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唐代燕乐大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唐代燕乐大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唐代宫廷表演的燕乐,包括的范围很广,除去张文收创作的燕乐坐部伎的《景云乐》等四曲外,凡是演出的声乐、器乐、舞蹈和百戏等,均属于燕乐之列。但隋唐燕乐中仍然以歌舞音乐所占的地位最为重要。含有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大曲是在相和大曲――清商大曲的结构基础上,吸收了外族和外来的音乐形式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唐代大曲 曲牌 影响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Yanyue Daqu in Tang Dynasty

WANG Laiqing, WANG Yongjie

(Department of Music, C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Abstract Yan Yue in Tang Dynasty palace performances, including very broad scope, except Yan Yue Zhang income creation (take the Ministry of Kabuki "King Wan Yue"), who performed vocal music, instrumental music, dance, and one hundred play, belong to the out of Yanyue. Sui and Tang Yan Yue,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occupied by the dance music. Containing sections of large-scale song dance, called daqu. Daqu is to absorb the alien and exotic musical forms developed in the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phase and Qingshang Daqu.

Key words Daqu in Tang Dynasty; tune; influence

唐代大曲是在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的相和大曲已是歌舞曲。它有歌唱的部分,所以有歌词,但它又有不需要歌唱只需用器乐或用器乐伴奏着进行跳舞的部分,那就是“解”。“一解”是第一次奏乐或跳舞。相和大曲的结构也近似于唐代大曲。相和大曲开始部分的音乐较徐缓,称为“艳”。接下去是带叙述性的中板段落,总称为“曲”。在这个段落中每唱一段歌词之后,都要加一段器乐尾奏,叫做“解”。大曲的后一部分,速度逐渐加快,逐渐把乐曲引向高潮,叫做“趋”。全曲快结束时,速度越来越快,叫做“乱”。这种由器乐、声乐和舞蹈综合而成并以散―慢―中―快为结构的相和大曲的曲式,已是将来唐代大曲的早期雏型。

唐代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在一个整体中间连续表演的大型艺术形式。它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中间又包含若干个段落。第一部分称为“散序”,是节奏自由的散板,散板散序若干遍,每遍的曲调各不相同,器乐独奏、合奏或轮奏,不歌不舞。第二部分称为“中序”或“拍序”,也叫“排遍”。节奏固定,以慢板为多,以歌唱为主,或舞或不舞。在散序与排遍之间常有一个简短的过渡段落,称为“”。有“轻举”之意,即散序之后通过一段较为轻快的音乐,然后转入众乐合作的慢板段落排遍或中序。第三部分从“入破”开始,入破即散板,又叫舞遍。此部分以舞蹈为主,或歌或不歌;音乐由慢逐渐转快,故有催拍、促拍、遍之称。催、促、等字都含有快速之意。这一段是大曲最热烈的部分,特点是由入破进入催拍以后。正如黄庚在《夜宴诗》中所说的那样:“艳曲喜听催拍近,狂歌自觉入腔难。”但入破本身却是全曲中最为优美动听的部分。大曲再由节奏转慢的歌拍进入到煞,即结尾。这是大曲的一般结构形式。但在大曲的具体运用时,却存在着相当大的伸缩性。如:根据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及其注中所说,法曲《霓裳羽衣曲》的表演与结构上有一定的伸缩性。

1 唐代大曲的音乐对后世乐种的影响

宋代杂剧吸收唐代大曲的音乐,是非常明显的。唐代有《六幺》歌舞大曲,宋代有《崔护六幺》、《莺莺六幺》等杂剧;唐代有《梁州》歌舞大曲,宋代有《四僧梁州》、《食店梁州》等杂剧;唐代有《薄媚》歌舞大曲,宋代有《错取薄媚》、《郑生遇龙女薄媚》等杂剧。同样,唐代有《伊州》、《渭州》、《石州》等歌舞大曲,宋代也有多本杂剧剧本用它们的曲调。宋代南戏的音乐也继承了歌舞大曲的音乐,作为自己的养料。

2 唐代大曲的曲牌对后世乐种的影响

据王国维的统计,南戏曲牌来自唐代大曲的共有24首。其中一部分是摘取了单个曲牌,如《剑器令》、《八声甘州》、《梁州令》、《薄媚》、《大圣乐》、《新水令》等;另一部分将大曲某一段的几个曲调连在一起使用,如《琵琶记》第十六出中的《入破第一》、《破第二》、《第三》、《歇拍》、《中第五》、《煞尾》、《出破》七个曲牌即是。元杂剧同大曲的关系是:可以从杂剧所用的曲牌中发现大曲所曾用过的曲名。如《梁州第一》、《小梁州》、《六幺遍》、《伊州遍》、《催拍子》、《八声甘州》、《普天乐》、《齐天乐》等等。据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对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所举335个杂剧曲牌的分析与统计,其出于大曲者11个。

