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反思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反思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人事制度是高校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涵盖:机构设置、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制度、规章制度五个方面。人事制度是高校宝贵的资源。存在机构臃肿、分配制度不合理、编制失控等问题。高校教育制度改革活动已经持续二十多年,至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高校机构实现精简,根据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与用人机制。

关键词:高校 人事制度 改革 反思

一、高校人事制度概念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人事制度,指的是高校内部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涵盖高校所有的人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一切与人事活动相关的活动或者体制。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高校人事制度包括机构设置、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激励制度、规章制度五个方面。人事制度改革内容包括这五个方面。例如用人制度: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学校人员录用、评价考核等活动。人事机构的设置则需要遵循精简、高效高能的原则。这五个部门是高校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缺一不可的环节。

二、高校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1.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高校人事机构设置存在重复现象,甚至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导致学校人事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例如有的学校学生人数较少,只有一二千人,但是直属学校领导的党政管理等处级干部就有20多个。由于人数众多,学校工作被细细划分,出现有的工作部门工作质量不达标,工作任务较为轻松,有的部门工作人员也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领导职数较多,影响到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学校虽然有明确的分工,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轻松容易的事情大家抢着干,繁重的事情却无人问津。机构膨胀,人浮于事,逐步影响到学校部门办事效率,影响学校教育事业的进行。

2.编制失控,不堪重负。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实现合并,组建成为新的高校航母,教职工队伍变得更加庞大。虽然在合并期间,学校进行人员精简与机构精简,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高校人事制度中比较常见的两个问题是编制过大与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学校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导致出现编制过大、超编现象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图书管理部门尤为突出。此外,人员结构不合理。一线教师严重过不足,后勤与党政人员绰绰有余。

3.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按劳分配难以落实。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高校依然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分配方式。教师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大。教师多按照课时进行计酬,但是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解决优质优酬的问题。不同职称之间的教师在收入方面拉开差距,但是统一职称的教师之间在收入方面差异不显著,教师的教学津贴基本一样。教师工作投入、付出与产出不成比,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缺乏完善的党政人员工作评价机制,相同职务的党政人员,干多或者干少,干好或者干坏,其差异不能在收入上得到体现。

三、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反思

1.高校机构精简。随着改革活动不断推进,高校在机构精简、人员编制方面进行改革活动并且取得一定成绩。近年来,各高校根据部门职能任务与发展方向,重新核定人员编制,进行机构编制,实现人员数量有效控制。根据教育改革原则,改善高校内部管理现状,为了全面优化高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建立高效运转的学校部门,学校制定了科学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明确所有教职工的工作范围与工作责任,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提高学校教研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机构精简,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推动高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

2.用人制度更加灵活。改变传统的“大锅饭”分配局面,高校推行教师聘任制,后勤职位与党政职位则遵循按需设岗的原则,公开招聘启示,广招社会贤士。建立有效完善的岗位竞争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并且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实现对教职工的有效管理,为更多学校体制之外的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3.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活动不断推进,许多高校逐步建立全新的公平的教职工分配制度,将教职工分配与业绩、效益、能力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师的优质优酬,为努力者提供充足的薪资报酬。对于青年教职工良好的发展前景,鼓励教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更多的教学知识、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待遇,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定比例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育改革需求,结合高校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新.关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层思考[J].理论界(双月刊),2003(3)

[2]王冬玲.基于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6)

[3]裴笑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差异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