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会SAY NO!三类IT产品不能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会SAY NO!三类IT产品不能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IT产品市场规模庞大,各类硬件、数码、整机产品琳琅满目。多样化的产品市场在带给用户更多购物选择的同时,也为假冒、劣质、“试验型”产品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3.15刚刚过去,相信“老实”了一段时间的这类产品又要开始“冒头”,这里笔者就一―将它们“揭发”,希望大家在碰到这些产品时能够主动拒绝!

假货

目前IT产品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假货。假货又以键盘、鼠标、耳机、存储卡等产品最为常见。这些产品由于工艺复杂度低,内部零件设计模块化,“造就”了这类产品的假货泛滥。目前市场中出货量较大的ACER、Benq、LG等品牌的低端键盘、鼠标产品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假货的销售量将近半数!而IBM小黑鼠标则更是笔记本电脑配件中仿冒率最高的“模型”产品。

区分真假货的方法,以键盘为例,真品键盘键帽上的字母、数字、符号均为激光印制,触摸起来手指能感觉到激光刻制的凹凸感,且不易磨损,字体细长幽雅。而假货键盘键帽上的字母、数字、符号均为油印而成,摸上去较为平滑,使用时间一长字迹就会磨损。此外真品包装盒及后盖标签上的序列号是每个键盘惟一的,而假货键盘序列号则都相同。挑选时只要仔细观察即可进行鉴别。

耳机产品的假货多以“工包”来伪装自己,商家或网络商人会用“内部渠道”、“库存”等说法来蒙骗消费者。lcemat品牌旗下的西伯利亚酷雪入耳式耳塞,就一度是“工包”货泛滥,以致丹麦商舒复公司发函告知消费者要小心假货,任何以散装形式进行销售的所谓酷雪入耳式耳塞都是假冒产品。

存储卡的假货目前销售渠道多在购物网站,另外一些游戏机专营店也是“组卡”的批量销售终端。这类产品在包装、外观上已经做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要找区别只有拆开卡看内部元件才行。所以要想避免买到假卡,选择正规商家或品牌店购买是最好的选择。

伪劣品

“便宜卖了,30块钱的摄像头,80块钱的DVD光驱,50块钱的21音箱。”我们经常能在IT卖场中听到商家这样吆喝,超低的价格确实相当吸引低端、学生用户。而这也正是这类配件――伪劣品的销售“策略”所在。

目前伪劣品的“涉猎”范围很广,小到网线水晶头、网线,大到音箱、光驱、机箱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内代工厂可以制造出来的产品范畴。虽然伪劣品不像假货那样打着别人的“旗号”蒙钱,但其在产品本质上与假货如出一辙――粗制滥造,因此即使卖到几十块钱也有翻倍的利润。

目前国内二、三级渠道比较畅销的“黑手机”(又称山寨机)就是伪劣品的典型例子。这些手机都是在沿海城市的一些小型电子加工厂,甚至“作坊”厂中生产出来的,它在出厂前没有经过任何射频信号强度、电磁辐射强度以及材料是否有毒等项目的检测,标配的电池在容量上也多是进行虚标(如实际400毫安时电池标为1200毫安时)。在其3英寸大屏、手写系统、炒股功能以及5、600元售价的光鲜外表背后,隐藏的却是品质低下、辐射超标以及电池寿命极短等相当恶劣的问题!

所以,要想获得一个绿色的使用环境,笔者希望大家一定要拒绝购买黑手机。这些手机的分辨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是不知名品牌的产品,价格又非常实惠,且屏幕下方具有一行五个触摸功能键的手机,则基本可以确定是黑手机。

最后要提醒大家,伪劣品由于没有固定的品牌,因此想要用一些与正品对比的方法进行判断已经行不通。从市场现状来看,这些伪劣品多是由“黑心”商家“巧舌如簧”地向用户推荐售出的,属于推销型产品。因此我们在购买IT产品时,如果遇到一个不知名的品牌产品又被极力推荐,那么最好的“防护”方法就是向它说“N0”!

“试验型”产品

所谓“试验型”产品,是指那些设计不合理,或者价格虚高的IT产品,尤以新品居多。这类产品大部分都是品牌货,但在性能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或是性价比较差。如某些SP手机新品仍旧,沿用2XXMHz主频处理器,一些万元以上的笔记本还停留在GMA950整合显卡档次等等。

而一些刚刚上市的新品,如显卡、主板、显示器等,基本都是为发烧级玩家“尝鲜”准备的,其上市价格与普及之后的价格相差甚远。想想去年下半年上市的G8600显卡,初登柜台时售价近1500元。但一个月之后其主流型号即降至800元左右,将近一半的价格落差相信放在谁心里都不会舒服!

此外,近期上市的全球第一款三色LED背光液晶――优派VLED 221wm也是价格虚高的代表。这款产品拥有12000:1动态对比度、118%广色域,在参数上确实可圈可点,但这些远不够让消费者为其6999元售价买单。毕竟目前主流22英寸宽屏液晶均价仅为1800元,而相信随着产量的不断提升,LED背光液晶的平均成本将会越摊越低,届时成群上市的低价LED背光液晶将会给消费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付”这些产品,笔者认为还是得从消费理念上“把关”,呼吁理性消费。千万不能什么新就买什么、追什么,这样极易陷入厂商的“试验品”策略,为其大把的广告费、宣传费买单。冷静2、3个月,当你再想购买这款产品时,相信迎来的将是合理的价格与优化后的产品品质。

除此之外,在甄别性能与价格严重锚位的新品方面,笔者也教给大家一些小技巧。比如当你相中一款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新品时,不妨与其前一代产品进行参数对比。如果你发现新手机的功能只是停留在广告层面,而硬件规格上几乎没有变化;或是笔记本电脑只是升级到最新的CPU,而其他像芯片组、显卡、液晶屏等配置与前代产品并无太大变动时,请一定不要购买这些产品。因为它们只是厂商拿来炒作的试金石罢了!

总结

看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目前IT市场中“鱼龙混杂”的产品格局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假冒、劣质、“试验型”产品对消费者的坑害不仅限于金钱层面,它将会让上当受骗的消费者对某类产品失去信心,进而对整个lT市场的产品品质产生质疑。读者朋友们,当你遇到这些产品时,或者JS极力向你推荐这些产品时,请主动地向它们说“NO”,学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