3 唐代大曲的结构对后世乐种的影响

从宋元歌舞音乐上的结构来看,一方面部分继承了唐代的歌舞大曲,另一方面又有新的改变和发展。宋代歌舞音乐上的结构形式,大约可分为大曲、曲破、缠达和单曲四种类型。宋代对于结构庞大的唐代大曲,并不全部采用,仅采用其一部分,而称之为“摘遍”。唐代大曲,往往长至几十段;宋大曲,从今天存有歌词实例看来,是短小得多的。例如:《采莲》“寿乡词”只有八段等等。而且在音乐与曲式上也有简化。这是宋大曲继承唐大曲结构后的发展。宋代的有些词牌,借鉴了唐代大曲结构中的某些音乐片段。有很多词牌,其牌名有着引、序、慢、近、令、歌头、促拍等字样的,都曾是大曲中间的一个构成部分。《碧鸡漫志》中对这些名词,是依照它们在大曲中前后的次序排列的。例如:“引”――如《婆罗门引》、《阳关引》;是大曲中“中序”开始的部分,亦即歌唱开始的部分,相当于后来的引子。“序”――如《莺啼序》,是“引”后紧接着的头一个慢曲的专称;曲调较长,后来统称为慢曲。“慢”――如《浣溪沙慢》、《木兰花慢》;曲调比较长,是较抒情的。“歌头”――如《歌头》、《水调歌头》、《六州歌头》是慢曲的另一个名称。“近”――如《诉衷情近》、《扑蝴蝶近》,亦称近拍。是慢曲之后,入破以前,在由慢渐快部分所用的曲调。“令”――如《六幺令》、《十六字令》、《调笑令》,是指入破部分所用的节奏较快的曲调而言,也泛指一切较短的曲调而言。“捉拍”――如《捉拍丑奴儿》,即促拍或簇拍,是大曲入破中节奏极快的曲调。可见,宋代有些词牌,使唐代大曲中某些音乐片段的分开运用,让大曲中的这种片段单独存在,便成了单个的词牌。元杂剧的板式结构与唐代大曲的结构也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杂剧一折中,曲牌在节拍上的衔接方法是:第一段:引子――散板。第二段:正曲前半――一板三眼。第三段:正曲后半――一板一眼或流水板。第四段:煞尾――散板。这种散―慢―快―散的形式,也正是大曲分遍的典型连接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为元杂剧所吸收,亦为后世其他戏曲,如昆曲等继承下来。清代的十二木卡姆的结构也受到唐代大曲的影响。喀什、莎车地区的十二木卡姆,每首的音乐结构都较庞大,均由大拉克曼、达斯坦和麦西莱普三大部分构成。大拉克曼是由情绪深沉的散板序唱、太孜等声乐、器乐、舞蹈组歌和器乐间奏等十几个部分组成。情绪深沉,逐渐向欢快的情趣过渡的达斯坦部分,热情奔放的麦西莱普是由三至六首舞蹈组歌所组成的。这种散―中―快的结构与唐代大曲的结构颇为相似。

唐代大曲的二十八调,几乎涵盖了后世所有的调式。宋代调式为十四调。辽代《大乐》所用的“四旦二十八调”宫调系统,是保留了隋唐《燕乐》二十八调七宫、七商、七角、七羽的系统。明清时期只剩下九个调。

有故事情节的唐代歌舞大曲,可以说,是后世歌舞剧的进一步发展。唐代大曲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但也有一定的叙事成份。

唐代大曲中的许多乐舞及舞蹈动作对戏曲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唐代大曲中的许多乐舞,诸如“胡旋舞”、“霓裳羽衣舞”、“天魔舞”、“舞鲍舞”、“舞判”等,都被兼容并蓄的戏曲所吸收,以增强自己的表演能力。“胡旋舞”、“霓裳羽衣舞”“天魔舞”在北杂剧《梧桐雨》和《锁魔镜》中,已成为戏剧情节的一部分,不过仍为剧中插舞,具有舞蹈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南戏《张协状元》中的一段“舞鲍老”,情况就不同了。在这部戏的最后一段中,借鉴了“舞鲍老”的歌舞表演,它却成为戏曲的表现手段,起着戏剧情节所需要的烘托喜庆气氛的作用。唐代大曲中各式各样的舞队,也逐渐演变成戏曲舞台上的“摆八仙对子”、“扮十长生对子”等“调对子”的歌舞场面。唐代大曲中的很多舞蹈动作也成为了后世戏曲演员表演的身段。

唐代大曲从汉代的相和大曲,南北朝的清商大曲一路发展而来,经过了结构上、调式等多方面的加工、改编,发展得更为复杂庞大。它的曲式结构原则和唐代曲牌音乐被大量应用在后世许多乐种之中。可以说,唐代大曲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大曲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它将把它构成大曲的音乐种子撒向了中华大地上。那些种子后来在许多乐种中开出来的是比唐代大曲更加鲜艳的花朵!

参考文献

[1] 金文达著.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 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

[3] 夏野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