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管理水平是整个电力系统在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和运行管理等诸多方面问题的集中反映,是保证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自身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深入分析供电可靠性信息,对供电过程进行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可以揭示影响电力供应和电能质量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预警供电安全,有效掌握设备与电网的健康状况和安全水平,为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保证安全可靠供电提出改进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安全措施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电气化标准县、乡、村建设范围的逐步扩大,农村用电负荷的需求量逐年递增、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深入探讨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标准和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管理与技术措施,才能充分发挥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才能发挥好供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作用。影响当前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当前农村配电网线路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

(1)农配网设备故障与线路跳闸比较集中。农村配电网系统在运行中最大的故障,还是设备故障与线路跳闸,而且集中体现在大风雨过后,这就影响了农村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的正常用电。(2)农村电网结构不合理与设备健康水平欠缺。近年来,汝阳县总体电网主网网架结构已能基本满足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农村低压电网虽经过户户通电、井井通电、扩大内需、农网升级改造后部分地区配电网已得到相对改善,但农村低压电网相对还比较薄弱,集中反映在农村用电上,线路造供电半径大,导线截面小,老化严重,线路单一供电多,无互代切换能力,供电可靠性较差。(3)农配网线路缺乏运行维护与管理。由于县级公司实行了体制机制改革与重组,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不断更新,供电所推行了班组化管理模式,运行维护人员相对较少,加之运行线路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与思想素质有待提高。造成了营业、抄表和运行班各负其职,分工明确,协作不够,给线路缺陷运行维护与管理造成了不及时、不到位、不迅速的现象。(4)农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尚未健全。 目前,由于农村配电网各项自动化处理功能不到位,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较低,每当发生供用电故障时一般花费时间长,恢复供电慢。人工操作倒闸与数据采集等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落后。

2、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2.1建立可靠的管理制度

供电可靠性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纵向在上需要领导的重视,在下需要员工的关心,横向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为此,汝阳县电业局成立了以生产副局长为组长,生计部,调度中心、输配电部、营销部等相关人员为小组成员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编制了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施行供电可靠性目标管理,向相关部门分配指标;形成了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每个月,每个季度对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作为下季度的工作指导。

2.2加强计划停电管理

近年,由于农网改造,造成停电次数增加,时间较长。加强停电计划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时很有必要的。各单位提前向调度中心报送下月停电计划,调度中心根据停电计划,统筹安排,形成月计划停电表。

2.3加强线路巡视、设备评级

加强线路巡视,进行农村配电网设备评级管理,能尽早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消除,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也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方法之一;同时加大线路通道处理工作,清理树障,先后分季度进行线路清障工作,砍伐供电线路走廊内树木,线路跳闸次数明显下降。

2.4调整线路负荷不平衡,提高可靠性运行

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实际,组织供电所管理人员不定期开展用电负荷实测,及时调整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确保线路处于安全平衡的运行状态;对一些乡镇企业的重要线路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目前由于农村配电网架设“双回路”供电的还比较少,在新农村电气化标准村镇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能实行“双回路”供电的应尽量满足“双回路”供电。这样不仅输送能力大,而且稳定性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也会大大提高。

2.5超前谋划“十二五”农村电网发展规划建设

在谋划“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时,一定要与地方政府密切沟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思想与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确立“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确保电网发展规划超前地方经济建设5至10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2.6采用综合自动化处理,确保处置及时准确

故障处理的快慢,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高低。采取配电网综合自动化处理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定位、故障点隔离、网络重构以及恢复供电。利用故障信息采集处理功能,对不同故障点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并结合一次性系统故障隔离,通过遥控完成恢复供电。

3、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建立配电网络自动化。选择科学合理与本地相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配网自动化在实施一整套监控措施的同时,加强对电网的实时状态、设备、开关动作次数、负荷情况的监控,对潮流动向等数据进行采集,实施网络管理,拟定优化方案,提高供电可靠性。(2)在10KV主干线增设线路开关。架设分支开关,把分支线路故障停电范围限制在支线范围内,减少停电范围,尽量避免因维修而影响供电质量。(3)尽量采用架空绝缘线或地下电缆敷设。在人口较集中、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如果地方政府协调配合,供电部门可尽量采用架空绝缘线或地下电缆敷设。这不仅可以减少树木砸断线路造成停电,也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4)科学应用中性点接地和相关配套技术。随着电缆广泛采用,对地容性电流越来越高,中性点运行方式的改变和配套技术的应用,是改善系统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减少绝缘设备破坏造成的事故,增强溃线自动化对单项接地故障的判别能力的重要手段。(5)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时间。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带电作业。在10千伏线路上使用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的AMP线夹,与配套的AMP带电作业工具配合进行带电作业,可减少检修停电时间。总之,随着农村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的逐步规范与标准,农村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由目前单纯的数字统计,会逐步应用于电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日常生产领域工作中,供电可靠性指标会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