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消化”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消化”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学科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不少有识之士的看法确实切中时弊,譬如认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即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重知识而轻能力,重讲授而轻训练,其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无法经过强化训练而转化为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的不在于对知识的理解,而在于语言的口头和书面的反复实践。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留给学生“消化”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从语文教学过程讲,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能动地通过语言文字信息的迁移,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既复杂又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与人的认识过程必须一致。语文能力的形成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尽管人们对许多语言现象并不知其所以然,但通过实践先学会了使用。根据这一情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把激发学生对语文口头和书面实践的热情作为主要目的之一。但在实际上,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却把很多精力放在对名目繁多的语文知识的讲解上,相对地忽视了语文实践,忽视了训练。人们经常忽视语文是工具这一事实,而工具必须在反复使用中才能熟练掌握。认为理解是掌握语言的前提或基础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语文能力形成的客观实际。因而,语文课的所谓“消化”,所谓“训练”,主要应该是指对语言的记忆和运用。

记忆是储存积累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记忆的对象,首先应该是语言。语文课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脑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大脑中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存,就不可能有活跃而创新的思维,因为思维的物质材料是语言。当然,这里的“语言”概念,包含着一切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但所有这些知识都必须先转化为语言,才能成为大脑的有效储存,语文科尤其如此。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首先感知的是语言。语言文字应该成为记忆的第一对象。这里,需要摆正记忆和理解的关系。有一种广泛流行的说法,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种说法对非工具性的学科也许是正确的,但对于语文科来说,对语言的记忆并不总是需要先理解的,尤其不必要求“甚解”。语言的运用靠习惯,靠语感。有些语言也许只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心领神会了,而并不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含义,但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却能准确地运用。我认为,做到了这一点,就算达到了语文教学对语言的要求。那种过分强调理解的做法,必然导致对“记忆”的冲击。而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我们却避其所长,硬要把他们引向“咬文嚼字”的歧途上去。这种做法所造成的后果,难道我们还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再说,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大可不必毕其功于一役,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这一过程可以不断地延续下去。而随着青少年时代的流逝,人的记忆力日渐衰退,到了人的理解能力加强的时候,再去要求记忆,那才真是时过境迁,力不从心!

实际上,记忆和理解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记忆的过程往往有助于理解的加深。譬如学生在概括段落大意时,往往只是用“缩写”法,用原文的几个词加以复述,而不能对内容加以分析综合,然后作出概括性的判断,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但在学生反复阅读原文,强化对语言记忆的同时,对段意的理解也在一步步深化。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一步登天!我们要求学生概括段意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语言的记忆。在这里,要求概括段意,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引子”。至于能否准确概括段意,不应是教学过程的起点,而应是教学过程的终结,绝不能把“终结”与“起点”混淆。初中生对段意的概括处于感性阶段,这有其学习过程中认识的必然性,它是不可超越的。承认这一点,也就是承认了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顺应人的认知规律。

从记忆到理解,关键在于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语文课堂教学的所谓“消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在于留给学生实际运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语言运用的实际训练。当然,这种训练并非课堂所能全部完成的。但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强化这种语文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告诉学生:学习语文唯一科学的途径在于多读、多写、多练、多用,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关于训练的作用,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有精辟的论述,叶老就曾明确指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再如,朱熹提倡“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陈顺道提倡“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等等,也从方法论的角度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确定语文课堂“消化”重点(训练重点)的根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具体的施教对象,忽略了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训练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如果没有他们自发或自觉的配合,教师任何美好的愿望都将化为泡影。因此,强调“消化”、强化训练的前提,在于激发学生从事语文训练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怎样才能抓住学生心理,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首先,训练内容要有新鲜感,不能一成不变。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探究活动。训练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有效地保持与发展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例如,初一年级教材的散文单元,《春》《济南的冬天》《竹林深处人家》都是借景抒情的美文。这类文章的课堂训练重点如果都放在通过朗读领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上,难免显得单调重复。因而教学《春》时,可紧扣文章细笔细绘的特点,训练时以全文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语言的优美;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可抓住“温晴”这个文眼,让学生在反复地读的过程中,领会要旨。同时,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教学《竹林深处人家》时,课堂上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重点段落精读,感悟美点,结合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作者对江南竹乡的赞美喜爱之情,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要注意训练形式,增强训练的趣味性,不要老是搞文字题。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及的形势下,练习可以通过图画、实物、幻灯、录音等让学生感知。要尽量扩大训练题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三峡》的训练内容,可以配合精致的图片或是纪录片,启发学生由此展开联想,并结合课文描写由学生作一番口头描述。讲授小说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地制造悬念,然后把解答悬念的办法和可能出现的结局作为练习,要求学生完成。总之,训练内容和形式应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切忌单调乏味。呆板的重复训练,很不利于情绪的调动和兴趣的激发。

其次,训练要融入时代的活水,使学生有所感奋。感奋可促使兴趣深化,使兴趣持久。学生是富于朝气的一代新人,时代的信息与学生的思想感情最易沟通,因而训练内容有时代活水流淌,就能使他们感受到历史长新。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反映的生活与当今社会相去甚远,因而训练时,要善于把课文的内容、语言和艺术手法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服从于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在训练中有机地插入一些新信息,启发他们的思考。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留给学生充分“消化”的时间。训练的重心是对语文的实际应用,即听、说、读、写能力。对教师而言,“消化”是教学的最高追求;对学生而言,“消化”是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力争在课堂上“消化”更多的东西,不仅有利于克服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诸多弊端,而且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