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斜晖脉脉水悠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斜晖脉脉水悠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典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可是从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来看,对该内容教学程度的把握还有较大的不足。这种情况加强了对“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的探讨的必要性。谈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先从《望江南》一词的教学说起。

一、设计原理

1.教材分析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这是一首小令,只有27个字。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象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从内容上看,简短,不晦涩。我认为本文的难点在于对于特定人物――思妇情感的感悟和理解。

2.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能够快速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基本具备了从物象到意象的架构和理解,且学生对于词作语言的赏析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独特感受。学生熟悉了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思路,但是对于词作内容所描绘的画面的想象力显得不足,而且把自己的感悟描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发展。

3.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要有教材本身特点和学情的依据,还离不开《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包括诗词在内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这样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有了这个纲领的指导,我把该词从了解文学常识;对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等进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美;品味诗歌的诗情与画意等四个角度确立了教学目标。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对词作语言和意境的理解,教学难点确定为对诗词的鉴赏和文中人物情感的感悟。

4.教学过程

过程一:情景导入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播放《久别的人》MTV,从听觉和视觉创设思念爱人(或友人)的情境。

过程二、三:

与词作相关的文学常识的了解和大量而有层次的诵读,是理解词作内容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些地方只需做到位,保证绝大部分学生有效地参与就行。

过程四:理解词作意境

该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要想法设法引导学生思考。词作虽短,但是人物形象(思妇)鲜明。那么人物的形象怎么才能让学生体会呢?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找出能反应人物心理变化的词句,使得人物形象分析有了切实的抓手,再进行一定的提炼和总结,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在感性诵读的前提下上升学生们对于文本的理性观察。第二,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词作描绘的画面。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思妇形象的理解,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提示。这样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可能面临的困难,给予多种选择的余地和发散思维的空间,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训练和展示。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和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过程五:背诵

这个过程是古典诗词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有效地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加强学生对词作再次咀嚼吸收和个性生成。还能达到积累经典古诗句,丰富知识储备的目的。

过程六:拓展延伸

改写词作,既是对词作的再次理解,也是在课堂听、说、读的基础上,通过写来使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得到训练,加上换了情境,使得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

综述:经过对教材、学情等较全面的考量和教学环节的细致分析,经过检测和课后巡查证明,学生们对词作的理解是比较准确而透彻的。

二、从古典诗歌的特征确定其教学内容

1.知人论世

对于作者的了解,如观人面相,更像和人说话时关注对方的眼睛。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才有可能了解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志。每个故事、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许多时候,思想是受时代的影响、熏染和限制的。所以,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是不容忽视的。

2.读你千遍

这里强调有个性化体验的诵读,是解析诗歌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遍朗读,每一次感受都会不同,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更何况,意蕴丰厚的古典诗歌更是反复诵读的精品。

3.提纲挈领

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基本的纲,如这首《望江南》中人物心情变化过程,找准了这个纲领,接下来的分析可谓水到渠成。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堆叠的悲喜两种感彩的意象。

4.换位思考

把自己的身份假设成文中的主人公(或作者),体会他(她)的心情,说说他(她)没说出来的心里话。这个过程,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简约语言背后丰富的意蕴,在交流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美和画面美的感悟。

5.勾旧连新

在古典诗歌教材内容中,同类型的诗歌和同一主题的诗歌作品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作品敏感、丰富、深刻、细腻的感情体验和鉴别能力。如在教学《望江南》一词时,让学生改写该词,在古今不同表达习惯的冲击下,加强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当然,还可以和郑愁予的小诗《错误》比较阅读。

总而言之,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基本的纲,也应该有一定的灵活空间。非要说,这个是必须教的,那个是不必教的,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古典诗歌这个文学样式,正如“斜晖脉脉悠悠”一句,总给人一种朦胧和面纱下的美貌,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少许点拨是必要的,应该把更多的体会和生成交给学生。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实验学校)