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江西某地下人防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江西某地下人防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江西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为例,分析了其设计总思路,提出了其可行性的研究,值得参考。

平面设计 技术指标 意义

1 工程概括

某地下人防工程平时用于商业贸易兼顾分流地面人流;战时用于人员掩蔽和物资储备的多功能地下商城。本工程为地下两层,推荐方案总建筑面积约8210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78676万元。其中地下商业街建筑面积约75200平方米,投资估算约73846万元;城市快速通道建筑面积约6900平方米,投资估算约4830万元。

本工程位于老城区,现东西向有红旗大道、北有文清路、西南向有东阳三路、东南向有营角上路共四条道路交汇,中心有一个安全岛。是人流的集散中心,每天聚集的人数很多,交通拥堵,在此处修建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可彻底解决目前南门口及周边商圈交通人车混流、交通拥堵的问题。做到地面问题,地下解决,地上地下协调发展,同时繁荣了该地区的商业经济,改善城市景观效果,提高了城市品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防工程的社会、经济、战备效益。

鉴于特殊位置,修建地下人防工程意义重大、效益明显。根据《人民防空战术技术要求》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该工程二等人员掩蔽部、物资库抗力等级均为甲类防核武器抗力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6级;防化等级:二等人员掩蔽部为丙级,电站及物资库为丁级。人员掩蔽部每个防护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平方米,物资库每个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4000平方米,每个防护单元均为独立的防护体系。防护与建设标准符合国家人防工程建设要求,能够保障人员和物资在遭受拟定武器袭击产生的破坏效应及其次生灾害环境下的安全。

2 工程的平面设计

由于红旗大道自东而西横贯市中心城区,是一条形象大道,被评为“江西省园林路”,以其颇具特色的绿化闻名于省内外。本工程对出地面构筑物规划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尽量保存现状绿化,构筑物时尚设计,增加城市亮点。以此为出发点,本工程主体均位于道路机动车道之下,出入口的设置尽可能的不触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内高大乔木,结合人行过街考虑,设于人行道边或灌木绿化带边;竖井风口隐蔽于绿化带内。

拟建项目为丁字型,以南门口街心花园为中心,沿文清路方向长约460米,沿红旗大道西长约150米,沿红旗大道东长约200米。红旗大道段工程轴线宽29.2米,文清路段宽程锥形,末端最窄处轴线宽为17米。本工程为地下两层,根据道路现状及地下管网位置, 工程顶板拟覆土2.2米,地下两层,层高5.1米。总建筑面积约82100平方米,商业区建筑面积约59600平方米,总营业面积不超过40000平方米,可容纳约3万人。

2.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贯彻平战结合的主导思想,在考虑地下人防工程施工所需尺寸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平直规整,本方案柱网以8.00米×8.00米为主。柱网布局使得商场布置更加灵活,充分满足商场使用功能。

2.1.1功能分区:

平时:本方案按功能分为商场、避难走道兼过街道、小型车汽车库、城市快速通道4个功能区,设35个防火分区。文清路段平时功能为商业,城市快速通道位于红旗大道下,快速通道与商业区之间按规划要求配置了约300个车位的小型汽车停车库。整个工程分区明确,布局简洁合理。疏散人流经过街道疏散休息大厅往红旗大道、文清路、东阳三路、营角上路周边疏散,使人流迅速得到分流疏散。

战时:结合平时分区情况,共设防护单元19个,其中物资库11个,二等人员掩蔽部6个,平战结合电站1个,城市快速通道临战转换为车辆待避场所1个。人员掩蔽部、物资库抗力等级均为甲类防核武器抗力6级,防常规武器抗力6级;防化等级:二等人员掩蔽部为丙级,电站及物资库为丁级。每个防护单元建筑面积均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置。每个物资库建筑面积控制在4000平方米,每个二等人员掩蔽部建筑面积控制在2000平方米。本工程物资库掩蔽面积共约48900平方米,人员掩蔽部掩蔽面积合计约7200平方米。每个防护单元之间均有连通道相互连接,并至少设有2个直通室外出入口。每个防护单元均独立自成体系。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分别设置了扩散室、除尘、滤毒、简洗、进排风机房、防化值班室、男女干厕等战时功能使用房间,满足战时使用要求。每个防护单元按战时要求划分抗爆单元。战时电站为独立的防护单元,设置了独立的进排风系统。布置有柴油发电机房、进、排风机房、水泵房、油库、冷却水池等功能房间。

2.1.2口部设置:

