸上。对于父辈一代,他们不是无情地反叛,他们在父母需要的时刻积极表现自己对于父辈的爱,当然偶尔需要想过自己生活的时候,会以自己的小聪明换取幸福。他们需要亲密的朋友,所有的年轻人都有一群“死皮赖脸”的知己兄弟或闺蜜,为了朋友,铁定能倾其所有,但也能让自己坦诚相对——这便是80后一代同样视为生命源泉来源的圈子。他们一般都受过教育,且很多人都走到了大学阶段。共同的学生时代会给他们各自的内心留下些单纯的纯粹的干净的生活片段,这些片段足以能在他们失落时支撑他们继续保持希望。他们在毕业后基本上都能有让自己生存的工作。这份工作让他们既有独立的资本又不时因为这份工作而陷入焦躁之中。总之,在这一系列的生活环境影响下,他们的情感变化多端瞬间不定,爱热烈,恨也热烈,开心来得快,悲伤也去得快。因此,怀旧是一种细腻的小情怀。《奋斗》里,陆涛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想建立一个像他们这样有自己圈子的且能够把圈子又集中在一块的社区,最后虽没有成功,但毕竟在赚取第一桶金之后租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仓库,在这个仓库里,圈子的嬉笑怒骂都被定格了。这样一个场景不禁让陆涛的父亲有些觉得天真和幼稚,但于他们看来,却是对于青春和生命美好的延续。《北京爱情故事里》里,大学时代里记忆刹那间就会充斥在这几个年轻人的头脑中,他们在大桥上大声呼唤,他们对着天空对着逝去的大学生活唱起曾经的歌曲,旁人看来有些傻乎乎,而在他们的心里,至少在今后的很多年里,这些想念的情绪让他们在残酷的现实中瞬间感到温暖。还有很多场景中,年轻人对于童年生活的思念无疑都能证明,在他们的世界里,除开爱情,还有很多让自己感到不能丢失的生活。《AA制生活》里的张林虽然是一个极度自尊的人,而在自尊之外,他对于父母的孝顺,对于自己曾经的那个小乡村,他始终惦记着。因为一直爱着父母和弟弟,和想要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创造点什么,所以他才必须自尊。因此,张林在娟儿面前对父母表现出来的守护有些固执,但又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在他的心里那种极致的对于长辈的爱的表达。怀旧的这些小情绪在自尊的年轻人心里是一种温暖的存在,它让年轻人坚守着对于美好的信任。

结语

《伤逝》所展现的在五四追求自由与独立平等的那个年代还是一场爱情婚姻的悲剧,让人愕然和惋惜;如今80后一代的爱情婚姻即使有着和《伤逝》同样的人生困境,而因为独立自由平等已经深入人心(包括女性在意识和思想上的丰富性),致使当悲剧来临时,能够靠着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力量予以解脱,从而悲剧不是结束,只是另一段成熟婚姻的开始,即使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人。《闪婚》中,当初的韩金贝在婆婆眼里就是个孩子,而分开之后她依然对着老公说,我等你。《AA制生活》里,所有的长辈都认为小辈是在过家家,所以竭尽所能让他们孩子的生活过得顺畅一点,但该经历的该懂得不会因为顺利而改变,总会在某个时刻爆发,爆发之后还需两个人自己找到突破,最后懂得了婚姻的和平相处和经营之道。正如宣传片打出的广告:让不成熟的男人们变得沉稳。是的,在情爱之路上,各种矛盾纷至沓来,自由和责任每时每刻拷打着年轻人的良知,只是在经历了不同环境的熏陶,孕育了不同的情绪之后,80后一代在情爱婚姻观上逐渐倾向于尊重爱情,呵护婚姻的理念。而表现这一类情爱题材的电视剧里,幕后的导演或者编剧在详尽客观描述群体的一番争夺之后,无疑也践行着向观众传达对爱情的认知和坚守的美好信念。

参考文献

[1]刘 硕. 解析青春婚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特点与价值导向—以《裸婚时代》为例[J].当代电视,2012(1).

[2]张 旭.婚姻六十年嬗变 (上)[EB/OL].http://.cn/ygb/200908/t20090813 2429242.htm.

[3]刘达临.中国性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7.

作者简介

罗娜(1986.7—),女,湖南常德人,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影视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