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论修养(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从不反对凭真本领获得富贵,却对通过歪门邪道得来的财富和地位非常反感。他认为,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说,过贫困的生活一样有乐趣,不合道义的富贵,是应该被拒绝的。孟子也说:“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认为即使俸禄达到万钟粟米之多,如果不合礼义,也是没有意义的,不应该接受。孔子这种重道义、轻富贵、安贫乐道的思想,可以使我们认清道义和利益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受个人欲望驱使而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必须指出的是,儒家的重义轻利不是反对人们获取正当利益,而是反对为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安贫乐道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在没有正当上进途径的情况下不逢迎苟且求进。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
犯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有些人明知自己犯了错误,却碍于面子、声誉等因素,选择了遮遮掩掩、文过饰非,这不仅不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可能在将来犯下更大的错误,这是孔子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他向弟子们提了出来。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得很明确:“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谁犯了错误,别人心里都很明白,只有及时改正,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敬重。孔子有时候就像一个“唆”的长者,他常常为弟子担心,生怕他们走上歪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错却不愿改正。纵观古今,积小错而酿大错者,不乏其人。真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都是勇于改正过错,并从中吸取教训的人。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修养自己的身心,敬慎从事。修养自己的身心,使亲朋好友安乐。修养自己的身心,使所有的百姓安乐。
子路向老师询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提出了君子的三种境界,一层比一层高,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第一层是修养身心,保持恭敬之心,养成敬畏之心,这是“内圣”的功夫;第二层是修养身心,并能使亲朋好友感到安定快乐,这是“外王”的过渡阶段;第三层是修养身心,并使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这是“外王”的终极目标。但连孔子自己也感叹说这个终极目标,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都难以做到。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哪种境界,孔子首先强调的都是“修己”,也就是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再言其他。我们常常探讨道德的起点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道德的起点就是修养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打铁还需自身硬”,试想,一个自身素质低下的人,如何期望他能管理好家庭、处理好工作?更不用说治理国家了。提高道德修养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与个人、社会、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息息相关,这也是儒家始终强调修身的根本原因所在。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结党营私。
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品德的描述。矜是庄重,群是合群,庄重合群,不争不党,就是君子的品德。庄重,是因为君子持己自重,有所虔敬;合群,是因为君子公道仁爱,和气处众;不争,是因为君子寄托广大,不屑俗利;不党,是因为君子独立自足,无须阿比。首先,庄重是做人的基本礼节,它体现在仪态、衣着、言语、举止等诸多方面。其次,不争这个颇具道家色彩的词汇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之一――“和”的理念,它既强调人与人之间,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要平等相待、和谐相处。最后,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出于公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接纳他人,做到人与人之间友好团结。但团结并不意味着可以“结党”,即拉帮结派,因为“结党”往往会营私,会党同伐异,从而抛弃道义原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我们极力反对的。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觉争强好斗;年老时,血气衰退,要警觉贪得无厌。
这是孔子在讲授戒慎的经验,所论都是在特定的年龄时段要戒除不良习惯。少年贪色,戒之难,孔子因此提出“血气未定”以警之;年壮喜斗,戒之难,孔子因此提出“血气方刚”以警之;老年喜得,戒之难,孔子因此提出“血气既衰”以警之。《淮南子・诠言训》中同样提出了人在不同年龄段的特征,与孔子的话相似:“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老则好利。”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可爱可取的一面,但也因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差异,会有一些缺失。孔子通过对人成长的观察和体悟,提出了君子从小到老应该注意和戒除的事。其实,不论是好色、好斗还是好利,都是人的欲望,也不限于某个年龄层面。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是要我们随时警惕,用理智来节制欲望,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选自《孔子语录》,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