由于红旗大道自东而西横贯市中心城区,是本市的一条形象大道,被评为“江西省园林路”,以其颇具特色的绿化闻名于省内外。本工程对出地面构筑物规划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尽量保存现状绿化,构筑物时尚设计,增加城市亮点。以此为出发点,本工程主体均位于道路机动车道之下,出入口的设置尽可能的不触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绿化带内高大乔木,结合人行过街考虑,设于人行道边或灌木绿化带边;竖井风口隐蔽于绿化带内。

本方案设楼梯口部32个、坡道式车辆出入口2个,未包括进排风竖井,其中南门口繁华地段的5个出入口设置了10部自动扶梯,根据1米宽自动扶梯输送能力每小时8000人的标准,10部扶梯最大输送能力可达10万人次,完全可以引导人流通过地下过街,从而起到疏导地面人流、减轻地面交通压力的作用。车辆出入口位于东西苑两侧,避开了南门通环岛,疏导了因购物滞留在南门口的部分车辆。

由于平时防火分区与防护单元结合设置,战时设备用房尽量与平时设备用房相互结合,真正做到了平战使用功能有机结合。

2.2技术指标

平时:总建筑面积:82100平方米,其中:商业区建筑面积59600平方米,过街疏散大厅建筑面积 4500平方米,汽车库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城市快速通道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设备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战时:防护工程总建筑面积:71960平方米,防护单元数量:19个,人员掩蔽部建筑面积约10950平方米,人员掩蔽面积约7200平方米。物资库建筑面积约52880平方米,物资库掩蔽面积约48900平方米,自备电站建筑面积约1230平方米,战时车辆待避场所6900平方米。

2.3竖向设计

本方案覆土层考虑2.2米,顶板厚0.50米,吊顶高度1.3米,吊顶以上设通风、空调、电气、通信等各种管线,层高按5.10米考虑,净高为3.3米。

2.4建筑防排水

(接193页)

本方案防水等级为一级,工程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加附加防水层,所有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埋设件及预留孔洞等特殊部位均采取相应防水措施。

2.5建筑内部环保

工程内部的空气质量要求按商场及人防工程设计标准设计,通风系统设有消音器和隔音设施,所有有振动的设备均采取减振措施。

2.6建筑室内装修

装修根据经费情况,按重点部位重点装修、一般部位一般装修的原则,力求庄重大方、经济合理。装修材料全部采用防潮、防腐、防火、耐久的材料,节点构造简单、牢固、抗震。

2.7消防设计:

防火分区共35个,负一层20个,负二层15个,不含避难走道及过街道。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了2个以上人员疏散口。最远疏散距离商场不超过35米,汽车库不超过60米。防火分区面积:设备用房控制在1000平方米,商场控制在2000平方米,停车场控制在4000平方米,满足消防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间设防火墙、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分开。防火卷帘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3 建成后的影响及意义

3.1改善了该区域的购物与文化娱乐环境

拟建工程建成后,营业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既有利于促进该地区商业与文化娱乐业的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也改善了全市人民群众购物与娱乐环境。繁荣了城区商贸,优化了城市商业结构。同时通过本工程在地下空间将文清路与规划中的A、B、C三大商业地块连成一体。

3.2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节约了地面用地

拟建工程不占用地面用地,而为市区增加约11万平方米利用空间。该工程的建成,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资源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并借此完善城市管网,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3改善了城市就业环境

拟建工程建后,可安置约5千余人就业,对提高城市就业率,节省就业投资,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地方税收,稳定社会都是十分有利。

3.4改善区域交通环境

拟建工程建成后,可以合理疏导人流,减轻路面机动车辆交通压力,提高该地区的交通组织能力,繁华地段出入口采用自动扶梯、楼梯、地下过街道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引导地面人流进入地下空间,最大限度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该地区的交通组织功能,有效缓解南门口区域人流、车流密集的交通压力。地下过街道24小时开放,极大方便行人过街,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节约城市建设用地。

总之,有序、合理、高效、综合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密度疏散人流、车流,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工程的建成可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使之更趋于合理;提高城市防灾、防空抗毁能力;繁荣城市商贸,与现代化大都市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本市一大亮点。尽量分散。

其次,系统应有良好的安全接地,安全接地是指系统机柜及内部机件的接地。如果内部机件与机柜的接触不好,则应以铜带将其与机柜相连。控制柜上接地装置太多时,应设置接地汇流排,接地电缆宜采用焊接的方式安装。

第三,加强维护,利用停机机会,每年至少更换一次主机风扇,定期清洗滤网增强散热效果。经常检查机房通风机运转是否正常,保持机房的空气为正压。

定期对机柜顶部、墙壁、地面等的灰尘用吸尘器吸除干净。

通过上述措施的处理,加强定期工作,鑫源热电一、二期DCS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未发生大的故障。

参考文献:

[1]赵燕平. 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检修运行维护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74―2001,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