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感觉逐渐逼近事物,进而形成认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苦苦思考。其实,要达到这一目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关注好学生,关注好学生的思维状态。本文将围绕如何关注好学生的思维状态谈一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有问才有参与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教学效果很差,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目的也无从实现。因此,“死气”的课堂是高效课堂的死敌。高效课堂首先是学生的广泛参与,只有积极地、广泛地参与,充分认真地思考,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也是高效课堂的需要。

正是基于此,教师更应该积极思考,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的意识。比如,我在上一节文言文新授课时,上课前,先抛出一个问题。比如:在讲授《高祖本纪》时,我会先问学生,“古代皇帝出身卑微的都有哪些人?”泱泱中华五千年,皇帝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不胜枚举。于是,教室里讨论的声音慢慢变大,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就是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寻答案,并且在思考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问题本身也为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定下了方向,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与动力。同时,要善于把握学生的爱好兴趣,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以此引领学生融入课堂中去。

二、民主才会敢问

(一)给学生一个微笑,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给学生一个微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喜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把爱普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学校的爱、家庭的爱、社会的爱。只有学生内心有了爱,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和谐,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未来。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就会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言心中之所言,敢问心中之所问。

(二)“民主”是敢问的基础

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民主。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学生,看到学生的进步就像听到自己孩子的第一声“爸爸”或“妈妈”那样欣喜,欣赏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在学生将个性化的见解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的表现与思维成果进行正方向的点评,既能够鼓励发言的学生,同时也是给其他学生提供了条件反射的样本,即思考—发言—表扬—再思考。

三、善问更需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的《思维方式》中说,“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教师设计教学流程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做到个性化备课、个性化上课。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本班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现状,有目的地讲授知识。同时,还要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古人云: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教学中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其实就是能激起千层巨浪的石头。

从学生生疑到质疑再到释疑,层层展开中就有了学生思维蓓蕾的开放。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思考如何运用学生的固有思维习惯与模式,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思想,力求把教学过程设计的更为科学有效。

(一)处处设疑

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难度大小不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即使不听课,也能拿高分”的错觉,这种错误的看法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语文教材中存在很多常识类的内容,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读记。学生的思维也容易呆滞,不会思考,也不会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足课,在授课时预设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始终让学生处在思索的状态。比如,现代散文教学中设置仿句,让学生模仿文本中的优秀词句,同时思考词句优美在何处,是辞藻美还是情感美。让思维伴着行动,活动的意义才得以扩大。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设置疑问,把教材中“静”的内容教“活”,通过不断地挑战,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探索学习过程,把外在的认知结构内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层层释疑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课堂上常常鼓励学生发问,但老师不能一股脑将答案全部告诉给学生,必须注意释疑的技巧性。将答案全部呈现出来,学生就不会思考,只是拿起笔将答案记下来或者读出来。教师在抛出一个问题让全体同学思考讨论时,应该密切关注好学生的反应。观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思维逻辑的周密性。在学生进行唇枪舌剑似的讨论时,观察学生是否有独具慧眼的质疑,是否有别具特色的见解,是否拥有独特的思维角度。同时应当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有答案,教师不必、也不可能逐一作答。因为有些疑问,仅凭本节课知识、本学科知识无法诠释透彻。爱因斯坦也曾竭力反对某些好心的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马上就详细地给予解答。他说:“老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见解的人。”所以教师要巧妙地“存疑”,将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袋里产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