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语文课堂的设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语文课堂的设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设疑,关乎语文教学的效果。问题可以来自教师的预设,可以来自学生的困惑,抑或是课堂上的即时生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巧妙地设计、及时地捕捉、智慧地解决,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灵动而趋于高效。

课堂问题应当如何设计?问题过于简单、平庸,就无思考的空间;问题过于复杂、艰深,学生亦无讨论之价值。如此课堂要么是逐渐划向幼稚、低效,要么就是一步步归于沉闷、无趣。

一、巧设疑问,一举多得

“疑为学之始”,好的问题往往起到设疑激趣、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肤浅的、过少的问题往往让语文学习游离于课文之外,无法进入文本的思想内核;琐碎的、过量的问题又让课堂误入无序低效,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课堂高效的问题对于语文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指向要明确,应针对当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涉及文本的内容、主旨,可以涉及作品的艺术构思、表现手法,也可以涉及作品的语言特色、艺术风格。问题是语文学习的载体,应明确、简洁而且任务附加值要高。

如教学小说《窗》,有老师在结束环节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试着给课文补写一个结尾。”问题的范围宽泛,指向性不强。此处设疑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又与小说的内容、主旨或是本节课的重点有怎样的关系?乍一看,问题较为新颖,阅读课还关照到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反复斟酌,不足之处很多。首先,要求不清楚,补写的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还是根据小说内容进一步突出人物形象。其次,问题的容量较小。这里姑且不谈有无补写的必要,如果要补写添加这样的要求,比如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采用心理描写为小说添加一个结尾,无疑提高了问题的价值,达到了一石多鸟的目的,简洁而高效。

二、及时生成,敏锐把握

课前问题预设固然重要,而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往往可以成为我们最好、最切实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及时生成的问题源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源于思考中的疑惑困顿,当然就是他们最感兴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当然也参差不一,教师应甄别择选,相机而动。

仍以小说《窗》的教学为例,有同学提出文中第5小节写到近窗病人为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美景时,使用了 “栩栩如生”一词,似有不妥。笔者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问题,既涉及字词教学,又涉及到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它P乎整篇小说的艺术构思。“栩栩如生”意为:“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作者不是在暗示我们窗外之景事实上并不存在吗?那远窗病人为什么要将其描述得如此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呢?文末“窗外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是否合乎情理?这些问题,当然也是教学重点、难点,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同在真正的阅读中、从小说的语言中,读懂了作家的暗示,仿佛是与作家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沟通。

三、形式多样,力避重复

语文教材中文本的内容、主题、手法、构思新颖。如果教学中的提问语言、形式一成不变,教师和学生都会越学越疲惫、厌倦,最终兴趣皆失。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做到灵活多变。

1. 能力培养的着眼点不同

比如,把握《窗》一文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以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也可以要求学生用刚学到的生字词连缀起来,创造性地复述,既锻炼了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遣词造句的能力。

2. 阅读的方式不同

不同文本主旨相关、选材相近,或同一个文本貌似雷同的语段,我们不妨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小说因其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节选,所以呈现出与学生以前所学到的小说不同的特点:较多地采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烈日”、“暴雨”都是夏日里极为恶劣的环境,逐一分析景物特点和写作手法就会显得重复而笨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二者作比较阅读:同样是写景,老舍笔下两种景有怎样的异同点?如此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关注、阅读具体的语句,对这里的环境特点及写作技巧有一个整体、清晰地把握。

3. 问题的表述方式不同

语文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学生对课堂上的问题无动于衷,只是被动思考。如果我们在提问的环节上冷静反思,我们提问的语言是否加大了理解上的难度,换一种问法是不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是更有可能点燃学生创造的热情。如说明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不可以让学生给说明对象下定义?再比如小说阅读中的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人物形象可不可以换成这样的发问:“你愿意和文中的主人公成为朋友吗?”

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巧妙地设计问题,敏锐地把握课上的动态生成,灵活机智地变换提问方式,做到这些,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变得简约而不失活泼,灵动且趋于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三余中学(22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