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1+1地理高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1+1地理高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九月和十月我分别参加河南省地理优质课大赛和全国地理优质课大赛,不管是参赛前还是赛后,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一节地理课才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一节好课,一节优质课?我是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被推荐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的,所以这两次参赛的题目保持了一致,都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赛后我对自己这节课进行了总结,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1+1高效课堂。本节课设计如下:

1.提前发放导学案

学案设计意图: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以往经验,按照传统讲课方法授课,不管老师如何卖力,如何吆喝,课件做的如何精良,学生都如在云雾中,效果很差。发放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梳理知识要点,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和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来,以便课堂重点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又提供和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探究、学习的方式与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究的习惯,提高学习、探究的能力。学案真正体现“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2.引入新课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导致核泄漏,引发环太平洋国家的恐慌,核泄漏污染物将飘向何方,成为人人关注的话题。当时在网上流传这样一个诙谐帖子:“韩国新闻说风往东吹,台湾新闻说风往北吹 ,美国新闻说风往西吹,俄罗斯新闻说风往南吹,这风到底是往哪里吹的?风表示自己压力很大,不知道该往哪吹?” 那么风到底往哪个方向吹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设计意图: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对于这样的国际性事件,学生的关注度很高,课堂注意力立刻集中与此,而诙谐帖子中的风向会牢牢抓住学生的内心。

3.具体过程

环节(1)学生活动:鼓励小组代表(课前分好小组)到黑板上完成学案中的“温故而知新”。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点,并自然过渡到大气环流的概念。教师活动:把整个新课过程建立在预先假设的条件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假设: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

环节(2)学生活动:学生分阶段完成学案中我能自学1、2、3和我能参与1、2、3。本过程包括组内交流完善、班级汇报展示两部分,是本节课重要环节。首先个人根据学案课前预习情况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对比,互相交流辩论解疑并推选公认的优秀者到讲台进行全班汇报展示,也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加一个环节,就是组外再评价。为保证此过程最佳效果,教师需在这里营造一个“展现自我”、“小组荣誉至上”热情激烈竞争的氛围。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老师做一个最佳配角就可以。难点在思维的碰撞中解决,兴趣在相互辩论中产生。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本环节完全体现了新课改所要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和地理教学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变化的理念。教师活动:利用课件讲解总结得出结论:三个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间形成单圈环流,两个假设条件下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三圈环流)。

环节(3)完成学案“我能总结”,鼓励小组代表到黑板上画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和动手作图能力,强化基本知识点。

环节(4)最后完成学案“我的思考”,让学生结合小动画分析随着在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运动规律(假设地表均一)。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环节(5)教师总结本节课,和学生一起研究核泄漏污染物最可能飘向何方,指出在本节课研究结果下污染物最可能飘向东北(盛行西风),但现实会比这更复杂,因为还有一个假设存在。告诉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设计意图:首尾照应,为下节埋下伏笔。

环节(6)完成学案“自我检测”。本节课的设计好处是:

一是从师生关系来看,是“主导+主体”。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激励者、参与者。师生关系和谐,地位平等,作用相当,责任同担。

二是从学习内容上来看,是“教材+(导)学案”。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忽视教材以外知识的教学。“1+1”课堂教学,利用导学案指导、引导、辅导学生进行个体学、小组学,使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检测,引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导学案成为无形的老师。

三是从学习方式上来看,是“自主+合作”。提倡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查、大组讨论三个环节完成知识建构。

四是从学习的时间上来看,是“课前+课内”。课前以自主学习为主,然后由小组长召集进行互查、讨论。课前时间指的是课堂45分钟以外自习时间,也可以是课堂45分钟的前段时间。课前学习可以是看书、作业、讨论,也可以是探究、实验、实践活动。

但是否能达到高效,其中导学案的编制、学习小组的安排、教师的课堂引导 、调控都尤为关键,需要老师在每个环节上都下足功夫。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