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关语文教学的几道“选择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四届东北地区知名高中语文教育论坛”在东北师大附中自由校区举行。“论坛”引发了我对目前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在语文老师面前有这么几道选择题,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是“单篇短章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
东北师大附中的鄢霏老师上了一节阅读课,教学目的是想在语文阅读方面做一个尝试。提到了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单篇短章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单篇短章”集合而成,这种教材支配下的老师,采取的也多是“单篇精讲”的教学方法,至多在授课中加进去“拓展阅读”或是“对比阅读”。但总体下来,还属于“单篇短章”阅读的范畴。那么这种阅读有何弊端呢?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了“单篇短章”阅读的弊端:“将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并且,读惯了单篇短章,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范围之中,魄力就不大了;等遇到规模较大的东西,就说是两百页的一本小书吧,将会感到不容易对付。”针对这种弊端,叶老当时就提出了“读整本书”的主张,他说:“现在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其实往前溯源,我们就会了解到“五四”时期就有许多前辈都有“读整本书”的主张,比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著名学者、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而再往前溯源,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读整本书”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副主编唐晓敏教授也主张现代的语文教育要“读整本书”,他引用叔本华的话来说明“单篇短章”的不足:“一颗大的钻石如果打得细碎的话,这些小破片价值之总和,无法和它原本的价值相比拟;一支庞大的军队,若把它分成若干小部队,则威力必大减,发生不了什么作用。同样,伟大的精神,若使之中断、搅乱、破坏或转向,它和普通精神已无任何差异。”他认为:“多年以来,我们的学生接触的不是‘大钻石’,而只是‘小破片’。这是目前语文学习的最大的问题。”
其实,国外许多国家的“国文教育”教材就是“整本书”,国际组织认定下的中文课程也是主张“读整本书”。我们是否可以在“读整本书”这方面做点探索呢?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可以在这方面做点改革尝试呢?有能力的学校是否可以先行做点尝试呢?
二、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
当然,这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之前就有“以学定教”“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等方面的讨论。只不过,讨论并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因此,重提这个论题还是有必要的。关于“以学定教”等概念,有人进行过圈定,但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理解。我认为,“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以教定学”,就是教师围绕着老师的问题让学生来学习。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其实是不言自明。但是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做的往往相反。
在这次论坛上,一位老师讲授《雷雨》的时候,用下面的三个问题贯穿课堂。
“假定周朴园对鲁侍萍有过真情,你能从本文的言语、事件当中找出来吗?”
“如此恩爱,为什么侍萍在年三十的晚上,被赶出周公馆呢?能否从侍萍的叙述当中找出点原因呢?”
“我们宁愿相信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具有真的一面,那么30年后当活生生的侍萍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有何反应呢?你对周朴园得出怎样的结论?”
研读这三个问题,我们就思考,这三个问题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呢?教师是在“围绕着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还是在“围绕着老师的问题让学生来学习”呢?――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授课教师左一个“假定”,右一个“我们宁愿相信”,牵着“学生来学习”。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是在解决教师的“假问题”,而不是在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其结果是,课堂上,学生处在云山雾绕之中,不知道老师下一步将把自己带向何方;课后,学生回味一番,也不知道这堂课解决了什么问题。
所以,教师要“以学定教”,解决学生的“真问题”。教师要试着让学生自己“找地儿”“挖井”,然后让他们自己往里“跳”。必要的时候,教师再帮学生“挖两锹”,把学生往“井里”“推一把”。而不应该是教师自己“挖井”,然后把学生一个个的往“井里”“推”。学生是不愿意“跳”这样的“井”的。
三、是“外部解读文本”,还是“内部解读文本”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评测中心主任柳文波老师,对一位老师的课做了以下点评:
“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所以我注意到黄河老师上课一开始大约用了10分钟讲背景,而没有直接解析文本。这让我想起了去饭店吃饭,菜端上来了,但是服务员就是不让吃,而是大谈这道菜是哪请来的大厨、用了什么食材、用了什么厨艺做出来的,等她介绍完了,大家当初吃菜的意兴已经减了大半。我还注意到,课要讲完的时候,黄河老师又补充了很多内容,想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这就像要散席的时候,又上了好几道大菜一样:菜是好,但是大家都已经吃不下了,它们只能成了‘陈列品’。”
柳老师的点评,不仅恰切生动,而且还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问题:是“外部解读文本”,还是“内部解读文本”?
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老师都爱围着文本兜圈子,文本之外讲了很多,等讲到文本,却寥寥数语收场了,这可以说是“外部解读文本”吧。在我看来,这样的解读,是不符合常人的阅读习惯的。因为学习中,我们首先接触的是文本本身,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才去查看其他的相关资料。可现在的语文课,是老师先讲相关的材料,然后让学生阅读,之后再试图让学生用相关的材料佐证文本中出现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本末倒置”的问题,而是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处于“假阅读”的状况之中,从而造成一种后果:学生没有“真阅读”的能力,只有回答“假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主张“内部解读文本”,强调“细读文本”。做到这点,就要从改变备课习惯做起。一般教师备课通常的过程是,要备哪篇课文,就先看教参是怎么说的,看看鉴赏辞典是怎么说的,这个名家那个名家是怎么说的;上网搜搜,看张老三怎么讲的,李老四是怎么做的:反正是尽量多地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然后把各种说法写在书边上,写完了课也就算备好了,就等课上把这些“高论”传授给学生了。
这实际上是一种浮于文本表面的备课,因为对文本的论述观点都不是老师自己细读文本得出的,老师的理解,还基本是停留在记忆别人观点的层面上。这样备课下的课堂,是缺失教师主体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身在课堂,但都是在宣读别人对文本的理解,没有教师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中是没有性灵的,是没有感情的,根本就是一个“传话筒”。
四、是“秀教师”,还是“秀学生”
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秀,不是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言语上,更是体现在课堂设计上。老师的言语可能只能反映一个老师的基本功,课堂设计却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思想。而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况且,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优秀,就在于在课堂中不是自己表现的有多优秀,而是让他的学生越来越优秀。
所以,真希望“秀老师”的老师越来越少,“秀学生”的老师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