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用悲观主义解读庄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用悲观主义解读庄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庄子在当时的社会无法实现其政治理想,生活上也极其贫困,在命运面前更是只能逆来顺受,这些都导致了庄子的人生充满悲剧色彩。理想的破灭,贫困的压迫,命运的多舛与无奈,使庄子的人生观充满悲观主义色彩,也使悲观主义成为庄子哲学的源头。庄子哲学之所以产生,就是为了消除人生中的悲剧感,消除悲观主义带给人生的种种消极影响,从而把人的生命境界和人生追求提升到无限自由和逍遥游世的高度。

关键词:庄子;政治;经济;命运;悲观主义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11-01

在人们的印象中,庄子一直是一个乐观、洒脱的人,庄子的哲学也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然而笔者却认为,无论是庄子的人生还是庄子的哲学,都不乏悲观主义色彩,都与悲观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庄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弱者,他清高孤傲,性情偏激,因此只能陷入困境。在政治上,庄子痛感君王无道,导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投身政治的知识分子往往难得善终,他只好放弃自己的救世理想,成为隐士之流。《天下篇》中说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在《人间世》中,庄子借楚国狂人接舆之口描绘出当时政治环境的污浊与险恶: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就只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今之世,只好把生存的要求降至最低,只求免于遭受刑戮。此时此刻,人世间所谓的幸福比鸟的羽毛还轻,还不知道如何把握;灾祸却比大地还重,又不知道如何躲避。这实际上是庄子面对当时黑暗的的社会唱出的悲歌。统治者的残酷和无道使知识分子的救世理想被迫化为云烟,他们要考虑的只能是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

在经济上,庄子由于拒绝参政,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生活一直十分贫困。《外物》这篇文章曾经讲述过庄子向监河侯借粮遭拒的故事:庄周因为贫穷,去向监河侯借米。监河侯说:“好的。等我收到封地的赋税以后,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明白监河侯并无借粮的诚意,气得变了脸色,他讲了一个寓意故事,辛辣地讽刺监河侯的虚伪吝啬。

在《山木》中,也曾经对庄子贫困的生活进行过细致描述: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庄子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去见魏王。魏王感叹他的贫困,他却趁机讥讽魏王,流露出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悲哀。

从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庄子在物质生活上的贫困与无奈。为了生存,心高气傲的庄子甚至要向虚伪吝啬的官员借粮,还遭到拒绝。经济生活的贫穷和困苦,自然会加重庄子的消极虚无思想,使他对人世抱着悲观的态度。

与此同时,庄子的文章中透露出强烈的宿命论色彩。他在命运面前是逆来顺受的。在《大宗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子舆和子桑是好朋友,接连下了十天大雨,子舆到子桑家门口中时,听到子桑正在弹着琴有气无力地抱怨自己贫困的命运。在这个故事里,庄子借子桑之口,表达出他对于困苦命运的无可奈何。

在人类共同的悲剧命运――死亡面前,庄子更加认识到命运的不可抗拒。《大宗师》中有这样一段话: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庄子认为死与生,都是命中注定的,它们就像黑夜与白昼一直在交替,这是个自然现象。人对这些事情是无能为力的,这正是世间万物的实际状况。

《大宗师》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认为阴阳二气和人的关系,无异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因此,人应该听从阴阳二气的摆布,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理想的破灭,生活的困苦,命运的无法把握,使庄子的人生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在《齐物论》中,庄子对人生作了这样的描述: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人承受形体而生,就一直执著于形体的存在,直到生命的终结。人与外物互相较量摩擦,追逐奔驰于身外之物而无法停止,这不是很可悲吗?终生劳苦奔波,却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感到疲惫不堪,却还是找不到自己的归宿;这不是很悲哀吗?这样生活的人就算是不死,他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很显然,庄子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

庄子在《齐物论》中,以庄周梦蝶的故事,表明他明白死生变化之理,而不再有任何的执著。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更希望自己是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而不是身处现实困境的庄周。很显然,庄子对于自己的处境是十分不满意的,对于人生也是充满感伤的。而人人都难以逃脱的必死的命运,又进一步加深了庄子对于人生的悲观认识。

庄子生活得十分痛苦压抑,他时常都能感觉到生存的艰辛,怀才不遇的激愤,以及社会环境施加于他的种种束缚,还有命运的冷酷与无情。为了摆脱生命中的种种痛苦与失落,庄子提出了齐物我、泯是非、同生死的齐物论,提出了融死生于和谐交融状态的物化观念,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主张,提出了道通为一的哲学思想。庄子以道为大宗师,希望人们能够相忘于道术,从而忘却人世间的种种苦恼。可是,庄子的哲学依然无法完满地解决人生中的种种矛盾。庄子哲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生命的思考,他最终只能选择“知其不可而不为”的处世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庄子哲学是为了克服悲观主义的消极影响而提出来的。庄子为什么提出物我两忘,就是因为他对现实世界感到悲观失望,对人生也有着太多的悲苦失意之感。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庄子真的能够完全地忘情于世俗社会吗?庄子的哲学真的能彻底忘却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庄子的逍遥游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一种苦难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它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因此,即便是庄子努力克服悲观主义,并且开创出以追求自由与快乐为宗旨的庄子哲学,我们仍然要说,悲观主义是庄子哲学的源头,更是庄子哲学的底色。无论是庄子的人生,还是庄子的哲学,都与悲观主义有着难以割裂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解读庄子[M].上海三联书店,2007.

[2]冯友兰等.名家品庄子[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

[3]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启良.真善之间[M].花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