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重审美视域下的美式动漫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重审美视域下的美式动漫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美式家庭动漫电影为例,从商业视角对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不同受众的审美要求与作品设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重审美契合理念,即“符合儿童审美、也需要符合青少年、成人审美的需求”,认为在主题上契合家庭式成长命题、风格上契合合家欢温情特征、人物形象上契合家庭成员的双重映射,这三种契合方式的有效配比最终成就了美式家庭动漫电影的成功,也为我国动漫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家庭式动漫;美式动漫;多重审美契合

当今,动漫作品的受众越来越广泛。老少皆宜的家庭式动漫电影的商业性价值日益凸显。此种类型的动漫电影通过“跨代际吸引”的方法,保住儿童观众,开发成人观众,想办法吸引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具有极强的票房保证。但是,这种作品奉行的并不是简单的无差异营销,即用一个故事吸引家庭中的小观众从而裹挟核心家庭的另外两个成年观众;相反,越来越多的成熟作品是通过主题、剧情、动漫艺术语言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标准,适合核心家庭集体观看。

在这一领域,美式风格的动漫作品具有明显的优势,“跨代际吸引”方法的本质是“符合儿童审美、也需要符合青少年、成人审美的需求”,即多重审美相契合。本文以此为研究主题,通过对于典型的家庭式动漫电影的重审美契合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为我国动漫电影的创作提供启示。

一、不同受众的审美要求与作品设计

从年龄层面来看,动漫电影的受众基本可以分为低幼龄、青少年以及成人。不同年龄的受众,审美角度不同,能接受的作品风格不同,这也使得商业性业已成熟的动漫电影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在风格上和内容上有明显的区别。

低幼龄受众为3岁到11岁的受众,这个年龄段就是被大众称之为儿童时期的阶段,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稀少,认知和理解不全面,处于世界观单纯,思维直观、形象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受众审美期待相对单纯,主要是追求快乐和愉悦,但是,对于快乐和愉悦的来源与成人并无不同。他们难以理解故事情节冲突、人物语言设计等元素带来的“幽默”,更多的感受缘自人物肢体、动作所引起的“滑稽”快乐,正如迪斯尼早期充满甜腻糖果味道的作品里面一定有众多的滑稽、可笑、动作夸张的人物(或动物),如《灰姑娘》里面的小老鼠、大臣等。这类作品,人物善恶分明、结局欢快圆满,情节梦幻浪漫,并带有一定的英雄崇拜。由于低幼龄受众的专注力时间多为30~60分钟,其思维方式简单,对于包含复杂信息内容的动漫作品理解力欠缺,因此,短时的动漫作品更受欢迎。由于处于儿童阶段的受众的特点是充满好奇心和好胜心,有旺盛的求知欲,因而那些带有教育色彩的动画片,如《维尼与跳跳虎》《你好,凯兰》《爱探险的朵拉》《蓝猫淘气三千问》等更适合此类受众,也符合家长的选择目的。

青少年受众为12岁到24岁的受众。他们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摆脱了儿童时期单一直观的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初步形成了试验、假说、推论等思维方式,能够运用理论来推测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针对这一目标群体,梦工厂的动漫电影将爱情、功夫、邪恶势力等更为成熟的主题引入创作,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观影团体。2001年,传统童话情节,挑战经典银幕形象的叛逆之作《怪物史瑞克》上映。这部三维动画影片一经推出就引起全球轰动,原因在于它大胆的剧情创意和对传统观念的彻底颠覆。此后的《鲨鱼故事》《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马达加斯加》《篱笆墙外》《怪物史瑞克2、3》等系列影片作品都摆脱了说教意味重的刻板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充满了对传统教育、传统故事的再加工、再创作,符合年轻受众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这一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受众同样喜欢充满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故事情节,追求形式鲜明、特点突出的另类动漫风格。

