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实施宫腔镜手术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开腹手术)、试验组(宫腔镜手术)各30例。观察比较手术指标、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估术后镇静、镇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手术用时、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分别为(33.5±8.7)min、(9.6±1.2)h、(4.1±0.8)d、(36.4±5.0)ml,对照组为(48.0±9.6)min、(26.8±2.3)h、(9.7±1.5)d、(52.6±7.4)ml;术后24 h镇静评分、疼痛评分分别为(2.8±0.4)分、(3.2±1.0)分,对照组为(3.6±0.7)分、(4.7±1.6)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149-02
doi:10.14033/ki.cfmr.2016.29.083
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高发年龄段是30~50岁,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瘤体会随之增大,甚至发生恶性病变[1]。就目前而言,手术剔除子宫肌瘤比较普遍,能够彻底清除病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腹腔镜等术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了开腹手术和宫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病例,共计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37.5±1.4)岁;肌瘤单发26例、多发4例;直径1.0~5.2 cm,平均(3.2±0.4)cm;位于肌壁间24例、浆膜下5例、黏膜下1例;症状表现:月经异常14例、阴道不规则出血12例,其他4例。在试验组中,患者年龄21~46岁,平均(35.8±1.7)岁;肌瘤单发25例、多发5例;直径1.2~5.0 cm,平均(2.9±0.7)cm;位于肌壁间22例、浆膜下6例、黏膜下2例;症状表现:月经异常12例、阴道不规则出血1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依据《妇产科学》[2],患者经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后确诊,符合手术指征;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2)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的3~5 d实施手术,具体操作如下。
1.3.1 对照组 行开腹手术,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选择在耻骨联合上方2 cm左右,横向切口依次打开皮肤、皮下组织、子宫,在直视条件下探查宫腔,剔除子宫肌瘤,使用1-0号线逐层缝合切口。
1.3.2 试验组 行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向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软化宫颈,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扩张宫颈后,辅助应用B超进行监测,确保电切镜缓慢置入宫颈管。根据瘤体大小选择不同切除方式,对于直径在3 cm以内的肌瘤,在B超引导下直接剔除;直径在3 cm以上的肌瘤,分次片状切割瘤体。术中注意对肌瘤表面的大血管进行电凝处理,能够减少出血量。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宫腔,退出宫腔镜。
1.3.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 d,观察生命体征指标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时间,准确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2)术后24 h评估患者的镇静和疼痛程度,前者采用Ramsay量表[3],1分代表烦躁不安;2分代表清醒状态,能够配合临床操作;3分代表患者嗜睡,对外界干扰作出快速反应;4分代表浅度睡眠,容易唤醒;5分代表中度睡眠,对外界干扰反应迟钝;6分代表深度睡眠,对外界干扰毫无反应。后者采用VAS量表[4],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3)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做好准确记录,常见如出血、感染、尿频、子宫穿孔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8.0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和恢复时间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后镇静、疼痛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镇静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共计发生6例,发生率为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针对子宫肌瘤的研究表明,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同时受到细胞突变、生长因子、性激素水平的相互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和试验证实,子宫肌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性激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5]。手术治疗子宫肌瘤需要根据肌瘤的位置、大小、数量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对照组分别实施宫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恢复时间短,镇静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然,该术式的缺点主要是术野相对狭窄,使用电凝刀容易造成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7]。本次研究中试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宫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表现在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以获得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Liu H.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ubmucosal uterine fibroids by hysteroscopy[J].China Practical Medicine,2013,8(29):34-36.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220.
[3]钟苑仪.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106-107.
[4]黄晓武,夏恩兰,马宁,等.宫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弥漫性子宫肌瘤病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6):581-584.
[5] Wu Q Y.Effect of hysteroscopy on ovarian reserve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bmucosal uterine fibroids[J].Chinese Journal of endoscopy,2013,19(10):1069-1071.
[6]赖影.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13-215.
[7]孙晶,李元涛,黄晓雷,等.右美托咪定在宫腔镜手术静脉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5):425-428.
[8]赖文莉.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10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4):170-172.
(收稿日期: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