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明确指出:“教育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与爱的方式的生成。”这句话与新课标的核心理念相吻合,它们都把教育的本质定位在了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上。这一观念对传统以认知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也是对我们教师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我们教师站在关注人的高度,以面向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为旨趣,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归依开展语文教学。语文即生活,语文课程的内容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提升生活的质量。

因此,语文的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学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讨论和探究:现实生活和作家笔下的生活有什么区别?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反映生活?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这样反映?

只有贴近生活、还原生活、体味生活,学生的思考、感悟、交流才不会如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才能发现文本中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才会神与物游,沉浸其中,才会口诵心随,如啜蜂蜜,如品香茗,得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求一个茅塞顿开的灵性,获一个没有预约的精彩。如此一来,获得的感悟和美感就深刻得多了。

在笔者看来,把教育的本质定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意味着教育的过程既是知识的传播过程,又是学生心理、智力成熟的过程,它的基本功能除了知识积累以外,更应具有启蒙唤醒功能、性感熏陶功能、智慧生成功能和价值引导功能。

要想实现这些功能,我们教师就要把教学关注点从过去仅仅对“教”的艺术、技能的评价转向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评价上来,关注学生“学”的方式,“学”的兴味,“学”的能动度以及“学”的效果;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从过去的“严谨”“科学”“流畅”转向“合作与探究”“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的高度上来。如果仍然将眼光死死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成绩上就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对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经验漠视不管,忽视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主体地位与个体体验。如果教学中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教师没有对其个性进行鼓励与培养,就会践踏学生的独立与尊严,甚至会“培养”并助长了其专制人格的形成。

2.不能根据学生智慧发展的相应水平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从而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加重了学生的压迫感,甚至造成学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3.不是着眼于内在心灵的启发,而是强调外在的知识灌输,造成学生的疲惫与厌学,泯灭了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教育家麦克来伦曾尖锐地批评纯粹的知识灌输式的教育,他说灌输是对学生的迷惑、欺骗、吓唬以及精神的挟持与逼迫,是培养虚假,是封闭儿童,是不道德的教育。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在教学行为上产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尊重每一位W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千万不可伤害其自尊心。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专长、微小的进步、对权威的合理质疑、超越自我等。

其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教师应帮助学生检查和自我反思,使他们明白学习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达成了什么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学习、搜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潜能。

最后,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通过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在及时、自动的行动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至县盛池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