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教育部原副部长志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这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

质量是生命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从整体上说,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是以数量、规模的扩张为主,对质量和效益的关注程度不够。不少高职院校是根据1996年的“三改一补”和1998年的“三多一补”政策发展起来的,自1999 年扩招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专科院校数量由2000 年的442 所发展为2007 年的1288 所,在校生人数也由100多万人增加到600多万人,教育规模大幅度提高。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质量上还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社会总体与高职教育供求表现来看,由于很多学校受短期利益的诱惑,盲目升格,只注重数量上的增加和校区规模上的建设,而没有注意内涵建设,导致培养出来的教育人才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导致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不足,表现为教育人才结构上的供大于求的矛盾。因此,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

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职业( 产业) 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评价教育质量的指标和方法很多,但对高职学校来说,最终还是要看学生是否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是否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在职业教育社会化的今天,教育质量高的学校生源充足,社会满意度高。而教育质量低的学校,学生少,就业难,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教育质量是高职学校的吸引力、竞争力乃至生命力。

三、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措施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其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设备、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效的管理队伍等。良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设备等都是指硬件配置,这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这里我主要从“软”设置来分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1.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要统筹协调区内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专业的布局, 与地方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相协调, 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要以社会与行业需求为主导,把学校的教育与社会、行业密切结合起来,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体现鲜明的职业特点,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过窄,每一个专业应对应于某一职业岗位群,在人才培养上应与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必须是行业或有潜在需要的专业。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推进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院校举办方、学校等利益相关方参加的高职院校管理组织,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同时,鼓励高等职业院校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议事制度,多方参与、多方建设、多方评价,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学校要深化内部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要求专业教师应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计划地选送在职教师到企业学习和顶岗挂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各职业院校可根据自己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点从社会及大型企业引进具有高职称的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充实自己的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教师的力量。另外,学校可根据专业及课程设置需要聘请一些专家、教授来院授课,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以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已推出了一些措施来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如“国培计划”“暑期实习煅炼”等。相信在国家的重视下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质量会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

⒊加强培养高职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教育中,教师素质永远决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的科研能力既是一种实践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 ,它决定着一位教师是否能从事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是否能开创性地、高效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1)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之所以在现代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就要对教育的规模、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决策;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成倍增长,使得传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因此,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确立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2)教育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对于高职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所以为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必须先组织教师参加研究的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学校在选择研究课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课题是否对提高教育质量有利,教师在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时也必需这样考虑。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科研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程序目标必须一致。总体来说,学校的科研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教研活动,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跟日常教学的进度相协调,教务处按教学计划以教研或备课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和研究。第二个层次为专题研究,由教师个人或若干教师组成的集体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进行侧重探求某一教育或教学规律的研究。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科研指的是第二个层次。

四、构建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1.加强命题的针对性,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

高职院校在考试命题时,应按照学生和教师授课的实际,增强命题的针对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考核。对基础扎实,学习较好的学生能够考出水平,真正拔尖;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获得一定的进步,感到学有所获,进而使所有的学生都对自己的过去、现在有所比较,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明确奋斗的方向。

2.建立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灵活多样的考试制度

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从职业特点分析入手,列出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项目,确定职业能力标准,实行职业能力水平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态度与成绩、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测定。

3.推行非规范性评价

非规范性评价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可在教师的随机言行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期望与评价。它具有互动性、精神性、艺术性、情境性和教育性的特点。非规范性评价关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一切潜在评价因素, 通过积极评价, 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和个性,促进他们能力和素质的和谐发展。

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都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