成人受众为25岁以上的受众。这类群体是受各种动漫作品熏陶、影响长大的一代,独自或是陪同子女观看动漫电影作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行为。该阶段的受众身心发育已经成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审美风格基本定型。他们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动漫电影整体要求更高。宫崎骏的作品广受成年人的喜爱与好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是以孩童视角展示成人世界,反映出成人对于自身的思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价值,再配以充满自然、清新、唯美的绘画风格,使作品呈现出不同于欧美动漫风格的独特艺术魅力。宫崎骏的作品关注大环境中孩子们的成长,如《红猪》《幽灵公主》《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等影片,将孩子的成长、人类的迷失与歧途、出路与希望作为作品探索的对象,让每个成人不得不反思自身的成长,在每个宫崎骏塑造的人物中找寻自身的影子。

二、多重审美的契合分析

由于不同年龄层次受众审美不同,一部商业动漫电影往往通过调动多种因素来满足受众多种审美需求,设计滑稽的角色和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儿童;通过时尚、流行元素吸引青少年;通过加深故事内涵、增加矛盾冲突来吸引成人。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要组合明星先期配音、人物造型明星化、精心打造主题歌等创作环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主题契合、风格契合、人物形象契合三方面结合,有效地满足了多数人的审美。围绕着这一系列的契合点来设计动画电影的情节,组合各个方面要素,如人物、造型、音效、台词、语言乃至音调,达到儿童审美与青少年、成人审美多重需求相结合的目的。

(一)主题契合――家庭式成长

主题制约着动漫电影的艺术构思和实践,决定着作品的最终走向和整体风格。家庭式动漫影片既需要符合儿童审美,也需要符合成人审美需求。因此,在动漫主题的选择上,多侧重于“家庭故事”,与宫崎骏作品中的主题严肃、深刻相区别,美式动漫电影以家庭成长代替个人成长,以亲人融合代替个人奋斗,并辅以爱情为叙事副线索。如《疯狂原始人》《勇敢的传说》《超人总动员》虽然故事背景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讲述一个家庭的成长过程,男主人的中年危机、女主人的贤惠大度、子女的青春期叛逆,以及全家人如何面对突发的“危机”,在战胜巨大困难的过程中,全家人的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而《海底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卑鄙的我》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故事”,但是也能从中看到令全家人感动的要素,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邻里关系,家庭之间的关系、建出“临时家庭”共同战胜困境等,都能够在其中找到现实生活的映射。《海底总动员》中的多莉、《飞屋环游记》中的小罗素、《卑鄙的我》中的三位孤儿,不仅仅是感情主线的需要,更是“家庭身份”认定的需要,由此完成家庭式成长的命题。以《飞屋环游记》为例,老卡尔对于逝去爱人的思念,相爱的两个人有着共同信念,有着相濡以沫的关怀,成为所有成年人追求的爱的梦想;而小罗素的存在不仅表现出老少两代人之间的忘年情,更间接构建出一个“临时家庭”,一个极度渴望父爱的孩童无意中参与寻找“仙境瀑布”的探险,最终改变了性格孤僻的“怪老头”卡尔,使得两个人重新找到“家”的感觉。相对于这些作品,我国的动漫电影《宝莲灯》,以“沉香救母”为主线,基本符合一般商业影片的主题模式,但以“拯救”为核心,讲述一个关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只符合“青年受众”审美需求,还是很难吸引家庭受众集体收看的。

(二)风格契合――合家欢温情

动漫电影具有独特的变相之美,各国的电影作品都在运动性、间离性、夸张性、虚拟性中寻找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对比法国的《疯狂约会美丽都》《猫在巴黎》等艺术色彩独特的动画电影(此类作品受后现代艺术影响较大),可以发现,美式动漫电影更加生活化,赋予动画人物表演特质,注重塑造典型人物,注重细节的刻画,如《飞屋环游记》中,老卡尔的喜、怒、哀、乐、愁、苦,思念、困扰、焦躁,而小罗素天真、可爱、活泼、调皮、聪明,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侧重面部表情和眼神的刻画,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从而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而《鬼妈妈》《机器人9号》《僵尸新娘》等影片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糖果味道”的迪斯尼暖色风格。此外,题材选择更加广泛,爱情片、犯罪片、恐怖片、侦破片等电影的经典类型完全可以移植到动漫电影中,一些极具魅力的叙事手法,如倒叙、插叙、循环叙事、团块结构、套层结构等也纷纷被加入到原本简单的动漫电影中来。这些都使得家庭式动漫电影在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内容上不断丰富,但是“合家欢温情”依然是表现重点,其“家庭式成长的主题”确定了不变的风格,即“应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反映主流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观看这类影片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为“家庭”情绪寻找认知和解决途径。因此,围绕着这一要务,动画电影制作人需要设计相应的情节、人物、造型、音效、台词、语言乃至音调,形成“合家欢温情”风格,不可能也不会在艺术风格上进行更加独特的尝试与应用,反而尽可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多数人的审美。

