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炎肝纤维化78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炎肝纤维化78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肝纤维化患者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达75.0%。而对照组则为4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炎;补阳还五汤

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后肝硬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而抗肝纤维化治疗也一直是肝硬化治疗的难点之一。本研究拟观察补阳还五汤对上述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纤维化的效应和机理,从而为进一步阐明该方治疗肝硬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2010年6月~2014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54例,诊断符合1995年5月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及肝纤维化修订标准[1]。1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6例。其中治疗组男61例,女17例;年龄31~65岁,平均43岁。对照组男56例,女20例;年龄33~63岁,平均47岁。病程1~2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黄芪50g、当归10g、川芎6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6g、地龙6g)水煎,1剂/d,分3次口服,同时给予对照组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不用其它任何抗纤维化的药物和免疫调节剂。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1.2.2.1 临床症状 观察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乏力、纳差、腹胀、胁痛的缓解情况。

1.2.2.2 血清学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统一检测,包括HA、PCⅢ、Ⅳ-C、LN、乙肝五项HBV-DNA、HCV抗体、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 临床症状及体征 见表1,两组治疗后主要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显著缓解(P

2.2 肝功能变化 治疗组78例患者中,血清ALT升高48例,治疗后复常36例(75.0%)。对照组76例患者,血清ALT升高45例,治疗后复常19例(4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3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者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肝细胞癌,严重危害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特征,是各种病因导致肝硬化的病理基础,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肝硬化则不可逆[2]。因此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肝硬化乃至减少肝癌发生的关键,而西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尚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方法,目前认为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如干扰素等,副作用大,费用高,疗效尚不确切。为此在本研究中以临床的常规治疗作为对照来观察补阳还五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肝硬化属中医""痞块""臌胀"之范畴,从中医辨证来看,早期肝硬化往往是以气虚血瘀或其他证型兼有血瘀为常见。因此,我们采用益气活血之法,选用经典方补阳还五汤治疗。方中黄芪健脾益气,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活血化瘀。而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皂甙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能减轻肝中毒引起的病变,且黄芪尚有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可抑制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并可激活胶原蛋白的降解,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钠的作用,是使TXA2/PGI2水平趋于正常,减轻了TXA2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增强了PGI2的保护作用。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甙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降低门脉压力,促进肝纤维化组织学改变。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之功效。本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恢复肝功能效果,且对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的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阻止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247.

[2]安永,江正辉.肝纤维化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