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鹿邑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鹿邑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 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小型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鹿邑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鹿邑县地处豫东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边缘,全县总土地面积1248km2,属淮河流域。鹿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差变化较大,降雨分布不均。年内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加之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涝灾害时常发生。鹿邑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县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埋深浅,易开采,回补快。浅层地下水水质良好,适合农田灌溉。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河渠侧渗及灌溉回归等。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鹿邑县人民在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鹿邑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近年来主要是利用小农水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资金进行了打井配套、桥涵配套、发展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鹿邑县现有机电井24331眼,配套完好率61%,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3个办事处和县农场。鹿邑县现有排水沟渠2959.6公里,配套建筑物5901座,排水沟渠多有淤积,渠系建筑物大多年久失修、带病作业。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原有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投入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鹿邑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鹿邑县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建设标准偏低,老化损毁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桥涵大部分为砖拱结构,受当时资金、技术、材料的限制,工程标准普遍较低。排水沟渠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由于水利资金投入不足,岁修工程跟不上,多有淤积,渠系建筑物大多年久失修、带病作业。有的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超期服役既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又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随着村村通柏油路和“一事一议”修路工程的迅速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但是,也对农田水利工程造成一定损坏。路基加宽,毁坏了沿路的沟渠、桥涵和机井工程,公路两侧的取土沟宽窄、深浅不一,路坝较多,又缺少必要的桥涵配套,形成许多“竹节沟”,原有排水体系被打乱,易形成内涝。现有农业灌溉小型水源工程主要是机电井。机电井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问题,部分机电井因超设计年限、无护井设施等造成淤积严重,平均每年约有3%―5%的机井报废不能使用。在2009、2011年的抗旱浇麦中,抗旱水源不足的问题充分暴露,有的地方输水软管延伸300多米也找不到水源。还有1/3机井因成井较浅、天气干旱、地下水位下降、一井多泵等原因,影响效益发挥。
二方面: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维护。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导致工程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建设。
三方面:重经济轻水利,劳资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尤其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近期虽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但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劳资微乎其微。
四方面:工程建设缓慢,影响农民兴趣。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工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 T 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农业,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方面: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方面:搞好水利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农田水利建设由工程水利、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
三方面:积极宣传引导,普及节水灌溉。多方宣传,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灌溉,尤其是喷灌。发挥喷灌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渗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四方面:重视人才建设,建立健全机制。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搞好农田水利还需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农村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基础。广泛而高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为建设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11).
【2】加快改革步伐振兴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改革座谈会纪实
【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84.(06).
【3】张全红.加强制度创新推行自主治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制度变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06).
【4】王能耕.我国“小农水”工程特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