(三)人物形象契合――双重映射

正如沃尔特・迪斯尼所说:“我不是主要为孩子们制作电影,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中的童真制作电影,不管他是6岁还是60岁。”家庭式动漫电影在这一方面更加深刻,家长观看此类影片,不仅是在寻找自身的童真,更是在完成对自己孩童时代的肯定以及对成人家长身份的否定,即人物的“双重映射”。如《勇敢传说》中的妈妈、《海底总动员》中的爸爸、《飞屋环游记》的老卡尔等一系列家长形象,都存在对自身教育的反思,并且通过与“孩子”的对照重拾孩童时的梦想。此时,可以发现家长童年回忆中的“自我”便是影片中自己所关爱的孩子形象,而对现实孩子的压制会使孩子长大后必将成为现实中“家长自我”。此时,家长与孩子在性格上互为镜像、精神上存在内在契合点。为了完成这种“双重映射”,这类影片中的家长多有童年时的梦想,如《勇敢传说》中的妈妈曾反抗过联姻这一神圣不可侵犯的古老传统,但是最终顺从了命运的安排;《飞屋环游记》的老卡尔童年也曾梦想冒险,但是最终屈服于生活的无奈;他们最终都在孩子的身上实现了自我的“新生”,完成自我的反思与成长。为了体现这一契合,创作者注重加深人物之间的冲突与联系,在人物造型、语言上采用“相反”形象设定,使其以相互“矛盾”的样式存在,如《勇敢传说》中的妈妈――王后埃莉诺气质端庄,女儿梅丽达则火爆动感;《飞屋环游记》中的老卡尔整体上也给人一种正方形的感觉,看上去不善言辞、循规蹈矩;而小罗素整体上给人的印象则是圆圆胖胖、憨态可掬,心无城府、单纯善良。

三、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皮克斯动漫电影为代表的美式动漫正在逐渐消解英雄偶像的神圣性,日常叙事、日常人、日常文化、日常话语转而成为该类型作品的主流元素。《玩具总动员》《料理鼠王》《小鸡快跑》等作品中都被赋予现实生活中才存在的“角色”。这些角色正在经历着和时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一样的困惑、迷茫和难以超越的处境。但是,同为日常化的“家庭动漫”在情节上远远不如此类型影片复杂,而是在“双重契合”下完成简单、单纯、充满张力的故事情节设计,故事轻松欢快,从不点破主题,而是让各个年龄的观众层去领悟。由于故事内容不沉重,矛盾不尖锐,因此就需要通过“独特”的场景设计来增强情感上的感染力。场景或是宏大,如《海底总动员》中瑰丽壮观的大海、如《疯狂原始人》中奇思妙想的原始生物;或是另类,如《霍顿与无名氏》中神奇童幻的无名氏小镇。总之,观众的眼睛永远在寻求更加新鲜的视觉表象和形式,实现“双重契合”、创新动漫影片各关键元素,才能实现“跨代际吸引”这一目标,生产老少咸宜,适合全家观看的动漫作品,创造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佳莉.美学视野下的现代派绘画艺术[J].沈阳大学学报,2008(02).

[2] 福柯.激进的美学锋芒[M].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索晓玲.动画影片画面欣赏[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4] 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 姚桂萍.绘画电影[J].电影评介,2007(10).

[6] 路清,齐秀芝,李琦.动画中的表演:奔跑在现实与虚拟间[J].电影评介,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